本文介绍了A股市场的疯狂上涨情况,分析了万得全A指数涨幅超过10%的原因,包括注册制改革和科创板、创业板的涨跌停板制度变化。文章还提到了市场情绪的烘托和场外资金的影响,同时提醒投资者注意市场可能面临的震荡和分歧。作者还分享了自己的投资策略,即通过减持浮盈来增强抗回撤能力。
作者通过减持浮盈来增强抗回撤能力,将复利投资变为单利投资。这种策略能够在市场上涨时保持冷静,降低风险。
A股疯了。这个结论,我想见识过 2024年9月30日行情的投资者,没有人会否认。万得全A 上涨 9.71%,而万得全A等权重指数涨幅更达到 11.43%。
这里普及一个小知识,为什么今天那么多指数突破“涨停板”,涨幅超过 10%。很长一段时间,A股的涨跌停板是 10%,所以老股民都觉得指数涨幅也不会超过 10%。但其实伴随注册制改革,科创板还有创业板,已经是 20%涨跌停,也就是网民戏称的“20cm”涨跌停,所以A股当下指数涨幅超过 10%,也正常了。
自 9 月 24 日以来的 5 个交易日,万得全A累计上涨26.03%。
我统计了一下,自万得全A指数 2000 年发布迄今,这是最强 5 日涨幅。排名第二,发生于疯狂 2015 年的那次,也不过上涨了 17.34%。
经过这样的上涨,今年迄今万得全A的年内涨幅达到了 9.02%。
值得注意的是,今次万得全A 的 14日RSI指数,更是达到了 88.49点。
我统计了一下,2000 年迄今,万得全A 出现 14日RSI指数大于 88 点的场景,不算 2024 年,此前一共就两次。
一次在 2015年,在那波疯牛行情的半山腰。
另一次在 2020 年,在那波上涨的终末期。即使临近终末期,其实也持续了好几天。从第一天站上14日RSI指数 88 点的7 月 6 日到最后一天7 月 13 日,从5059.97 点到5403.87 点,又上涨了6.8%。
那么,这一次会如何?
从目前来看,或许市场还会疯狂一下,或许是再一下下。
本周日,有一条新闻,广为传播,工行银证转账净值创三年半新高,大量资金从银行转入券商保证金。
而 9 月最后一个交易日,随处可见的关于新股民(韭菜)跑步入场的传闻,什么某券商百万级开户审核欲哭无泪啊,什么某大行千亿级资金转入股票账户,虽然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但市场情绪烘托的厉害。
在去年 8 月,我写过一篇《
A股的问题,不是熊市太惨,而是牛市太疯
》,指出 A股以往动不动疯涨暴跌,是股民持有体验不好的关键。在文中我也指出,A股容易疯涨,与庞大的以银行存款或者理财产品形式存在的场外资金,有密切的关系。
近日,我重新拉了一下相关的数据,就有了下面这张图表。可以看到,这些年银行个人存款的规模不断攀升,最新值为 147.51 万亿元,而与此同时,AB 股的流通市值却举步不前,截至 9 月 27 日不过 65.58 万亿元。这意味着 AB 股市值/个人存款这个比值,只有区区 44.46%。
为什么 2007 年牛市那么疯狂,从AB 股市值/个人存款这个比值来看,当年低谷时,这个比值 10%出头而已,有太多的场外资金可以蜂拥而入。2014 年那波也是如此,不过 40%左右的水平。
眼下,44.46%的比值,意味着依然有浩瀚的场外存款可以搬家进入股市,尤其是近期这种疯涨的行情,恐怕更能吸引韭菜“抢股票”的无脑行为。
就这点而言,A股的“非理性繁荣”或长或短,可能还有可能要冲一冲。
但请注意,在经历了 5 天 25%+的暴涨后,A股的吸引力肉眼可见的在快速下降。
下图是万得全A 的五年之锚,最新的偏离度已经回到了 0。想想 9 月初,笔者还咬着牙
在 -20%的位置孤独的加仓
,而如今已经到了五年均线的位置,短期已经属于适中位置了。
至于沪深300 的股债性价比(市盈率倒数-10 年中债收益率),也从9 月中的过去 10 年98%分位点(比 98%的时间便宜),回到了目前 63.11%的分位点。这个水平,不算贵,但显然也不算便宜了,同样是适中的水平。
这几天的大涨,股民基民群情激奋之下,似乎早就忘了不久前还念叨着糟糕的宏观经济。
的确,9·24 的发布会和之后更高层的表态,对于 A股市场信心的恢复是有好处的。各地限购的放松,对楼市也是有好处的。
但这些,要转化为实体经济,转化为消费信心的提振,转化为职场工作者的薪酬收入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当中或许还会有波折。
如果说过去几天,A股可以交易估值,但在极端估值修复之后,要么交易景气度的恢复,要么就是交易“博傻”。
无论哪一种,恐怕市场的震荡都会加剧,分歧都会加剧。
某种程度上,9 月 30 日下午 2 点多的一波突然杀跌,其实就是这种分歧的体现。高处不胜寒,这种大起大落,未来恐怕只会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