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不谈市场,就聊聊最近火爆半边天的神剧《人民的正义》里的一些金融相关话题吧
文 | 青年投资家俱乐部
编辑 | 对冲研投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正在湖南卫视热播的当代反腐题材电视剧
《人民的名义》
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众多老戏骨互飙演技展现官场百态的剧情看得人热血沸腾。
这部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好评不断,大尺度的剧情设置让网友津津乐道,似乎又一次看到了国产剧的希望,其中涉及到了
大风厂工人股权
纠纷事件的一系列前因后果,不正是商业江湖的真实写照吗?
大风厂在改制后实施员工持股,到临近破产之际,员工持股仍达40%左右,而厂长郑成功在将股权质押给山水集团的过程中,因为腐败捣鬼使得即将失业的工人们几十年持有的股权一夜之间打了水漂,能不激起群愤吗?
这一事件也
并非编剧凭空构造
,据悉,《人民的名义》编剧周梅森,便曾与徐州淮海农商行之间产生过一场股权诉讼,涉及
金额4000万元左右
。
我们假想一下,如果你是大风厂员工,股权被夺走的你该怎么办?我们从下面三个方面来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
国企员工持股定量问题
大风服饰厂原先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后经剧中老检察长主导改制为民营企业。经过多年发展至剧中厂房拆迁纠纷发生之时,民营股东蔡成功持有约60%股权,500多位企业员工通过员工持股平台持有约40%股权。
无论是从国企改制角度还是员工持股角度,大风服饰厂从国有企业改制为纯民营企业,并且员工持股比例高达40%(最初员工持有将近50%,一些员工退休、离职等之后,员工持股比例下降到40%),其改革力度十分值得称道。
从2016年发布的《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133号文”)来说,员工持股总量原则上不高于公司总股本的30%;
据荣正咨询数百家股权激励案例经验来说,非上市企业做股权激励实现员工持股的持股比例一般也
是不超过30%
。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问题
受经济形势波动影响,大风服饰厂经营业绩下滑,直至资金流出现问题。董事长兼CEO蔡成功为解决临时资金缺口,向京州城市银行及汉东农村信用社进行了贷款,并且同时向民营企业山水集团用大风服饰100%的股权质押借了5000万元高利贷,蔡成功拟在银行贷款获批后归还山水集团的质押贷款。
而事实上,由于一些因素导致农村信用社原本批准的6000万元贷款未最终落实,所以山水集团根据质押贷款协议获得了大风服饰所有资产(包括因光明峰项目而大幅增值的厂房用地)。
法院的这一纸文书直接把辛辛苦苦工作几十年的工人给炸起来了!
试想,你老板分明给你分配好了股权给你们,结果你还没把股权变现,你的股权就没了,你敢信么?你甘心么?!
工人们几十年持有的股权一夜之间打了水漂,能不激起群愤吗?
在这里,一定会有人说,
老板都破产了,员工又能决定什么?
然并不!
实际上,
上述股权质押协议是无效的
。一方面,蔡成功在未经其他股东同意将持股员工所持股权一起用于质押贷款,本就不合规;另一方面,即便蔡成功仅仅是就其自身股权进行质押,也是存在问题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78条第3款规定,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出质的,适用公司法股份转让的有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72条的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相互转让股权而不受限制(除公司章程另有规定外),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
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不同意转让的应当购买,不购买的视为同意。
根据以上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股权出质的应当经其他股东同意。
所以,最后大风服饰的股权质押协议经相关法律程序后会被宣告无效,
大风服饰的员工可以拿回持有的股权
。
大风服饰员工持股利益问题
股权收益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来自于公司创造的利润使每股净资产价值得到提升,公司可以将所得利润进行分红或记入未分配利润;另一方面来自于企业资产增值带来的股权增值。
从大风服饰员工的反映来看,历史上大风服饰的利润状况还是比较可观的,每年可以给持股员工一定的分红。
此外,这里暂不论大风服饰未来进入资本市场获得资本利得的可能性,大风服饰土地资产的增值已经为员工持有的股权带来了较大的增值。
所以,我们从电视剧可以看到,大风服饰的员工特别是持股员工对企业是有高度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的。
从这一方面来说,员工持股使得大风服饰公司利益、员工利益、股东利益实现了利益的协同。
所以说,虽然大风服饰的员工持股在剧情中遭遇了股权纠纷问题,但从员工持股本身来讲,其还是具有更多的正向作用的:
第一
,通过员工持股配合完成了国有控股企业的改制;
第二
,通过员工持股实现了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的捆绑,增强了公司员工的向心力与主人翁精神;
第三
,员工通过持有大风服饰股权还是带来了一定的收益;
第四
,员工持股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公司的治理结构,甚至成为了最后大风服饰股权质押协议无效的重要依据。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