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其中的“她力量”正在悄然崛起。
不仅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加入公募基金行业,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基金经理开始走向大众视野。
就如巴菲特的名言那样,“女性天生是很好的投资者。”
值3.8之际,和投资报一起来观察资本市场中的“她力量”。
女基金经理超960位
总管理规模超16万亿
根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3月6日,公募基金目前在任的女性基金经理共计961位,占到了总数的四分之一。
这900余位女性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总计达到16.66万亿元(共管重复计算)。
投资报发现,对比去年同期,这一年时间里,在数量上又新增近百位女基金经理。
尽管这其中更多的女性基金经理偏向固收方向,但在主动权益大类上,女性基金经理的力量同样不可小视。
剔除掉指数基金和固收类基金后,
只管理主动权益基金的女基金经理共有313位,管理总规模达6523亿元,占主动权益基金总盘子的16.5%。
这一比例相较去年同期,同样增加了1.7个百分点。
从这一点来讲,无论是公募基金总体还是主动权益大类,市场中的“她”力量都在不断地悄然走强。
并且,在新生代基金经理中,女性占比正在逐步提高,
在主动权益基金领域,
管钱超过7年的基金经理中,女性仅有30位,占比仅为13.6%。
而在管理年限少于3年的新生代中,女性基金经理的占比却达到了21.1%。
不过,在单人管理规模上,市场上有过百位的“百亿基金经理”,
但是,女性基金经理仅有葛兰、赵蓓、乔迁、王园园等寥寥10位,占比不足一成。
可见,一些同样十分优秀的女基金经理,还不被市场充分认知。
最会赚钱的“她们”
有4年翻倍,有善控回撤,熊市正收益
正值3月8日,从长期业绩、风格特点、规模大小几个维度出发,投资报筛选出了10位女性基金经理: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4.3.6,下同
这10位基金经理多以中生代为主,管钱年限均在4-10年之间。
除赵蓓与范洁以医药基金为主外,其余基金经理均管理的是全市场基金。
虽然经历了这几年市场的大跌,但她们管理的基金有的在熊市中还取得了正收益,
比如像范琨在2023年还实现了21.73%的回报;
有的跌幅不大,比如像卢玉珊的基金,在2023年仅微跌2.66%;张宇帆的工银物流产业也只跌了约4%。
因此拉长时间来看,其长期年化回报都在12%以上,
以收益排名来看,截至3月6日,这批基金成立以来的排名分位基本都在20%以内,部分甚至在前5%乃至1%。
从规模看,除了赵蓓、范琨以外,其余人在管规模处在10亿-100亿这一适中区间,说明她们的能力其实还未被市场所充分认知。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了解这几位最会赚钱的基金经理:
范琨:任职4年收益翻倍,
仓位择时灵活+高位兑现果断
范琨是融通基金旗下的一位中生代基金经理,拥有8年管钱经验。
投资报之前对她也有过介绍,具体点此查看。
范琨在融通基金曾任化工行业研究员、周期组组长,
管钱后则更多地向全行业进行拓展,持仓则广泛地包含电子、TMT、消费、医药等多个行业。
范琨目前管理时间最长的一支基金,融通内需驱动,
在任职4年时间中共取得了107.76%的总回报,年化收益达19%。
从范琨接管融通内需驱动后,每一个自然年度的收益率表现来看,
2020年、2021年、2023年分别实现了48.97%、32.31%、21.73%的正收益,
仅2022年为-15.33%,四年均跑赢市场主流指数。
尤其是2023年,凭借持仓中的传媒以及黄金、公用事业等高股息品类,范琨的基金以21.73%的收益率,在全市场基金中名列前茅。
范琨的投资方法可以简单概括为,
“以价值投资为主,自下而上选股;辅以趋势投资,增加组合的弹性”。
换言之,范琨的投资其实可以分为价值投资+趋势投资两部分。
可以说,范琨的投资是非常灵活的。
体现在她的组合上,这份灵活既表现于仓位,同样也体现在持仓个股上。
从仓位来说,可以看到,范琨的仓位经常有大幅的加减仓,
股票仓位较高时可以达到90%,而仓位较低时不过只有60%,
