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朗自学
自学就是孩子内在生命的自我生长;越小自学能力越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产先生  ·  明天凌晨,改变国运,影响世界 ·  昨天  
媒哥媒体招聘  ·  正午阳光招聘! ·  4 天前  
媒哥媒体招聘  ·  《体坛周报》、《中国新闻报》招聘! ·  3 天前  
梅特涅的信徒  ·  特朗普想换掉泽连斯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朗自学

孩子「大脑」被吃掉,引发全球父母恐慌!

小朗自学  · 公众号  ·  · 2024-03-19 12:00

正文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湾妈看世界

ID:greatbaymom



最让父母头痛的就是,孩子对电子设备的上瘾!


其实这样的担忧并非我们独有。


顶级富豪和科技大佬们都在限制自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


比尔盖兹限制女儿每天玩游戏不能超过45分钟,周末仅能玩1小时, 14岁前,孩子没有手机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也只让孩子 在周末玩一会手机

Google执行长Sundar Pichai 不给孩子手机 ,也 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Snapchat执行长Evan Spiegel要求孩子 每周只有一个半小时的屏幕使用时间

就连马斯克也爆料,会严格管控自己孩子使用社交媒体;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更是其中一员。

恐慌科技产品对孩子的捆绑,已经引发全球父母的恐慌!


我们编辑部的妈妈们,同样对寒假期间孩子沉迷于游戏、玩手机看电视等感到束手无策。

我们都知道使用科技产品会给孩子带来影响。

但这个影响到底是什么、有多大呢?

在一份总结了从2000年1月到2023年4月以来关于 科技产品使用和脑发育研究 的回顾报告中,做过详细概述。



01

23年的研究回顾, 他们发现了什么?

专业期刊《早期教育与发展 》最新发表了一份回顾 33项、长达23年的研究报告。


(图| 数字体验:与数字设备交互或参与的体验

来自 香港教育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 的专家研究小组想弄明白:

1. 使用科技产品真的会对孩子脑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吗?

2. 如果有,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

3. 哪些大脑区域会受到影响?


这33项研究,42.42%来自美国,24.24%是欧洲,33.33%源于亚太地区(中日各5项,新加坡1项)。

参与者共计30100人,年龄从6个月大的婴儿到23.87岁的成人不等。


参与者最常用到的数字媒体包括:

· 屏幕媒体(51.51%)
· 游戏(21.21%)
· 虚拟视觉场景(12.12%)
· 互联网和平板电脑(6.06%)
他们汇总这些研究后发现:

在23项会对孩子大脑功能产生影响的研究中,有 15项 明确表示会带来 负面影响 ,仅6项为积极作用。


(图|数字体验对大脑功能影响的神经影像学发现,红色代表正面影响,蓝色为负面影响,紫色是混合影响)

02

电子设备正在毒害大脑

四位专家研究小组的汇总结果直接显示,电子设备一直在毒害我们孩子的大脑。

受到负面影响的脑区是 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其 中额叶中的 前额叶皮层影响最大,它是最重要,也是最脆弱的部分



前额叶皮层



它是与高级认知功能相关的关键脑区,如抽象推理、认知灵活性、注意力调控和行为计划、执行等。

在这33项研究中, 共有15项都显示了科技产品对额叶 ,特别是前额叶皮层的影响。


新加坡国立大学、麦吉尔大学和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就证实 过多的屏幕使用时间会损伤认知功能

* 屏幕时间,指在屏幕前久坐活动的持续时间,如看电视、用电脑或玩视频游戏。

他们追踪了500多名孩子的屏幕使用情况。

当孩子12个月大时,家长报告每周内和周末平均花在屏幕上的时间;18个月大时,用脑电图跟踪他们的大脑活动;9岁时参加认知能力测试,测量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和执行功能。

结果发现,随着屏幕时间的增加,孩子大脑活动的改变就越大, 认知缺陷也就越多

存在执行功能缺陷的儿童 容易冲动、情绪化,也难以保持注意力、遵循多步骤指令及坚持完成艰巨任务。


现实生活中长时间刷手机,出现 降智、专注力下降 ,都与前额皮层受到影响有关。

前额皮层极其脆弱,大概25岁左右才能发展成熟,它的生长时间较长,早期就超负荷运作无异于揠苗助长。

观看屏幕时,里面快节奏的动作、闪烁的灯光和轰炸的场景会让大脑一直保持兴奋。

在烧脑和喂养状态下, 很多时候大脑都是手足无措的,发出的指令也出于 本能,没经过思考和判断 ,所以孩子们就跟着算法一次又一次深陷其中。

而且网络上消极情绪泛滥、戾气比较重,认知还不成熟的孩子,很容易被操纵。



顶叶



顶叶是感觉中心,负责接收来自身体和外界的刺激, 它对于词汇理解和语言理解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这部分受损害,会有失读症、 感觉、 空间定位障碍等症状。

