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本期周刊共筛选优秀文章8篇,是各位作者的用心之作,排名不分先后,希望某些篇幅能使屏幕前的你有些许受益。
1、
迭代成长真金王
2017年为知识付费花了2万元,值不值?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而今年,2017年,这股风刮得更猛了,知识付费俨然已成为一股新的社会潮流,各种知识付费的平台层出不穷,得到、喜马拉雅、知乎、微信……在这股知识付费的浪潮中,虽然我只是普通的知识消费者,但我却生怕错过了什么,赶紧带上荷包,赶着这时髦……
转眼2017年只剩几十天的小尾巴了,我一摸口袋,已然囊中羞涩,却还远没到拿年终奖的时间。咦,我今年都把钱花哪里去了呢?我得盘盘账了。我赶紧摸出我的小算盘。哦,不对,是打开Excel……
约摸有半个时辰的光景,账算出来了,2017年还没结束呢,已为了赶时髦花费了2万多元:
一年的时间又匆匆过去了,为知识付费了2万多元,而我究竟收获了什么呢?我必须好好做个总结了:
2、
喵叔vip
在30岁前赚到1000万需要哪些条件?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难道我们就不要听道理了吗?
错!越是过不好就越要学习!
越是觉得自己贫穷就越要努力!
之前喵叔推荐过理财投资学几乎必看的经典书籍,有《助推》、《彼得林奇的投资学》、《富爸爸穷爸爸》等,今天再和大家分享几个经验,均来自《MBA教不了的创富课:我在30岁前赚到1000万的经验谈》一书,该书豆瓣评分8.5高分。
废话不多说了,以下是总结的30个经验:
3、
柒小姐事务所
那个从银行逃出来的朋友...
昨天,朋友约饭,定位在浦东这边,好奇怎么来了上海。
他沉默了一会:老子从银行辞职了!
恭喜,走出围城。
这个朋友,大学刚毕业时,最先拿到银行offer:月薪5000,坐标山东三线城。
当时我们对银行上班的想象:高收入、高福利,衣食无忧,娶到白富美,当上行长头。
记得高三冲刺,班主任打鸡血、嘴边常念叨的好工作也是银行。
但他进圈后发现:同事学历一个比一个高,学校名号一个比一个响,
上升难,位置少。
4、
书签客
配置全球资产--QDII基金
如果买的基金,可以一直涨就好了。连定投都不用,可以一把梭。想想这样的画面,是不是就觉得很美?
估计大家看到之后,都会眼红,要是能有一个这样的基金,根本不用考虑择时的问题,直接闭着眼睛买!
嗯,今天书签客就是要给大家说一种类型的基金,虽然不能保证高枕无忧,但至少是资产配置,分散风险的一种尝试。
对于海外市场来讲,尤其是我们熟悉的美国市场、香港市场,投资这样市场的基金叫做
QDII基金
。
5、
张老师Jess
理财 | 我不再花钱买的东西
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鼓励人们减少物品的囤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把宝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真正重要的事情
。
不再买没有用的东西,不再花时间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极简主义的巨大好处之一就是
省!钱!
张老师离终极的极简主义还远着呢,可能一辈子也做不到只靠着150件物品,或者33件衣服生活。毕竟,我太爱香薰蜡烛了,这一项就要占掉十几个物品名额(噗)。
但是,出于省钱的原因也好,简化生活的尝试也罢,确实有几样东西是我不再花钱买的。分享给想要活得简单、纯粹一点的小伙伴们。
6、
小李飞道
给家中“闲置资产”来次估值,终于知道自己有多败家
今儿个聊一聊理财冷知识,讲到个人资产你会想到什么……
一般现在懂点理财的朋友都会脱口而出,比如房产,车,存款,股票,基金,理财产品……等一堆属性的名词。
这时往往最容易忽略的是家中各类“闲置资产”诸如衣物,玩具,电器设备,日常用品,书籍,等等一堆
我们正步入一个消费过剩的时代。最可怕的事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这点。
记得哪位鸡汤大师说过,当前这个时代,最佳的提升自我生活品质的是定期扔東西……
扔掉和我们的节俭传统不大合拍,所以我想到了,卖掉。
7、
秋秋菲儿
教你如何月薪5万!动心了吗?
近日,咪蒙团队正式宣布准备在喜马拉雅FM上线付费音频课程《咪蒙教你月薪五万》的消息,此事表明,咪蒙要进军知识付费市场了。其公司副总裁称,若听课人员“三年后加薪不超过50%”,可申请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