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摄脉
致力于做中国最好的在线摄影学习服务平台,每天早上8点准时推送摄影学习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图虫APP  ·  OpenSeeGallery|蔡嘉辰:Fra ... ·  13 小时前  
摸摸艺术书  ·  布列松经典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文版来了! ·  2 天前  
色影无忌  ·  SLR Magic 50mm ... ·  3 天前  
旅拍誌  ·  春天日常拍照的裙子 45 款,超美的! ·  3 天前  
旅拍誌  ·  胶片里青春影像的杀伤力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摄脉

他拍了半辈子三级片,却用37万一张的香港黑白照,成一代教科书级传奇…

摄脉  · 公众号  · 摄影  · 2019-07-06 09:00

正文

“我拍过很多三级片,但我的摄影从未妥协过。” 这句话从一个八旬老人的嘴里说出来,总有一股无言的震撼。


他叫何藩,是香港首个票房过千万的三级片导演,他毕生把三级片当做主要事业,拍了半辈子的情色电影。

他主导的情色电影唯美至极,毫无半分露骨肉欲,连张艺谋都对此惊叹不已。


但另一面,他又是摄影界的泰斗,在他长达六十多年的摄影生涯里,曾获280个国际摄影大奖,享誉中外。

他最经典的作品《阴影》 摄于1954年的香港,被拍卖出了高达 37.5 万港币的价格。


他以黑白摄影在香港扬名,又以情色电影在香港影史留下足迹。 这就是何藩。


1931年,何藩出生于上海,年幼的他不爱玩具,却喜欢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心无旁骛地画画。


13岁那年,他从父母手里得到生日礼物是一台Rolleiflex双镜反光相机。 他把玩着相机,走过外滩忽然就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

那时我在外滩,看到黄昏日落时的归舟,觉得有点诗情画意,就拍了下来。


13岁,一个少年就这样被快门戳中了心,从此便是相机不离身。


直到18岁,一家人举家迁移至香港。 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何藩对写作饶有兴趣,那时的他单纯地想做一个作家,却因为伏案写作太久患上偏头痛,不得已只好搁笔停止。


百无聊赖之际,他的目光停留在角落里积尘的相机。 他想起了年少时拍照的欢乐时光,想起第一幅作品获奖的喜悦。


他把自己整个人丢进相机里,整日四处溜达。 中环,西环,上环,香港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他的痕迹,走街串巷成了他最基本的日常。


挑担的小贩、闲聊的老人、嬉戏的小孩悉数成为他镜头下的主角。

我很喜欢海明威说的一句话: 你可以毁灭我,但不能打败我。 香港人就是有这种拼搏的精神,为生活奋斗绝不言败的决心。


他开始用镜头记录下当时的市井百态。 山边海旁的横街窄巷、纵横交错的电车轨道、招牌密布的三层骑楼……香港每个旮旯都是取景的绝妙之处。

晨曦初露,他守候一旁,观察黄包车夫拉着车走在空荡的大街上,影子从短拉长。


午后的中环街市,几位身穿黑色长衫的妇女拉家常,阳光一洒,勾勒出人形光环,相机咔擦瞬间定格。


拿着糖葫芦的小娃娃光着脚丫在青石板踏出清脆的脚步声,相机记录下他们最愉悦的时光。


这些最容易被世人遗忘的美好,何藩把它们一一收藏。 有人说搞艺术的人,总有那么一点偏执,何藩也不例外。

为了捕捉最美好的光影,他往往一连数日在同一地点守候,只为等待适合的光线以及人物出现在最佳位置,然后按下快门,一气呵成。



一张好的照片背后往往是几天几夜的守候,漫长的等待与最精准的眼光。

贩夫走卒,黄发垂髫,匆匆而过,何藩浑然不觉,他就这样不动声色地记录着它的风花雪月,以及那些市井里极具生动的小人物。

也许正因为这份用心,何藩的作品总有一股神奇的魅力。 旗袍女子依墙而立,凝眉垂首就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香港的风华绝代。


一名披着头巾的少女双手托腮,呆滞地望着镜头,却有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


光从高处倾泻入巷子,烟火流窜的一丝涌动,就是生活最原始的气息。

何藩的照片充满烟火气,里面的光影线条却又灵动、诗意,于无声处发出言语。

梦境与现实交织,光与影的交错。 每一张照片都想用手去抚摸,似乎能感受到它的温度。

这种对光线和瞬间的极致把握,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那时的何藩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鲜花,掌声,荣誉……很多人一辈子的追求,及冠之年的何藩就得到了。


1952年,年仅21岁的他在中环思豪美术馆开办了个人展,现场人头攒动,赞誉声此起彼伏。

在此后的十年里,何藩更是拿奖拿到手软,他陆续获得280多个国际摄影大奖,1958年至1965年更是连续8次获得美国摄影学会评选的“世界摄影十杰”。


这种荣誉放眼世界也是凤毛麟角! “我那时候有点野心的! ”何藩曾笑着回忆年少轻狂的岁月。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对很多人来说已经足够了,但何藩偏不。


他把目光投向了电影,他不想故步自封,进步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打破虚假的泡沫。

身为一代摄影大师,他甘愿跑去片场跑龙套,做场记,打杂几年后才换来拍片的机会。


事实证明,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何藩导演的电影《离》一举夺得了英国Banbruy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引起世界瞩目。


然而好景不长,当时的文艺片并不吃香,出于商业压力,公司施压,要求他拍摄三级片。

从艺术到情色,对一个手执相机几十年的摄影师来说实在残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