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7又过去了,晒18岁的靓照成为了朋友圈的新热潮。时光无痕岁月无声,当我们每每站在一年的末尾,想要搜肠刮肚回忆它的时候,有哪些事情能成为你365天里面的不寻常?又有哪些人能够从成千上万与你擦肩而过的人群中留下痕迹?
我们会发现,被碎片化信息和碎片化时间包围的我们,越来越难像往常那样,能够头脑清晰条缕分明的讲一讲这一年的收获和感悟了。生活的细节,往往在不经意间,被我们遗忘在拥挤的地铁人潮中、散落在刷微信看视频的时间碎片里。
时间碎片化的根源,在于不断更新的、洪流般的、泛娱乐化信息从各个渠道涌入自己的大脑,大脑神经被这些经过加工和包装的信息不间断的刺激,不仅降低了我们的专注度,更让我们失去了对平凡和坚持的耐性。于是,浮躁、发散和由此衍生的焦虑,成为了大多数人的群体性特征。
反之,这种弱点又被商业大佬们利用起来,把经过包装和加工的“知识”,以“速食”的方式灌入我们的耳朵,我们又被不断的灌输着另一种声音:你不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你远离这些成功的声音。殊不知,焦虑成为了商业社会为我们打造出来的一个“弱点”,然后通过这个靶向弱点,再定向的为焦虑的我们输出成功鸡汤,完成了整个价值链的闭环运作,焦虑的我们成功的变成了这些商业机构的估值因子,冲击着一次又一次不断膨胀的融资圈钱。
渐渐地,反碎片化成为了很多人的标签,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能勇敢的做减法才是真正的智慧。远离手机、减少手机的APP数量、只专注于自身领域的资讯、努力减少碎片化的时间,利用完整的时间段专注的做事、降低无意义社交等等。但真正能够做到不被商业口号所利用摆布,并对很多“潮流”事物充满抵抗力,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保持清醒和对诱惑的抵抗力,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保持自身精力的集中。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关注过多就会耗散过多。若不能将有限精力集中于一点用力,收益自然也就像撒胡椒面一般,忽略不计了。企业做事要努力在差异化特质上重点投入资金和技术,人也是如此。抵抗噪音和浮躁,就能让自己清醒的判断未来,准确的定位目标,保持高度的集中和专注,从而早一步发现未来。
所以,引领未来其实并不需要什么秘诀,也不用靠什么武功秘籍,一切的一切,都在你自己的心中,凭你自己来掌控。
这也就是为什么:Life is a journey and only you hold the map.
一年的时间很短,能够做好一两件事情,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2017是我总结和转型的一年,上半年把工作做了收尾、进行了总结。下半年投入到新角色、新公司的转型当中,并在几个月内迅速融入新的环境,找到了新的角色和位置。整整一年、365天,我也只是专注做了两件事:完美收官和新的开始。即便是现在展望2018,我也是踌躇满志如履薄冰,想想要是能够把帮助企业转型成功这一件事做好,就已然是很值得庆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