日本东京大学的2位学者使用近红外光谱分别测量成人、儿童在观看其他人的 现场及电视中的动作 时,他们脑部运动区域的变化。

结果发现,观察现场动作时,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 他们的脑部运动区域均明显被激活了,非常活跃,而在看电视时并不明显

我们的大脑对现实和虚拟世界是有着不同反应的。

孩子长时间待在屏幕的茧房里,没有过多的外界交流、互动,他们的 神经可塑性会大大降低。

这也会导致亲子交流、户外运动等对孩子成长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减少, 同情心缺乏,社交能力更会直线下降。

不仅是这33项研究,多项研究均表明过度接触屏幕媒体会让正常发育中的儿童 患上自闭症的风险 ,尤其是在没有父母的监督下,这种风险就越高。


一项针对韩国1778名2岁幼儿的调查也发现,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超过2小时,儿童更有可能出现语言发育迟缓。

孩子本来大脑各方面都在发育中, 拥有精准算法和奖励机制的科技产品趁火打劫,让自制力本就低下的孩子雪上加霜。

颞叶



颞叶会处理音频信号、识别物体,储存长期记忆的海马体就存在该部位;它还负责掌控身体平衡以及情绪,主管情绪中心的杏仁核也位于此。

2016年10位研究人员对日本400多名平均年龄约11岁的儿童做了大脑成像分析。

他们发现,过度玩视频游戏会 扰乱神经系统,进而导致睡眠问题,出现学习和记忆障碍

(图|玩视频游戏与MD(平均扩散率)变化呈现正相关的脑区)

长时间玩游戏,大脑中的多巴胺还会被释放出来,引发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的孩子更容易出现严重情绪问题,一旦他们停下来,多巴胺就停止了,此时孩子就会处于空虚感和抑郁状态。

最可怕的是,多巴胺具有神经毒性,长时间玩游戏,过量的多巴胺释放后, 会损害大脑组织和细胞。

枕叶



枕叶主要是视觉信息感知和加工处理的区域,也 负责语言、动作感觉、抽象概念。

如果这部分脑区出现 损伤,会导致视觉障碍, 并且出现记忆缺陷和运动知觉障碍等。

语言习得的敏感期是0-12岁,而视觉发育的敏感期是在0-8岁。

长时间盯着屏幕,孩子的眼睛肯定得不到休息。

有些孩子为了躲避父母的限制和责骂,晚上在黑暗环境下玩手机,这也是他们视力急剧下降的罪魁祸首。



03


没有你想象到那么糟糕?

当然,使用电子设备也不是一无是处,在汇总的研究中,有6项显示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这些研究大多用于特殊领域或者极端情况,例如学前教育或者医疗行业。

2016年4位研究人员分析了12位8至12岁儿童在玩电子游戏时的脑电图并进行了传统的心理评估。

他们证实了电子游戏可以锻炼大脑前额叶区域,但是该研究只是为了用于认知相关病理诊断和治疗。


(图|开发具有认知治疗和评估目的的严肃视频游戏设计指南)

另外,2017年也有研究人员发现,动作视频游戏可提高患有阅读障碍的儿童的阅读能力。


实际上,我们熟知的俄罗斯方块游戏可以提升注意力;Coping Cat就是游戏疗法,用来帮助患有焦虑症、自闭症的孩子等。

所以,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就说玩电子游戏坏处不大。

这也从侧面告诉我们,电子产品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很多时候并不是电子产品本身,而是 错误的使用习惯。

如果无法掌控、利用好它,反而被它奴役,负面作用就会产生。

04

如何不被奴役?

科技时代,我们拥有了海量的信息。

孩子有机会接触更大的世界,父母也能学到理性而科学的育儿知识。

但科技产品引发的焦虑和恐慌,每个父母都曾经历过。 父母用科技把自己解放了,科技却把孩子捆绑了。

当谈到屏幕时间、科技产品时,父母一贯的做法也皆是:限制、禁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