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法官,如果不是这笔钱,我所有的贷款都要逾期,家都要散了,现在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近日,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帮助当事人追回了劳务费。
原告崔某一直在某速递公司提供水果及生鲜的派送劳务,经过多年打拼,他从一名快递小哥成为了公司的运营操作主管。临近春节,崔某却越来越发愁,原来2024年4月至6月,该速递公司未能按时支付其劳务费,崔某作为家中的“顶梁柱”,没有经济收入就难以偿还银行贷款,维系家庭正常开支。在多次向该公司催讨无果后,崔某无奈诉至法院,要求该公司向其支付所拖欠的劳务费21000元。
而该公司应诉后,否认与原告崔某存在劳务关系,拒绝向其支付劳务费,并主张已于2023年1月将货物运输业务发包至某服务公司,且向法院提交了与某服务公司签署的《同城配送合同》。
“现在银行贷款要逾期了,再拿不到钱,实在无路可走了!”
崔某得知被告公司拒绝支付劳务费后情绪十分激动。法官在安抚崔某情绪的同时,认真梳理双方提交的证据材料。法官在梳理中发现,崔某曾与被告公司提到的服务公司签订过劳务合同,已经与该服务公司形成了劳务关系,应由服务公司承担劳务费用。
“当时就知道闷头干活,从来不知道是这个服务公司雇的我,法官你帮我梳理后,我才弄明白是咋回事。”
法官细心地帮助崔某理清法律关系后,崔某感慨到。
经法官释法,原告崔某申请追加某服务公司作为被告参加诉讼。在法院向该公司送达《参加诉讼通知书》后,该公司出庭应诉且同意承担崔某的劳务费。
然而,矛盾并未就此化解。法庭上,双方对于劳务费数额争执不下,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为尽快化解矛盾纠纷,法官结合微信聊天记录、工作记录、工资条等证据,当庭组织调解。
“小崔作为老员工,一直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拖欠劳务费给他的生活造成了实际困扰,服务公司你看能否当场履行?”
“服务公司也展现了解决问题的诚意,小崔你们各退一步,再协商协商。”
法官站在各方的立场上进行面对面调解,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互相体谅。最终,双方自愿达成了调解协议,服务公司当场履行了给付义务,为矛盾的实质化解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直以来,宽城法院始终坚持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深耕细作,不断传递司法温度。接下来,宽城法院将继续贯彻“如我在诉”的工作理念,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绘就基层治理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