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云科技时代
本自媒体专注于云计算时代的商业变革,广泛研究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智慧城市等对社会、政府、企业与个人的影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会计雅苑  ·  天职国际恢复证券业务资格 ·  2 天前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2 天前  
财融圈  ·  快手财会岗位重磅来袭! ·  3 天前  
财融圈  ·  快手财会岗位重磅来袭! ·  3 天前  
运营研究社  ·  加盟店,正在毁掉县城的烟火气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云科技时代

云技术全面集成:EasyStack看2018年OpenStack市场

云科技时代  · 公众号  ·  · 2017-11-28 16:47

正文

经过了 2017 年的发展,创业三年多的云计算公司 EasyStack 在今年收获颇丰:宣布了 C 轮融资;推出了开源 PaaS 、开源行业云、中小企业开源云等系列产品;进入了更多的开源云技术领域;入选 Gartner 全球八大 OpenStack 企业、 OpenStack 基金会用户调查报告的全球十大 OpenStack 厂商;企业用户数超过 200 家,系列产品入围央采软件协议供货项目等。

相比三年前创业时候只有 OpenStack 单一产品,如今的 EasyStack 已经扩展到了多种开源云相关的软件领域,包括云优化的 Linux 、容器集群管理 Kubernetes 、分布式存储 Ceph 等,同时发布了混合云 ESCloud Hybird 升级版。在云解决方案方面,从私有云、行业云扩展到了混合云、行业托管云等形态。更重要的是, EasyStack 的用户群正在从行业头部企业呈向下和区域辐射。

EasyStack CTO 刘国辉认为,随着各种开源云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用户已经不仅仅需要单一的开源云产品,而是多种组合起来的开源云技术构建软件基础设施,从而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开源云市场上多种技术的软硬一体化大集成,因为降低了云技术的应用门槛走向普及市场,而掌握了核心技术和工程化能力的开源企业将赢得市场。

EasyStackCEO 陈喜伦进一步强调,无论是基于安卓还是苹果的智能手机,都是软硬一体化的交付,云的未来也不会是 OpenStack Kubernetes Linux 技术的分离,而是基于主流的开源技术,打造一个简单、易用、可多云管理的跨云一致体验。

开源模式成功的金三角

2010 OpenStack 创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 7 年,这 7 年间 OpenStack 市场也经历了泡沫期和洗牌沉淀期,现在正迎来收获期,多家 OpenStack 厂商正竞相角逐整个开源市场。

相较早期的 OpenStack 创业公司之间的小竞争,当前整个行业开始拥抱开源技术,创业公司领导者和行业巨头都已参与到竞争中来。面对现状, EasyStack 有什么方法能让开源模式获得成功呢?

EasyStack CEO 陈喜伦强调,开源模式的成功有三大关键因素:首先是社区,社区是开源模式成功之本。 EasyStack 从创办之初为社区贡献代码,到现在成为 OpenStack 基金会黄金会员、成为社区重要项目的引领者,一直坚持为社区做贡献。“我们三年下来一直在坚持贡献社区,经历了从参与到引领的过程,建立了中国公司在国际开源社区的影响力和领导力。”

其次是客户,客户是开源模式的试金石。早年的 Linux 创新项目,往往缺乏市场化的检验。而 EasyStack 的客户包括人民银行、中国银联、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海通证券以及国泰君安等金融企业,这些企业对 IT 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 EasyStack 经受住了金融企业的考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现在的 EasyStack 获得了行业的认可,更获取了大量的客户,其中也不乏世界 500 强企业。

第三是生态。有了社区之本,也有了客户作为试金石,当行业开始普遍并加速采用开源技术的时候,生态就显得非常重要。陈喜伦表示, EasyStack 和国内外主流的服务厂商、存储厂商、服务器厂商以及网络厂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而在这两三年间, EasyStack 也完善了计算、网络、存储和 IaaS 等基础层面,未来 EasyStack 希望通过应用的容器化以及 AppCenter 应用中心的一站式集成,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商业生态的闭环。

陈喜伦认为,当前的市场格局,不管是美国还是在中国,核心都是类似的。以开源社区为根本、打磨世界级的产品、服务头部客户去得到实践检验、然后聚集生态,最终让开源模式获得成功。