并且,这一高一低还是相邻的两个季度。
对仓位的灵活调整,一方面来自于范琨将回撤放在第一位,
当其认为市场风险很大时,就会主动回避掉机会。
而另一方面,当一条主线已经兑现收益,而另一条主线尚且未到买点时,这样自然就处在轻仓等待阶段。
组合品种多样
大涨后及时兑现,
从个股来讲,范琨的选择同样是非常灵活的,
体现在持仓上可以看到,
范琨的持仓过往既有像科大讯飞这样的赛道主题标的,也不乏建设银行、中国联通、以及出版传媒等这类看似不性感标的。
而在2023年初的ChatGPT行情下,范琨所重仓的皖新传媒、凤凰传媒、山东出版、中南传媒等都经历了一波大涨。
但相比于上半年的大涨,更为值得注意的其实是,
在紧接下来的AI板块回调中,范琨的基金回撤幅度很小。
这样的回撤控制主要就来自于,二季度内,范琨及时地在传媒大涨后选择了大笔减持。
从范琨整体组合的持仓来看,二季度末,范琨在传媒上的持仓就只剩下了6%,而在一季度时,传媒行业的占比高达25.84%。
完全可以说是既吃到了传媒上涨的肉,又没挨到后期调整的打。
在减掉了传媒之后,范琨进而加仓了长江电力、华电国际、皖能电力等。
而这些标的都是难得的在今年开年的市场大跌中回撤较少的品种。
所以在看范琨的基金时,收益只是一方面,
她任职以来,融通内需驱动仅有19%的最大回撤,却是更为难得。
刘莉莉:深度价值派选手
2023年实现11.54%正回报
刘莉莉是富国基金旗下的一位基金经理,
虽然管钱经验仅有5年,但在此前却有着14年的行业研究经历,从研究转向投资的过程称得上一句厚积薄发。
刘莉莉管理的富国研究精选基金,从其2019年2月接管以来,5年时间共取得了117.59%的总回报,年化回报16.47%。
特别是在2023年,富国研究精选还逆市取得了11.54%的单年度回报。
从投资方法来看,刘莉莉是一位典型的深度价值派选手;
刘莉莉自己是这样理解的,
“所谓深度价值,并不是买表观估值低的品种,
而是在尽可能的回避价值陷阱的前提下,买入价格大幅低于企业内在价值的公司,
然后赚取价格回归价值和企业长期成长的钱。”
也因此,刘莉莉的组合往往会有一重估值的“自我保护”,这也使得她的基金最大回撤要明显低于同业平均。
从组合的持仓来看,刘莉莉过往持有的行业,多以传统行业为主,对科技板块涉及较少。
在去年年底时,就后续行业发展,刘莉莉表示,
“竞争格局已经改善的行业包括黑电,竞争格局正在改善的行业包括线下零售、房地产等;
未来可能会改善的板块,比较关注快递板块,
未来1-2年,快递板块的竞争格局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改善。
因为快递板块80%的需求量来自电商,我们预计,到2024—2025年电商板块GMV增速可能要下来,
如果电商GMV增速下降至个位数,快递板块的量增速降到个位或者不增长时,行业竞争格局有望出现较大的改善。
因为当所有的参与方发现,再进一步打价格战都没有办法实现份额提升的时候,可能都会由过去的要份额转为要利润。
”
韩冬燕:小而美的基金经理,
8年收益162%,去年实现正回报
韩冬燕是诺安基金旗下的一位中生代基金经理,拥有8年多的管钱经验。
她管理时间最长的一支基金——诺安先进制造,从2015年11月至今,共取得了164.54%的总回报,年化回报12.37%。
在2023年,韩冬燕管理的诺安行业轮动、诺安先进制造、诺安中小盘精选分别取得了12.80%、5.85%、11.90%的单年度回报,也因此受到了许多基民的认可。
不过,她的总管理规模在2023年底仍仅有29.90亿元,规模最大的一支基金诺安中小盘精选也仅有10亿元的合并规模。
就此来说,韩冬燕是难得的“小而美”的基金经理。
韩冬燕认为,投资过程中必须抓住两个要点,
一是绝对性损失风险的控制,
二是持续优化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
结合持仓来看,韩冬燕的行业配置风格偏均衡,
仅个别季度对某些看好的行业会有超配。
在2023年四季度的最新持仓中,韩冬燕整体组合的第一大行业电子上,仅有11个点;
其余从第二大行业医药生物—第五大行业汽车,均在7–10个点之间。
她的重仓行业中,占股票市值比重超过5%的行业多达9个;
行业配置之均衡可见一斑。
但对于一些个股,韩冬燕也不吝于长期持有。
比如韩冬燕组合的第一大重仓——中国联通,实际上是从2016年、2017年就开始关注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