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1月,首批入住“上海金惠老年康复医院”(通用技术集团所属上海中冶医院康复医学科前身)的患者
2002年1月25日,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名誉会长、原上海市委副书记杨堤,市老年基金会会长、原上海市副市长庄晓天,市卫生局、市民政局、宝山区等领导为“上海金惠老年康复医院”(通用技术集团所属上海中冶医院康复医学科前身)揭牌,并慰问走访康复院区1号楼入住的首批患者。
昔日的上海中冶医院康复医学科,还仅是二级企业医院内一个只有50张床位的小科室,且位于医疗资源密集的上海,其面临的生存挑战显而易见。但医院始终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确立了稳固医疗健康服务基础、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的目标,将康复医学科视为医院“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以综合性总院为核心,康复与手外科两个特色分院为双翼。时至今日,康复医学科已扩增至550张床位,是医院核心专科之一,学科规模、技术实力均处于上海市较高水平,成为上海中冶医院建设发展的“龙头”。这一转变,正是上海中冶医院20余年改革发展成果的缩影。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新中国如火如荼的冶金工业建设步伐,数家医院的红“十”字如点点星火,与冶建战士一起,先后转战武钢、攀钢、宝钢,为国家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为职工和当地居民健康提供重要医疗保障。辗转各地的红色星火,便是上海中冶医院的前身。
此后,在国企改革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中冶集团整合在上海宝山的宝冶、二十冶、十三冶、五冶四所医院和十九冶卫生所,握指成拳,形成合力,1999年9月17日,上海中冶医院挂牌成立。在上海宝山月浦镇,这个打响解放上海第一枪的红色摇篮里,一颗改革的种子落地生根,新苗破土而出。
20年砥砺奋进,20年风雨兼程。在一线城市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上海中冶医院坚持央企医院公益属性,清醒定位自我,以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为立业之根本;坚持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差异化发展道路,扬长避短,于夹缝中突围;坚持以“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为经营理念,苦练内功适应市场之变;坚持以 “品牌、特色、群众满意”为发展着力点,与时俱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
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战略指引下,2020年9月,上海中冶医院加入通用技术环球医疗,这家企业医院从此有了坚强后盾和温暖依靠。以通用健康“仁爱为本 央企品质”为核心理念,以环球医疗“环境舒适、服务一流、技术过硬、运营高效”战略为指导,以“树品牌 创特色 全面建设群众满意的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在总部全面赋能下,上海中冶医院驶入发展快车道。提升理念,融入通用技术文化,打响必胜战役,推行精益管理、高效运营,开展“美丽院区 温心服务”专项行动……一年一个台阶,从环境、管理到技术、服务,内涵建设全面提速。
2023年10月,“通用技术环球医疗康复医学中心”在上海中冶医院挂牌,掀开发展新篇章。2024年5月,上海中冶医院康复医学科第九个二级学科——重症康复科正式投用,标志着医院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及康复水平迈上新台阶,能够为重症康复患者提供更加全面、规范、有效的生命支持和康复治疗,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如今,上海中冶医院已成长为集医疗、急救、康复、保健、科研和教学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上海市区域性医疗中心,系宝山区指定大肠癌筛查定点医院、青少年屈光建档定点医院、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筛查定点医院、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等7所医学院校的教学或实习医院,为上海市工伤康复定点医院、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康复教育培训基地、宝山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康复基地。
上海中冶医院充分发挥康复医学科牵头作用,以专科医院建制打造康复医学科,规模大、项目全,使之发展为全市规模最大的康复医院之一,并集全院之力,打造上海市重点专科。当年的康复医学科,如今已成长为下设9个二级学科、14个病区、2个成人综合治疗区、1个儿童康复中心、1个康复远程网络会诊中心、1个首席专家工作室,拥有3个宝山区重点专科(儿童康复科、老年康复科、心脏康复科)的医院创新创效“龙头”。
作为宝山北部康复医联体牵头单位,上海中冶医院联合周边7家社区卫生中心和一家二甲医院,打造“康复医联体”,一体化管理病床302张,帮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上海市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康复服务;在医院内部,推行“临康(临床与康复)一体化”,比如“康复+骨科”“康复+心内科”等,在临床科室早期介入康复,科室间特色资源 “优势互补”,有效提高患者康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