用户态度在转变

EasyStack 正在不断扩大自身客户群和生态。有报告显示,中国 OpenStack 的十大用户中,有 50% EasyStack 的客户。 EasyStack COO 王瑞琳表示,随着云计算市场的变化,这些客户对开源云的态度也在发生转变。

首先,用户对云服务的认识已经逐渐清晰。以往 EasyStack 需要先去教育用户为何 OpenStack 是转型云计算的一种路径。而现在, EasyStack 接触的超过 95% 用户已经能够主动选择这条路线, OpenStack 早已成为私有云、行业云构建的事实标准。

EasyStack 的方案不仅受到各个行业领导者的关注,还正在向二级甚至三级的地方机构延伸,在这个过程中也收获了不少客户,包括长沙银行、台州银行以及福建海峡银行等。交通部、广西广电、南方电网、铁道科学研究院等大型国企,尽管对 IT 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相比金融业要晚,但现在也开始使用 OpenStack 技术以及 EasyStack 搭建的云服务。海尔、可口可乐、上汽乘用车、宇通客车、 TCL 等制造业企业,也开始拥抱开源,采用 EasyStack 提供的解决方案。

其次,用户对云服务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现在的用户不仅仅需要 OpenStack IaaS 能力,而是希望能够实现更多样的功能。 EasyStack 已经帮助中国银联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分别上线了分行托管云,这意味着两家银行的云形态正在发生改变;另一些用户希望 EasyStack 能够在已有的 IaaS 上叠加 PaaS 的能力, EasyStack 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以及江苏农信等部署了具有 PaaS 能力的云服务方案,包括大数据的集成、容器以及交付。

现在的用户希望基础软件能够更加“厚重”,在统一的环境中拥有多个能力,并通过云服务进行输出。因此,在面对业务体系复杂的大客户时,王瑞琳表示, EasyStack 能够提供云服务咨询以及整体集成能力,在产品端持续集成,满足客户需求的功能,最终形成一整套的企业级服务。目前 EasyStack 已经服务了各行各业的大型企业,包括大型国有企业以及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

坚持走产品化路线

EasyStack 能够在开源市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另一个重要推动力就是产品化的能力。 EasyStack CTO 刘国辉表示:“我们非常坚定的在推动,基于开放开源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化这样一条路子,而且没有动摇过。”

以开源架构、开放平台为核心坚持奉行产品化,是 EasyStack 选择的道路,那么支撑 EasyStack 产品化能力的又是什么呢?刘国辉表示是 EasyStack 非常强的工程化能力。从三年前, EasyStack 就开始强化自身的系统工程能力,团队不仅需要为产品中新加入的功能,同时还要解决功能的可靠性、可用性以及可升级性等等,而产品能够展现出来的这些特性,也都有赖于很强的工程化能力。

产品化的路线和支撑产品化的工程化能力,是 EasyStack 所有能力的根基,同时也帮助 EasyStack 走到今天。现在的 EasyStack 产品需要面对的,则是新阶段带来的新挑战。

当前, OpenStack 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现在客户对云平台需求,已不止于对基础资源的管理,而是对业务的支撑。在支撑类能力基础上,又演化出来云服务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在不同的资源池中弹性伸缩的问题。为此, OpenStack 基金会正在推动“云集成引擎”新策略,以帮助企业用户解决相关问题。

刘国辉认为,过去 6 个月间,亚马逊和微软加入了 CNCF 基金会,这是一个不寻常的信号。这意味着,原先的提供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企业,也希望通过开源技术,构建开放的云端环境,将应用和需求都放在开放的平台之上。

EasyStack 也希望通过产品化来帮助用户解决这些问题。刘国辉表示,不论是开放还是整合,最终都要通过产品化的形式来支撑客户的实际需求,而且交付的产品还要尽可能简单,让用户能够快速掌握。

EasyStack 产品化的灵魂就是“ Easy ”。在对产品的设计理念上, EasyStack 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实现多云架构和混合架构的能力、应用编排能力,以及简化技术复杂度的能力,同时与国内领先的金融企业合作,共同打造出可落地的方案,实现最简的产品化交付。 EasyStack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