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成都“魔方大厦”一些酒吧停业整顿的那段时间,“圈子里的朋友”都显得有点无所适从。
“晚上咋整?”
他们问。
过去三年,魔方大厦承包着成都众多年轻人的夜生活。
除了“世界名店”NASA、.TAG、Here we go外,在这个商住两用的写字楼里,还装满了成都时下最时髦的玩意儿和最会玩乐的人们。
从A、B到D座,琳琅满目的酒吧、影吧、餐吧、搏击吧、桌游吧、音乐室、刺青室、工作室、舞蹈教室……无论什么样的荷尔蒙都能在这里肆意宣泄。
“太好耍了。”
每一个熟悉魔方大厦的人,都这么说。
(图片来源:舞帮)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这里的电梯都是慢悠悠的,在等待中吊足你的欲望。
狭小的轿厢和走道一样逼仄,让人不自觉地便会与这里的人潮融为一体,随着电梯缓缓上升,渐渐接近高峰。
“这边虽没有space、DC场子那么大,但是消费便宜啊。”
Lisa啐了一口,
“那些来撩妹的老外,30块钱买瓶酒就能跳一个晚上,从楼下7-Eleven买酒带上来的都有。”
Lisa说的这块舞池不过巴掌大小,隔出来的二楼让1米8的男生整晚都得猫着腰跟着她晃。这里面一片漆黑,闷得让人喘不过气,待久了甚至会感到心悸。
“可是这里的DJ能让我很快HIGH起来。”
“最近几晚去了东门的,还没找到感觉。”
与魔方大厦一样,在同为“商住两用”性质的ZS广场里,能轻易找到那些“熟悉”的酒吧和工作室。
虽然数量还不算多、开业状况不一、楼道间的尿骚味、呕吐味稍弱,但初具“魔方”雏形的ZS广场,还是引起了Lisa们的注意。
“这里20块就能买杯酒,也是派对场,也只有DJ、MC,”
她认真地介绍着,
“这边管的没那么紧。”
夜间消费似乎更人性化,
“楼下还有小吃街,后半夜都在营业,消费档次还很大众。”
“如果说档次比较高的呢,WL中心那边也比较火。那边不仅有酒吧,还有KTV,玩的都差不多,饿了还可以点些外卖送进来。”
(WL中心KTV)
在这之前,BL中心成为魔方大厦的原因,在于其背靠川大、川音两大高校区,从来不缺鲜辣的妹子、冲动的荷尔蒙,加之周边的领馆区、玉林、桐梓林等传统富人区,成都最敢玩儿的富一代、二代、三代……都在这里扎根,他们为这座“包容”的城市带来了全世界最新奇好玩的事物。
ZS广场则靠近成都仅有的985高校——电子科大,这里的雄酯酮分子铺满了整条街道,房价翻了近3倍的建设路巷道里,藏匿着数不清的纸醉金迷。
这里,同样有欲望要去挥霍。
(ZS广场某酒吧的说唱演出)
与BL中心、ZS广场不同的是,未来中心的两栋商住楼对入住商家的业态划分相对明确。一栋里有酒吧,一栋里有KTV,还有住家的在里面。两栋的店家都很高端。
“Cago KTV中包最低消费都要3000,周末酒吧最低消费1000。”
(WL中心Cago club)
“单看租金的话,魔方大厦差不多要比ZS广场贵上一倍”,
Lisa说,
“不过,像这些24小时都可以随意进出的地方,人气一向不错”。
“东门会取代南门吗?”
“不会。”
所有人都这样坚定地说。
“别人一听川音、川大,就晓得有漂亮妹子。”
Lisa毫不避讳地眨着眼睛,
“南门上留学生、外国人多,他们就喜欢high的,每周都要耍,不担心人气。”
“真正玩音乐的人,都会去南门”
欢欢满脸热血,
“每周这边都有地下演出,都是些很前卫的音乐,满场的粉丝一起狂欢,气氛不要太high。”
魔方大厦酒吧所在的那几层楼道里,炫目的海报挤满墙壁,从Hipop说唱、DJ打碟、电子音乐,到Funk、House、jazz……各种新潮演出把这里当作了据点。而这里几乎吸引了成都所有“亚文化”的玩主。
就像《中国有嘻哈》一样,魔方大厦让“个性”有了可以安放的场所,激发出隐藏在芸芸脸孔下的滚滚欲望。
Lisa笑了笑,
“所以说这里是成姆斯特丹呢。”
本文首发于2017年7月28日,文中所描述的场景或已有所改变。
▼广告
推
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