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傅月庵
第一次到京都,一大群人;第二次,四个人。清水寺下民宿“古都梦”,六叠大通铺;每晚睡厕所前,三女一男,表决总是输!日日清早,清水寺晨钟撞响便起床,拿着地图,四处晃荡,一直走,反正京都就那么大,见到庙见到书店便往里闯。有时也累,半天挂免战牌。四个人排排坐二楼窗台往下看,全日本小学生、中学生都来见学旅行了,新鲜!看这个看那个,看久了看出名堂:“你看你看,那个像美环吧?”“咦,有一个花轮。”“还有还有,丸尾来了……”“这个像浮世绘跑出来的。”“原来卡通造型都有所本啊。”品头论足忒大声,灿烂笑着。青春,肆无忌惮。
某日往寺町通去。一间看过一间,买这买那,大乐!一保堂买完茶叶后,骤见对面有间书店。旧书店?不能不去!才推开门便有异样感觉,说不出来。翻翻看看,涩泽龙彦、吉本隆明、荒俣宏、寺山修司……怪咖纷纷涌现。《别册太阳》《别册宝岛》《银花》,都是我的菜!怎么这么多歌集?遂绕着书架,一柜一柜看过去,越看越兴奋,越抓越多书。确是新书店,可还是怪,不太一样,依然说不上来,心里却自欢喜,想看而看不到的书都帮我找来了。
然后,闻到了一股烟香,浓郁袭人……
顺着望过去,柜台一位老先生,想必店主人,正拿烟斗闲闲抽着。
老先生颇老,七八十了吧?典型和男,脸面穿着收拾得干干净净,得体有型。老先生边抽烟斗边朝我们看,抽抽看看,像火车冒着烟。目光相视,微微带笑,大约被吵得知道我等来自异国他乡了。结账时,不免聊上两句,同行友人略通日文,我也阿里不达凑前乱扯:
“这书店非常好,我们都很喜欢。”
“是吗?非常谢谢你们。”
“店里的书很有特色。”
“你们是台湾人吗?”
“喔,被看穿了?”
“我猜得出来。呵呵。”
▲ 三月书房店主
大约看我们顺眼,老先生忽然起身,往内间呼喊几声,有人回应后,即走出柜台,邀我们到对面喝杯咖啡,聊聊天。一行人受宠若惊,也好奇,跟着去了。
问过几人姓名年纪,讲了他对台湾的感觉,一如其他日本人:“啊,我也有几个朋友住过台湾,战后才回来。台湾很好,请多多加油啊!”最后一句,初听莫解其意,喝完咖啡才知道特别祝福彼时风起云涌的台湾民主运动而说。
该我们发言了!争问书房种种。比手画脚,又写又说,几个人仅有的日文词汇通通搬了出来。老先生也不嫌烦,亲切耐心回答,一个多小时里,约略得知书店主人一段心事。
老先生宍戸恭一,三月书房一代目。1943年就读庆应大学经济系,青春如花,少年似歌,却被征召进入海军,学徒出阵,侥幸未死。1950年代,加入日本共产党,回到故乡京都发展组织,搞革命,大串连,纠结同志,几次举事都没成功,被追缉,到处跑,伤心沮丧难当:
“我想了又想,心里非常难过。如此堕落的国民性,若不能从根本改造,革命绝无成功可能。但要如何改造思想呢?”
“最后决定开一家书店,进行思想革命,用书籍唤醒民众,改造他们的思想,改变日本的命运!”
让人想起了鲁迅,为了拯救麻痹的国民性,弃医从文,动手写小说;梁启超则干脆断定:小说救国,促成新民。
想定之后,毅然退出日本共产党,全心筹划,书店选在1950年3月1日开幕,随顺世缘取名“三月书房”。
书店不大,也就十几坪,书架不少,应该进哪些书来卖呢?既然是“借书店为鼓吹之地,以书籍为入世之媒”,大家所想到,或当以政治、经济为主,就算文学,也得具有“进步”色彩才对。老先生却不这么想,他以当时自己所最推崇的少壮学者吉本隆明、三木成夫,以及斯坦纳(Rudolf Steiner)这位奥地利哲学家、改革家、建筑师,有名的“华德福教育”创办人为主轴,往外一圈一圈扩散出去,涟漪波纹所及,只要找得到的书,通通批进来卖。尚有不足,则以自己感兴趣的,譬如和歌歌集为主。至于“进步书刊”,仅仅设了一个柜子,摆摆左翼机关刊物而已。
“这样卖得了书吗?”
“当然卖不出去,这些书都很硬,没什么人要读,但这是革命,革命不能叫苦,自己得设法突破啊!”
“怎么突破呢?”
“写《书讯》,每个礼拜写,不停地寄,来过的读者都寄,也拜托他们介绍新读者。”
“有用吗?”
“很慢很慢……”
“那不是很丧气?”
“是啊,不过为了下一代的幸福,不能放弃!”
“奋战了多久呢?”
“直到神户、兵库都有人专程跑来买书,我才确定书店可以活下去。那大概是开幕后第二十九年之后的事吧。”
▲ 三月书房的《书讯》
二十九年!简直不可思议。几人纷纷举起大拇指,赞叹不已。最后提了说不清楚的疑问:“我觉得你这书店跟人家不一样,但讲不出来,好像少了什么……”
老先生闻言大笑:“哈哈!可能是没有花花绿绿海报,也没有什么打折标示的缘故。我的书店里每一本书都是平等的,不管立柜或平台,都是插摆,只看得到书脊,没有哪一本享受特殊待遇。打折促销是资本主义的做法,我不信也不搞那一套!书跟人一样,生而平等,对需要的人而言,每一本都是最重要的。你们当编辑,一定要懂这一点……所谓书既是生活之粮,也是有生命之物,所以具有灵魂。”
许久以来,早被畅销书、排行榜洗得脑袋发空的我们,尽管也曾怀疑那一套,终不如这番话直接醍醐灌顶有效。遇缘则有师,信然。
二十年前往事。三月书房如今已由第三代经营,“社会主义那一套”也多半改弦易辙了,为了求生存,这都可理解。然而,它终究自成一格,以“贩卖20%非主流冷门书籍”而闻名日本,不抢畅销不追排行,自成一片蓝海。出版大崩坏,通路大萧条的年代里,这位老共产党员的一片心事,当很值得听听想想。书店未来之路,或许就在那里也说不定?
题图:三月书房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