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假期,我伪装了三天小红书博主。
在此之前,我花了1个月时间,泡在小红书里研究春游攻略。从选址到路线再到装备,每一步都认真做好笔记,力求做到百分百还原。在这个疫情四起的春天里,我相信,以小红书为图,我可以规划出一个完美的清明假期。
从露营到河边赏景,再到赏樱,我最后制定的三天攻略,充满了对时令和京城风光的尊重。
现在我必须承认,自己更适合在现实世界里做一只土狗。
毕竟,
跟着小红书抄作业,我也不会拥有完美假期,而不跟着小红书生活,我至少不会过得太辛苦。
第一天,花2000块去吃土
房山一处网红露营基地,是我假期行程的第一站。
无露营,不中产。
这两年疫情封住了大家出国的脚步,于是,比拼格调的战场就挪到了露营基地里。公园草地只配躺在鄙视链地段,郊区,山脚下,收费不菲的露营基地,才能安放下中产们的情怀。
被小红书连续种草多日之后,我决定去露营基地看看。不就是帐篷吗?我也有,虽然是迪卡侬最基础款的城市帐篷——在小红书上不好意思晒出来的那种,但在过去的两年里,我用它刷了城里的无数家公园,很香。
我机智地避开了北边郊区。忘记是哪个小假期,我从朝阳区东四环开到怀柔一家民宿,因为路上太堵,耗了整整五个小时。从此,往北的目的地,被我从假期清单上全部滑掉。
一篇小红书笔记《跑房山整顿烤肉饭》给了我新灵感。博主在帐篷里悠闲地做着手冲咖啡,还给出了详细的露营清单:帐篷、蛋卷桌、木灯架、行军床、炉火等一系列物品。
照片很美,1个半小时的路程也很香。
房山一处网红露营基地,就这样被我选定。因为不想升级帐篷装备,我选择不过夜,当天往返。
我还提前约好了养狗的朋友,毕竟根据小红书里的攻略,合格的中产家庭露营,家人、朋友、狗和咖啡应该是标配。
“重点是狗,咖啡壶和卡式炉我都有了,你一定要带上狗,”我在电话里叮嘱她。她养了一只4岁的小狗,脾气温和,镜头感极好。她满口答应的瞬间,我看到了小红书里完美照片变成现实的场景。
不过,人的成长都是需要过程的。
3月的我显然没有4月成熟,忽略了小红书滤镜与现实的差距。
假期第一天,我们出发了。没想到,南六环拥堵,当我们陷在车流里一动不动,车厢里的气氛一度也凝固,只有婆婆在懊恼:我就说,不该跟你们一起来。
“肯定让您不虚此行”,我翻出小红书照片,安抚着老人。堵车也不能影响我的好心情,我想象着下午的场景:远山、草地、帐篷、音乐、烧烤、狗、飞盘、孩子……把它们搭配在一起,就是经典的小红书式美好。
最后结果,只是证明了我的婆婆大人,是一位虽然不懂露营但人生经验足够丰富的智慧老人。
她完美预言了营地体验:不如不来。
因为堵车,我们最后到达营地时,已经是中午12点半。停车场在半山坡上,一眼望去,营地里满满当当全是帐篷。“好挣钱哦”,我暗自羡慕老板。营地按人收费,每人180元,车辆入场还需要额外花200元的停车费。
饥肠辘辘之下,我们两辆车在营地里匆匆走一圈,找了片人相对少的地方,扎下帐篷——后来,
当我坐在风口,顶着黄沙吃烤串时,我明白了这里为什么人少。
摆烂之后,我们索性躺平,食物随意堆在餐桌上,谁也没心思摆盘拍照。那只小狗除了围在我们脚边争取食物,并没有发挥更大作用。
那天我距离小红书风格最近的照片,是拍摄的别人家的帐篷。
从两三千的,到一两万的,我在露营基地里大开眼界,不仅如此,还有人搭出了精致的小厨房、厕所,在餐桌上立一只玻璃瓶,插上野花,春意十足。
沉浸式拍照时,我心情愉悦。但后来一算,那趟行程,我往返 5个半小时,花费近2000元,最终只是兴师动众地在黄沙里吃了顿烧烤,顺便围观了别人的小红书式露营——同样的效果,我其实可以在城里吃一顿木屋烧烤,刷刷手机,就可以实现了。
第二天,最好看的樱花是假樱花
打卡玉渊潭公园,是我假期安排里的第二站。
从3月初开始,小红书就可以向我推荐各种美轮美奂的京城赏花攻略。我先后对奥森和植物油的山桃花动心,但都未能成行。赏花,或者说留下一张与今年花季的合影,就成了清明小假期的KPI。毕竟,每年的鲜花都是同样的绚烂,每年的人儿,确实一年更比一年老。
在小红书里,玉渊潭公园的樱花和主题冰棍一样火。
我十年前去过这座公园,但那会还没有小红书,也没有网红冰棍。
故地重游的兴奋,叠加网红打卡的新鲜,让我早早选定了它。我往微信文件传输助手里塞了十几张截图和七八个攻略链接,那都是我在小红书的学习成果,关于玉渊潭公园的游玩路线、必去景点和拍照技巧等等。
不过,
经历过第一天的露营翻车,家里的老人宣布要退出我的“小红书模仿计划”,改成在家休养生息
——事后看来,这又是老人智慧的体现。
那天早上9点,我们一家三口出发了。经历过昨天堵车的苦,我们把出行方式改成了地铁。樱花季的公园停车场,没有2个小时是不可能入场的,这是我多年踩坑后得出的经验,当然,也有耐心的小红书博主在帖子里提过。
但是,
我看过的帖子里,居然没有人提醒我:玉渊潭公园,是需要提前预约的。
原本做好了心理准备,今天见识网红公园的人山人海,谁能想到,我连围观的机会都没有。但一个多小时的地铁不能白坐,最后,我们临时起意,跑到公园对面看了一个叫做《江户绮想曲》的商业展览,据说里边有一张樱花主题的画。
“反正都是花,一样”,我和家属互相安慰着。这里的门票每人105元,还得排队。
我猜想,其中可能有很多和我一样计划来看樱花,结果压根进不去大门的倒霉蛋儿。
第三天,亮马河边的日落很紧俏
打卡亮马河畔,不需要舟车劳顿,不需要花钱买票,不需要赏花拍照,假期的第三天,我安排了最轻松又省钱的活动。
公婆很给力地答应带娃,让我跟家属独享这趟行程。两个人的浪漫之旅,确实更符合小红书里的亮马河。
虽然我是好奇并抱有困惑的:
亮马河?不就是穿三环而过的那条小河沟吗?能有多漂亮?
我曾经在三元桥住过5年,步行10分钟可到亮马河,但我从来没有去溜达过。家属更甚,就在亮马河附近的大楼里上班,对楼下这条河的名气,却毫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