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 [第49节]
作者:温骏轩
编辑:尘埃 / 主播:由竹先生
长篇连载,每周三、五更新,菜单栏可查阅目录。下载地缘图集在本号主页回复:地图
从墨西哥到“新墨西哥”
从拿破仑手上购得路易斯安那,是美国历史上做得最划算的买卖,但却不是最后一笔。此后美国开启了“买买买”模式,只是说并不是每笔买卖都象和法国人做交易那样和平推进。比如西班牙向美国出售佛罗里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国军队已经入驻佛罗里达。
路易斯安那足够辽阔,却不足以满足美国的胃口。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国家,美国需要继续西进为不断涌入的新移民获得新的土地。当然这件事更应该反过来说。是那些怀揣美国梦,远渡重洋来到美国的欧洲移民,让美国有了继续西扩的勇气。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aHyvPzVKrKYqe26vuaMx1TwbVE2Ijgn3X6v0dia543EicBk5expSAiaQCUqD1JA9YO1j3f9EKdbq7mnnd9wJmHbJg/640?wx_fmt=jpeg)
除了与加拿大相接部分以外,路易斯安纳以西一直到太平洋的北美地区,当时大都属于西班牙殖民地。这些西班牙殖民地总共分为三部分:得克萨斯、新墨西哥,以及加利福尼亚。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殖民地并不能简单对应以此命名的美国的三个州。其中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利亚的覆盖范围要更广。不过考虑到殖民者一般只是用少数殖民点,就名义控制大片土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三个州,甚至三州的几个中心城市,反倒更容易把握到历史的脉络。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aHyvPzVKrKYqe26vuaMx1TwbVE2Ijgn3xIv6k4X9jCI7NT064iaab8RI7J0Aj3nXBL32L3ickbuSaoEydN2ExROg/640?wx_fmt=png)
先来说说“新墨西哥”的情况,这个名字显然与墨西哥有关。墨西哥的核心地区是以首都“墨西哥城”为中心的墨西哥高原。位列美洲三大文明的“阿兹特克文明”,是这座城市的最初建立者。“墨西哥”这个名字源自于阿兹特克语,用来指向其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一带。西班牙人在将特诺厅蒂特兰夷为平地后,再此基础上重新建立的殖民中心,便是现在的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西班牙殖民者在向北进入北美后,发现新墨西哥地区的原住民部落,在种族特征上与阿兹特克人相似,遂将有了“新墨西哥”一说。
在前航海时代,阿兹特克人从来没有扩张至现在的美国境内过。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美墨交界地区总体为热带沙漠气候,核心沙漠为大部分位于墨西哥境内的“奇瓦瓦沙漠”。可以想见,把城市建在水上的阿兹特克人,并没有动力和力量去穿越这片沙漠。阿兹特克人做不到的事,跨海而来的西班牙人却是可以做到的。不过西班牙人并非一开始就对殖民这片沙漠之北的土地感兴趣,毕竟相比散布美洲三大文明的拉丁美洲地区,墨西哥以北地区的人烟着实有些少。这倒也并不代表西班牙人什么都没有做,这片荒凉的土地还是有吸引西班牙的地方。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aHyvPzVKrKYqe26vuaMx1TwbVE2Ijgn3RuXNiaFNDDPlDrL9CA9iclUazOqiaU2sF5zbbtsUmLnVtka4s7T2NcpxA/640?wx_fmt=png)
