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摄影报
《中国摄影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是中国摄影界的权威动态信息刊物,是中国发行周期最短、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摄影类专业报纸。新浪官方微博地址:http://e.weibo.com/cppclub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百姓关注  ·  冲上热搜!申公豹“代购药单”火了 ·  6 小时前  
贵州日报  ·  免签入境新政+1,今起执行! ·  13 小时前  
中国财富  ·  吴茜履新 ·  3 天前  
百姓关注  ·  突发!一客机失联 ·  3 天前  
贵州日报  ·  突发!美国一飞机失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摄影报

点评 | 摄影进阶之打破构图定式

中国摄影报  · 公众号  ·  · 2025-01-03 08:30

正文

构图,作为造型艺术的专业术语,是视觉创作者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将视觉元素有机地组织在画面中,以达到一定的形式、节奏和美感的外化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创作者的内在世界和观者的内在世界得以连接,产生情感和思想的交流。
摄影者经常结合绘画构图法则,对摄影的构图做不同程度的总结和分类。例如,按照主体元素摆放位置不同分类的中心点式、九宫格式、三角形式、对称式、对角线式、螺旋式、放射式,这类构图画面中都有一个或多个主体,且主体完整;按照画面区域切割分类的框架式、包围式、等分式,画面有明显的视觉装饰感;按照画面空间松紧方式分类的紧凑式、留白式,前者有助于放大主体的细节,后者突出主体形态;按照线条结构分类的水平线式、垂直线式、引导线,这类构图方法多见于点、线、面结构的画面。
上述常见的构图形式和方法能够帮助摄影初学者很快掌握一些构图的美学技巧,从而提升框取现实世界的能力。想要从“美的欣赏者”变成“美的制造者”,自然离不开这样的视觉训练。如果想进一步成为“观念的表达者”“情感的传递者”更是难上加难。从摄影构图的探索过程中,就能洞见这样的差异。
因此,在传统摄影构图方法之外,摄影者结合实践过程又提炼出变化式的构图方法。这类构图方法常常放大或打破构图的空间逻辑和情感逻辑,例如按照视觉心理学提炼的画面倾斜式(产生动感或不稳定情绪)、遮挡主体式(制造神秘感)、切割主体式(保留局部让观者联想);按照仿生学提炼的低视角(模拟猫狗等小动物视角)、高视角(模拟飞鸟视角)、水下视角(不特指水下摄影);借鉴中国古代绘画的散点式(多主体);通过缩小光圈使不同焦平面空间产生二维重叠的错位式(制造视觉趣味);将主体安排在画面角落的压迫式(或称贴边式);制造画面元素关联的呼应式,使多个主体的动作、表情等产生关联。这些构图方法的探索,将画面中的元素排列由视觉表象的再现上升为思想观点的传递和情感空间的抒发,激励摄影者充分调动所见、所思、所感,进而表达、探索和再思考。
经过上述两个阶段对构图方法的学习和实践,摄影者仍然只是实现了“术”的改变。“艺”的突破,同样重要。摄影者要勇于打破绘画式构图中的“有美感”和变化式构图中的“有想法”,让照片有情感力、有生命力。
从构图的角度去探讨,要实现从运用到内化的跨越,深刻领会主体和陪体、局部和整体、有序和无序、虚拟和真实、时间和空间、情感和思想、对比和联系等关系至关重要。构图的目的不是以元素组合和方法归类为结果,而是勇于打破元素组合形式、虚拟和现实空间、时间和情感维度等既有方式,打开表达的通道、对话的窗口。从这个角度,摄影构图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摄影者当无畏打破摄影构图法则教条,令法则记于心但化于无形,其关键在于不仅要理解构图,更要理解由复杂元素组成的世界和世界中的人。

火烈鸟  章冬萍 摄
点评:画面采用上下结构,下半部分主体的火烈鸟和上半部分流动的云形成较好的虚实关系。鸟的姿态各异,让画面变得更加耐看。画面顶端若多留一点空间会更好。

大地之眼  陈侠 摄
点评:从空中与大地“对视”,这样的视角比较常见,但画面中的景象不常见。作者巧妙运用鱼眼镜头的视觉畸变,水面的光泽和树木的放射效果丰富了细节,强化了主题内涵。

时空交错  祁忠 摄
点评:左右式构图的画面简洁有力,对比关系交代清晰。焦点的虚实与主题的表达呼应,清晰的古建筑和虚化的现代建筑在画面中产生了有力的对话。

冲  鲜军 摄
点评:作者对拍摄时机的把握到位,捕捉了一个“决定性瞬间”,并在构图的空间处理上留出足够的余地。人物动势精彩,营造出动静结合的效果,光线塑造出画面的立体层次。

