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奴隶社会筛选奴隶的标准非常简单,就是身材和体格,能够好好干活身体健壮的奴隶,就是优质的奴隶。毕竟奴隶们为了争取一份摆脱饥荒的工作,自身可以提供的禀赋,也只有体格了。尽管成为奴隶主的奴隶并不是什么乐事,但至少,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摆脱饥荒致死的可能性。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花了34年,从20岁到54岁,用尽几乎是一生的黄金岁月,去考举人。在对范进这等投入的唏嘘不已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清醒的看待清朝以及封建时代官本位的原则。考上举人成为官老爷,是那时社会上最为优质的资源。当官之后意味着光宗耀祖,阶级的提升。那时候当官比有钱更加重要,一个七品芝麻官可以穿官服,但是明末之前,再有钱的商人也永远只能能穿布衣。可想而知,为了得到官员这一优质资源,有钱的可以捐官,没钱的就用尽一生来考科举,他们心甘情愿的置身于优质资源的筛选之下,也拿出一切可以用以肉搏的禀赋来竞争。
作为优质小学资源的竞争者,尚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小孩子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资源用来比拼。另一方面,他们其实也不能清晰的知道一所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的具体差别究竟是什么,这个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者实际上是这些孩子的父母和家庭,这群经历了社会残酷竞争,深知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原则的家长。
这群家长大多是80后,他们见证了市场经济繁荣下竞争成为常态的市场规则,他们见证着招聘市场上原本本科学历就可以轻易搞定的职位对学历的要求变成了名校研究生,而这个研究生的本科学位还得是一所985学校。他们也清楚地知道孩子成长所接触的环境以及所受的教育能够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多大的影响,所以即便是天价的学区房,也要咬牙去买。
作为筛选的一方,优质资源的筛选标准也日益严苛,原本的私立小学只是价格稍贵,不涉及如此复杂的筛选标准。而推动这一入学代价上升的,是需求的增加。能够满足原先标准的家庭越来越多,即便贫富差距在增加,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基本步入中产的家庭在增加,就如同现在大学生也越来越多。
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方法就是,提高准入门槛。一个家庭能有什么可以拿出来比的,无非是家庭资源,比完孩子父母的财力智力和外型,再顺带比一比孩子爷爷奶奶的教育背景。
竞争很残酷,竞争失败的人叫苦不迭,但是,总是有能够满足对应标准的有限的人群最终享用了这一资源。
比较总是相对的,相对靠前的人,就赢得了这一场战争。适者生存这一准则,亘古未变。即便是取消了“211、985学校”的头衔,招聘单位总还会想出其他标准来筛选竞聘者;即便是不许对孩子的入学考试采取纸笔测试形式,学校也会另辟蹊径对家长进行考核;即便是能够过分数线名校申请者越来越多,学校也会从才艺、礼仪、体质和谈吐等方面再一次对竞争者进行下一轮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