西班牙人在北美的统治中心是现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首府“圣菲”,1598年,西班牙人开始在圣菲地区创建殖民点,正式建城则是在1607年,全称为“圣菲新墨西哥”。在美国历史上,圣菲是由欧洲人建立的第二古老城市。排名第一的则是西班牙人于1565年,在佛罗里达州东北部始建的“圣奥古斯丁”。随着时间的推移,“圣菲”成为了这座城市的简称,“新墨西哥”则成为了整个地区名。
绝大多数城市都需要依水而建,圣菲城位于北美第五大长河——格兰德河的上游。这条发源于落基山脉,最终注入墨西哥湾河流,上游纵穿美国的新墨西哥州,中下游则充当着得克萨斯州与墨西哥的国界。不过西班牙人并非是从它的河口上溯至内陆腹地的,而是以墨西哥城为起点,在山地高原之上开拓了一条向北的内陆交通干线。
支撑西班牙人做这项工作的是欧洲殖民者最感兴趣的金、银矿藏。墨西哥中部的银矿是西班牙最重要的资源,控制墨西哥后西班牙人在16世纪中开始向北继续寻找矿脉,并在奇瓦瓦沙漠和新墨西哥地区找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新西班牙要向北延伸统治力,很自然的会以其统治中心墨西哥城为起点,向北修筑一条连接沿途的矿山、贸易/军事据点、庄园等各种属性的殖民点的道路。
这条以墨西哥城和圣菲为起止点,连接新、旧墨西哥地区的这条内陆干线,先是穿越奇瓦瓦沙漠,然后在美墨两国交界之地接入格兰德河河谷,最终抵达圣菲城。历史上它有一个霸气侧露的名字—— 皇家内陆大道。
普韦布洛人与阿帕奇人
除了南极洲以外,欧洲殖民者在各地的扩张都会遇到与原住民打交道的问题。西班牙人将新墨西哥地区的原住民部落大体分为两大类:普韦布洛人与阿帕奇人。与北美大多数处在游猎阶段的原住民不同的是,普韦布洛人是定居的农耕部族。甚至已经会用泥砖彻筑整齐的房屋,其遗址中最古老的部分甚至能够上溯到1300年前。这片土地的农业属性,证明了早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奇瓦瓦沙漠南北两侧的原住民们,就已经打通了一条文明传播之路。而西班牙人当时能够想到去沙漠的另一头寻找机会,很有可能就是从阿兹特克人那里获取了信息。
西班牙人肯定已经意识到,他们在新墨西哥遇到了两种类型的原住民。事实上“普韦布洛”并不是这些原住民的自称,而是一个西班人取的名字,原意为“村落”和“人”。至于“阿帕奇”一词则是源出于普韦布洛祖尼部落人口中的“敌人”一词。用一句话概括二者的区别,那就是普韦布洛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定居和农耕,阿帕奇人则指的是那些以狩猎为核心生产方式的原住民部落。
这里要厘清一个很常见的误区,那就是将渔猎民族笼统的归类为“游牧民族”。不管畜牧也好,游牧也罢,都需要驯化的牲畜,这却又是北美大陆最缺乏的。因此在欧洲人到达美洲之时,这片大陆上并没有真正的游牧民族。数以千万计的野牛,足以为原住民部落提供食物来源。以至于有观点认为,正是这些野牛的存在,让北美原住民整体缺乏向农业文明进化的动力。
在欧洲人到来之后,尽管这些渔猎部落相继熟练的掌握了骑马技术,使得他们看起来更像纵横欧亚大陆的游牧骑兵,却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其原始渔猎属性。以至于后来美国在西进过程中,会有意识的通过消灭野牛来压缩原住民的生存空间。从这点来说,将阿帕其人的原始属性定位为“渔猎”或者“游猎”会更为准确。