晾晒  包爱霞 摄
点评:这是一张水平线构图和对角线构图结合的照片,一排排的挂面构成背景,主体人物和陪体人物位于对角线的两端,让整个画面平稳中有变化、平淡中有亮点。

草原雏鹰  王义鹏 摄
点评:作者采用包围式构图,将主体人物“包围”在马匹形成的视觉空间中。低视角取景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也为画面找到更干净的背景。

秋收的快乐  李鹏飞 摄
点评:作者通过画面中人物的神情和动作的捕捉,以及环境元素和色彩的搭配,充分体现了“秋收”和“快乐”的主题。长焦镜头和大光圈的使用较好地突出了主体,避免了画面的凌乱。

晨练  张科香 摄
点评:这张照片采用引导线式构图,将人物安排在栈桥的线条之上。高视角取景在强化形式感的同时,能更加清晰地展示人物的动作细节。

窗口  伍彩霞 摄
点评:框架式构图的装饰感让现实世界的景物产生了画意美感,蓝色影调更添几分诗情。窗内的茶具和窗外的河流都因水的线索产生了联系,让画面少了空洞感,多了想象力。

生命礼赞 徐成玲 摄
点评:这张照片的构图让人眼前一亮,上下式构图布局中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的比例安排十分准确,亮点被安排在空间更小的下部空间,升华了主题。颜色关系与构图方式相得益彰。

墙角一枝梅  周梦琛 摄
点评:作者采用紧凑式构图,舍弃了环境元素,聚焦于盛放的梅花,展现了花的姿态之美。与此同时,光影和色彩的选择强化了这种美感。

环环相扣  孙荣州 摄
点评:作者利用车间环境中的环形器件,为画面制造了视觉美感。明暗和大小关系的运用,使主体人物更突出。标题提升了此片的主题内涵。

春天的韵律  顾方萍 摄
点评:紧凑式构图让大地空间显得简洁、无边,绿色线条的穿插让画面显得灵动。在自然里提取韵律,于抽象中呼应现实,让画面有了写实和写意的双重意味。

日出桥头 金美媛 摄
点评:作者采用了错位式构图,利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将太阳和大桥梁架相互填补,产生“嵌入”的视错觉,制造了戏剧性。如果前景有一些和画面氛围相联系的元素会更好。

构成  何勤敏 摄
点评:三角形构图结合引导线构图让画面形式感突出,主体人物被安排在三角形的顶端,让观者更容易关注到主体。画面中冷暖色彩的选择也值得称道。

潮汐树  娄宇华 摄
点评:这张照片以线条为主,画面基本呈等分式和上下式两种结构,上部空间占三分之二,下部空间占三分之一,横线和曲线穿插,较好地展现了“潮汐树”的姿态美感。

“吉他”公园  张国成 摄
点评:这张无人机航拍照片构图紧凑简洁,没有多余的视觉元素,把公园主体景观的样貌完整展示出来。美中不足的是,画面缺少视觉亮点。

大漠壮阔  白春明 摄
点评:作者采用极简的构图方式,主体人物的动作和所处的位置恰到好处,不仅有向上的空间,更有向上的情感和精神。大场景照片中的细节把握有时比场景本身更重要。

梦境山城  朱国钢 摄
点评:作者较好地利用了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以云雾为分界线,使近处的人造之景和远处的自然之景产生呼应和对比。信息要素齐全,视觉意境渲染到位。需注意的是,无人机航拍照片要控制好画面畸变,做好透视线条矫正。

脸谱  刘晓钟 摄
点评:主体人物被安排在线条交叉点上,构图紧凑、简洁。作者对主体人物外形的选择十分讲究,既有视觉上的呼应,又有角度的变化。

对峙  刘春元 摄
点评:作者从千姿百态的自然之景中提取形象。左右两块岩石轮廓清晰,左侧岩石如人物侧脸,右侧岩石如动物,画面产生戏剧效果,激发了观者的想象力。飞鸟点缀天空,强化了画面的视觉张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百姓关注  ·  冲上热搜!申公豹“代购药单”火了
6 小时前
贵州日报  ·  免签入境新政+1,今起执行!
13 小时前
中国财富  ·  吴茜履新
3 天前
百姓关注  ·  突发!一客机失联
3 天前
贵州日报  ·  突发!美国一飞机失联
3 天前
知识分子  ·  笑的科学机理
7 年前
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  健康吃粽子, 你适合哪款美食配方?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