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曹将
《PPT炼成记》作者,关注职场成长和知识管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曹将  ·  一件大事尘埃落定 ·  昨天  
秋叶PPT  ·  今年国庆节,为什么没人发朋友圈了? ·  3 天前  
秋叶PPT  ·  快放下那个PPT,让我来!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曹将

凭什么他混的比我好?

曹将  · 公众号  · PPT  · 2017-06-18 18:28

正文



(一)两个故事

 

毕业那年找工作,第一轮一般是笔试。

 

笔试题大多包括两类:行测类和性格测试。其中行测中最让人崩溃的是数学题,很多时候,我都会直接跳过。

 

而我的室友陈同学则不是,他看到题目就能马上给出答案。

 

面对我们震惊的表情,他也只是谦虚地说,瞎猜而已。

 

但我们知道真实情况不是这样。

 

他业余时间在教奥数,这些题对他来说完全是小儿科。

 

 

大一结束的时候,班里评奖学金。

 

李同学拿到了甲等。很多人不屑,毕竟他成绩不是最高,而是靠着羽毛球比赛第一的加持才评上。

 

可是那又怎样?

 

评价本身就是综合测评,他的这种能力不是你我可以轻易获得的。

 

 

当周姑娘抱怨的时候,我把这两个故事告诉了她,针对的是她的问题:

 

凭什么他(同事)混得比我好?

 

 

(二)人和人的差距,从你不知道的时候就开始了

 

上周去参加一次聚会,秋叶大叔说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

 

很多人只看到他成为「秋叶」后的成果,而没有看到他还是「张志」(他的本名)时的努力。

 

在成为「秋叶」前,大叔做过软件销售,做过网站编辑,考了研究生,做了大学老师,后来阴差阳错涉足了 PPT ,慢慢被大家熟知。

 

很多人都只是从 PPT 这个阶段开始了解,并将成功的原因归为运气好。

 

但其实,这些都只是结果,只是更早之前做销售、做编辑、做培训的经历和经验的一脉相承。

 

我们一般很难接受这样的解释,因为它意味着,人和人的差距,早已注定。

 

 

(三)工作之后,差距开始浮出水面

 

工作之后,大家会突然发现,原来看起来跟你差不多的同学,突然跑得比你快很多。

 

其实这里有一个大的误区,那就是:其实你们本身并不是「差不多」。


差不多的只是学校里的评价标准,比如学习成绩。

 

但人和人之间的竞争,终究不只是课本上那些知识点。

 

比如,同在银行工作,家境不错的同学,能够轻松拉来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存款,但你不行。竞争的主体由个人转为家庭。

 

比如,同做运营工作,有的人能快速拉来一大堆资源,以少投入博得大产出,但你不行。因为那人有意识地积累了大量人脉,而你只是活在自己的圈子里。

 

比如,同做文字工作,有的人一小时就能完成一篇讲稿,而你需要一天时间,可能还要加班。因为那人之前写过的文字以亿计,而你之前的文字经历,只是读书时的作文。

 

更可怕的是,这些「背后的差距」,都不是短时间能够跨越的。

 

 

(四)一个基本原理

 

面对差距的时候,我们会恐慌。恐慌是美好的「商业诉求」,于是一大波知识经济产品应运而生。

 

它们告诉你,不要怕,听我一小时教诲,你就可以鲤鱼跳龙门,年入百万。

 

它们吓唬你,不来听,你就错过了成长,和他人的距离会越来越远,最后哭去吧。

 

于是你抱着速成的态度去听去看,收获一大堆「术」,感觉自己的知识库完成了大的补充,却忘了一个基本原理:

 

年入百万的基础是个人的独特性,如果这份独特性那么容易被他人模仿,那么他便难以继续维持这份收入。

 

 

(五)第一个笨办法

 

这并不是说要否认知识经济的产品,只是说,如果我们要学习一个人,最好以更全面的维度来观察他。


这里我们以阿文做为例子细说,就是那个做 PPT 很厉害的阿文。

 

1. 先说横向,那就是这个人当前的资源。


这包括:

 

专业能力。


你以为阿文只擅长 PPT ?其实他早已涉足到设计领域,看的是顶尖设计师作品,产出也都是以一流为标杆。从更高维度降至较低维度,自然如鱼得水。

 

人脉资源。


他开发的作品,做的好,也卖得好,背后的原因不止有他的努力,还有:


  • 嘉文,课程的联合作者;

  • 秋叶 PPT 团队,背后是粉丝百万的公众号,和相关的自媒体矩阵;

  • 邱晨和一大波他的私人好友;

  • 他以前服务过的公司和团队;

  • 他以前公司的同事。

 

性格特征。


他是个追求极致的人,可以为了一页内容,花费一晚时间,即使感冒发烧也无所谓。这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韧劲。


 

2. 再说纵向,那就是这个人以前的努力。

 

阿文在读书阶段就开始立志成为一名设计师,更早之前的微博签名是「一个梦想建立Simon工作室的男人」。


↑ 阿文之前的微博签名


之后的努力都围绕这个目标开展:


  • 大学时候,在广告公司实习。

  • 毕业后,去国双做了数据分析师。

  • 再之后,前往北京,为一系列顶级企业定制幻灯片。

  • 后来开发了《和阿文一起学信息图表》《和阿文一起学H5》,以及和邱晨合作出品的《邱晨的设计急诊室》。

 

当我们整理出这些素材,便对他能做到现在的成绩,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或者说,并不只是单一因素决定。

 

 

(六)第二个笨办法

 

我有个习惯,那就是如果佩服一个人,会问他在看什么书,或看过什么书。

 

书是最好的学习渠道,个人认为没有之一。

 

因为我写过书,知道它背后的辛苦和来之不易:

 

  • 确定大方向;

  • 写提纲和样章;

  • 修改提纲和样章;

  • 着手内容,中途涉及大量的阅读和输出;

  • 编辑给出修改意见并修改;

  • 成稿和印刷。

 

这是一个相对难以应付了事的产品。

 

所以,如果听了一门 1 小时的课后,想要继续深入,不如去买一本(或几本)相关的书,进行主题阅读。


就让微课成为师父,由他领进门——修行就靠个人。

 

 

本文有点长,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1. 人和人的差距从很早之前就已经产生,只是在当时的评价标准下,我们没有意识到。

  2. 要找到这个差距,我们可以从横纵两个维度上进行挖掘。

  3. 横向来看,主要包括:专业能力、人脉能力和个人性格。当然,家境、富裕程度等也是。

  4. 纵向来看,可以从他的人生经历,看到是怎样的过程让他成为现在的自己。

  5. 明确了差距,便是努力去靠近,最好的方法是阅读。

  6. 我们可以通过微课等形式,明确相关主题,然后进行主题阅读。书的体系更完善,也是个人认为最有效的途径。

 

 


我是尾巴

 

最后说一句我发给周姑娘的话,有点极端:

 

你只看到你努力时别人的轻松,没看到你轻松时别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