在殖民者看来,农耕部落显然要更容易被驯服,包括接受新的宗教信仰。虽然目的是为了寻找金银矿,但有着狂热天主教信仰的西班牙人,从来不会忘记向原住民传教。这样做即可以同化原住民为自己提供宝贵的劳动力,又可以取悦罗马教廷,进而稳固在新世界的垄断权。
在西班牙的对外征服过程中,传教士的工作功不可没。很多时候政府和军队出于成本的考虑想要放弃时,是那些不畏艰险的传教士坚持了下来。在圣菲这个殖民点,就出现过这种情况。正是由于他们成功让数以千计的普韦布洛人皈依了天主教,方才促使殖民当局下定决心,兴建永久殖民地。
与世界其它宗教一样,天主教内部还会细分为许多小教派。在新墨西哥地区帮助西班牙进行意识形态工作的是天主教主要教派之一的“方济会”。基于教士们的卓越贡献,圣菲这座城市还有一个宗教意味明显的法定正式名称——圣方济的神圣的信仰的皇家城市。考虑到这个名称实在是太长,不为世人所知亦是在情理之中。
尽管传教士们很努力的传播和平理念,但暴力冲突依然无法避免。最初建立殖民点时,西班牙军队就曾因原住民的攻击实施过大屠杀,近千名原住民在那场战争中失去了生命。此后见识到殖民者巨大技术优势的普韦布洛人,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了顺从。这种顺从并非全无好处,最起码他们不再那么害怕阿帕奇人的攻击。
不管你把类似阿帕奇人的部族归纳为游猎,还是文化中必然保留大量狩猎基因的游牧,相对富庶的农耕部落都很容易成为他们的“狩猎”对象。仅从普韦布洛人将阿帕奇人称之为“敌人”,你也能感受到这种冲突的存在。后来在美国西进过程中,阿帕奇人同样成为让殖民者头疼的对手。
普韦布洛人接受西班牙人的统治,同时也意味着接受前者的保护。然而这并不代表,普遍皈依天主教的普韦布洛人就能够一直与西班牙殖民者相安无事。17世纪70年代,新墨西哥地区因干旱而导致饥荒。熟悉历史的中国人应该会比较清楚,越是这种时候,渔猎或者游牧民族对农耕区的侵扰频率就越高。毕竟相比之下,后者会有更多的存粮。
西班牙人在新墨西哥地区的殖民力量有限,并无法有效阻止阿帕奇人的全面侵扰。这当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由于与欧洲人接触较早,阿帕奇人几乎是北美地区最早学会饲养和骑乘马匹的部落。及至18世纪中叶,几乎所有北美原住民部落都成为骑马者。这意味着随着西班牙人的进入,普韦布洛人同样升级了他们的攻击力。
1680年,在确定西班牙人无法保护自己后,普韦布洛诸部决定联合起来赶走西班牙人。在被称之为“普韦布洛起义”的事件中,约有400名西班牙殖民者被杀,2000名殖民者被迫沿着皇家内陆大道逃回墨西哥。这两个数字加起来,便是西班牙殖民新墨西哥数十年来,所取得的全部人口成果。而在殖民者到来之初,普韦布洛人的人口总数约为40000。
12年后西班牙人重返圣菲,重新夺回了新墨西哥的统治权。需要说明的是,西班牙统治下的新墨西哥,范围不仅限于现在的美国新墨西哥州。名义上还包括周边的科罗拉多州和亚利桑那州的部分土地。只不过考虑到西班牙人有限的人力资源,可以想见并不会有太多的殖民点。倘若有谁想染指这片高原之地,拿下圣菲便可解决问题。
法属“得克萨斯”
既然得克萨斯与墨西哥的边界就是格兰德河上游,西班牙人在通过“皇家内陆大道”殖民新墨西哥后,再顺流而下殖民得克萨斯看起来应该是很自然的事。事情却并没有那么简单,西班牙人的确可以这样,进入现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西境。但新西班牙的得克萨斯殖民地,却并没到触及格兰德河。只是美国人在控制得克萨斯后,认定这条河流才应该是得克萨斯与墨西哥的天然边界后,最终通过战争将得克萨斯的边界锁定在了格兰德河。
通常情况下,一条河流最重要的部分是下游平原及河口,西班牙人的重点开发上游的做法,说到底都是因为他们的目的既不在贸易,也不在于殖民人口,而就是为了金银。墨西哥与新墨西哥都属于贯穿整个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的一部分。鉴于金银等矿藏多贮藏于山地之中,西班牙人在整个美洲大陆的经营重心实际都在科迪勒拉山系之中,这与英、荷等更注重贸易的国家有本质的区别。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aHyvPzVKrKYqe26vuaMx1TwbVE2Ijgn3RuXNiaFNDDPlDrL9CA9iclUazOqiaU2sF5zbbtsUmLnVtka4s7T2NcpxA/640?wx_fmt=png)
至于在佛罗里达这个平原突出部建立据点,则是出于将加勒比海变为新西班牙内海的想法,而这同样是为了保护那些运输金银的宝船,不受英、荷等国的海盗侵扰。转变始于17世纪末,当法国探险家拉萨勒宣布整个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流域)为法国的路易斯安那,并且开始着手建立贸易据点后,西班牙人开始忧心法国人在站稳脚跟后,会继续向西扩张,最终成为新西班牙的北方威胁。这一担心并非杞人忧天,事实上法国人的确已经有点过界了。
法国人是从加拿大境内,跨越五大湖从上游开始探索密西西比河的。具体执行这一任务的探险家名叫拉萨勒。不过等到真开始经营时,总还是要由河口向内陆逐步推进的。由于沿海地区河口众多,即便是拉萨勒本人,于两年后(1684年)再次领命从法国出发,前往密西西比河河口建立殖民地时,也没能找到当日帮助他进入墨西哥湾的河口。而是在河口以西640公里处的马塔戈达湾登陆。
我们可以把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与墨西哥之间的这段海岸线,称之为“得克萨斯海岸”。马塔戈达湾即位于得克萨斯海岸。既来之则安之,拉萨勒旋即宣布其登陆点为法国领地,建立名为“圣路易斯堡”的殖民点。并以之为据点,一面与原住民部落交易,一面继续寻找密西西比河河口。由于西班牙人视墨西哥湾为内海,法国人这次执行的是秘密任务。可惜没有不透风的墙,西班牙人最终还是通过一名逃亡者,获知了法国人的秘密计划。
鉴于法国已经抢先“发现”密西西比河流域,并宣称为自己的殖民地,西班牙人并无意去挑战这个强大的邻居。然而拉萨勒在密西西比河以西建立殖民地,这个问题就有点严重了。如果法国人新宣称的殖民地,能够对应一条或者数条延伸入内陆的大河,那么只需要溯河而上,就能够在当时的国际法层面,声称占领大量殖民地,而根据方位来看,这势必会对西班牙的新墨西哥领地构成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人派出了数次搜索队,从海、陆两线寻找“圣路易斯堡”。1688年,当西班牙人终于找到这个秘密殖民点时,这个简易城堡已经被原住民攻陷拆毁,而拉萨勒本人也在前一年因内部纠纷被杀。西班牙人当即重新构筑新的城堡,并着手在密西西比河下游与新墨西哥高原之间打造新的殖民地。
整个得克萨斯海岸,排列着数条条独流入海的河流。这段海岸线和这些河流所覆盖的区域,便是西班牙人建立新殖民地——得克萨斯的所在。上述河流中最东侧的萨宾河下游,后来成为了路易斯安那与得克萨斯两州的界河。拉萨勒建立殖民地的马塔戈达湾,则位于得克萨斯海岸的中部。
西班牙人于1691年探索至从马塔戈达湾西部的圣安东尼奥湾进入腹地,沿圣安东尼奥河上溯至上游地势较高处建立殖民点。由于这一天正是天主教的“圣安东尼奥节”,城市、河流,以及河口处所对应的海湾,遂都被命名为“圣安东尼奥”。此后西班牙正是以圣安东尼奥为中心,主张在得克萨斯的权力。
根据“谁发现,谁占有”的原则认定,法国方面认定自己在这一地区的领地最起码应该推进到马塔戈达湾,及其所对应的内陆地区。正因为如此,历史上出现了一个与“西属得克萨斯”对立的“法属得克萨斯”概念。一直到七年战争结束,法国将密西西比河以西的路易斯安那送给西班牙,以牵扯获胜的英国,西、法之间的得克萨斯之争方戏剧般的结束。不过这段历史却为后来美国人声索得克萨斯的主权埋下了伏笔。
“新菲律宾”与得克萨斯的原住民
鲜为人知的是,西班牙人最初用“新菲律宾”来命名得克萨斯。这个名字是方济各会传教士所提出使用的。虽然西班牙是坚定的天主教国家,但具体到传教士也会分属不同的教派,其中“方济各会”和“多明我会”是最主要的两个天主教派。如果你没兴趣去了解这些教派之间的细微差别,只需要知道前者身着灰色长袍,后者身穿黑色长袍,便可以影视剧中将他们区别开来了。
方济各会提议将新殖民地命名为“新菲律宾”,是因为他们在菲律宾的传教卓有成效,并得到了国王的认可。这一命名如果被官方采纳的话,意味着新殖民地将成为方济各会的教区。不过殖民当局看起来并不愿意介入两大教派的争端,“新菲律宾”之名最终并没有流行起来,被普遍接受的还是现在大家熟悉的“得克萨斯”。
得克萨斯一名源自于本地土著卡多人的语言,意为“朋友”。有研究表明,卡多人的文化与卡霍基亚的密西西比文化有着继承关系。不管这个推断是否属实,卡多人的确已经开启了由狩猎经济向农业经济转型的过程,玉米、南瓜等作物被广泛种植,包括构筑与卡霍基亚类似的土堆建筑。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aHyvPzVKrKZGRIYL7YeVPzTGsCgFjFnGvdv0rqEaibuYWHNJH8eVEQcNOBPP3GA25ysVlaM5Pt3C9V1T88aShRQ/640?wx_fmt=png)
新墨西哥原住民的分类方法并非孤例。很多时候西方人只需要将原住民分为两大类:能够和平相处的与不能够和平相处的。从“卡多”这个名字的原意可以看出,卡多人属于相对温和的原住民。不过与普韦布洛人在新墨西哥的困境一样,得克萨斯同样生活有对定居者(不管是原住民还是殖民者)不那么友好的,以狩猎经济为主的部落。在得克萨斯地区,取代阿帕奇人位置的是科曼奇人(注:上述部落只是所在地区的原住民代表,并不是全部)。
得克萨斯是一个高地与平原各占一半的板块,东南沿墨西哥湾地区为平原,西北则是落基山脉的外延高地。科曼奇人的领地主体位于得克萨斯西北高地。这片高地有时会被称之为“科曼奇亚”,意思是“科曼人的土地”。鉴于活动范围的流动性,科曼奇人与阿帕奇人的活动区域不仅相邻,还有相当的重叠之处。而农业属性更强的卡多人则生活在沿海平原,其分布地一直向东延伸到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
无论是对于西班牙人,还是后来的美国人来说,卡多人和普韦布洛人都要显得更为友好,只是现在更为人所熟悉的却是“阿帕奇”和“科曼奇”。在一个竞争的世界,强者总是更容易受到尊重。你会发现:阿帕奇、科曼奇、黑鹰,这些被用作武装直升机名的原住民标签,都曾经在战场上证明过自己攻击力。
尽管西班牙人认定卡多人更为顺服,但他们本身却不是一个好的统治者。殖民地需要人口进行开发,对于殖民者来说,这些更容易接受西方宗教洗礼的农业部落,是珍贵的资源。不仅能够为殖民者提供给养,更能够与之一道抵御敌对原住民部落的侵扰。路易斯安那购地案后,美国制定政策吸引原住民前往路易斯安那定居。得克萨斯境内的卡多人,几乎都迁徙到了美国境内的路易斯安那州和阿肯色州。尽管西班牙人制定了更优厚政策,试图吸引卡多人回流,但却收效甚微。
当然,卡多人很快会发现,口头上更崇尚自由、平等的美国人并没有比西班牙人好到哪去。最终卡多人还是和那些同样想与美国人和平相处的“南方文明五部”一样,被无奈的安置到俄克拉荷马州的印第安保留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