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婚姻家庭那些事儿
爱情、情感、婚姻、家庭,是人们永恒的话题,欢迎关注“婚姻家庭那些事儿”,提供新鲜、全面、有深度的婚姻、家庭资讯。张羽律师,专业的婚姻律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婚姻家庭那些事儿  ·  妻子是命运馈赠的诺亚方舟 ·  昨天  
婚姻家庭那些事儿  ·  共生时代:真正的女性独立,是万物皆可为我所用 ·  4 天前  
槽值  ·  网易沸点工作室多岗位实习生招聘中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婚姻家庭那些事儿

婚姻里有这种期待,也是软暴力

婚姻家庭那些事儿  · 公众号  · 两性  · 2023-03-18 21:57

正文




最后的话

入一段亲密关系前,我们常常抱有各种期待:

希望ta是个温柔,体贴的人,能处处为我着想;
希望ta能够和自己“同频”,总能聊到一块去,互相理解;
希望和ta一起之后,能够相互扶持,共同成长……

这些期待,有时是出于我们对亲密关系的追求,也有的时候,可能是出于对自身感受的不信任。而后者,往往会让我们离充满滋养的关系越来越远。

该怎么分辨这两种情况呢?不相信内心感受的人,在关系里常常会有这些表现:

· 对方有些行为让自己不太舒服,仍不知道自己“该不该介意”;

· 常常在内心为对方“辩解”,将不好的感受归因于自己;

· 把对方的情绪视为评价标准,哪怕自己不满意,看见对方舒服就万事大吉。

这往往是因为,在他们眼中,“相信内心感受”的代价太大了:

或许是要直面一直无法解决的难题,或许是要面对内心巨大的匮乏,甚至可能要结束一段让自己既爱又痛的关系。

于是,我们一次一次地从外部的反馈,或者过往的经验里,试图找到“可靠”的评价标准,来衡量自己所处的关系。

而这样求得的评价标准,不是让自己反复失望,就是变本加厉地自我怀疑。

因为关系里,没有最“好”的评价标准,只有最忠实于自我的感受。

相信它,不意味着不爽的时候就要指责对方,或是在关系中找谁对谁错。

相信它,意味着我们会有更多的勇气和底气,去做真正想要的决定,去触及更美好的关系。

点亮 「在看」 ,从看完这篇漫画开始,看见自己。


END.



脚 本 / 小 泽

插 画 / 汤 圆

运 营 / 小 泽

监 制 / 陈 毛 毛 、卢 克、小 泽



慢慢今日推荐


习惯向伴侣索取情绪价值,背后往往隐藏了内在真实的创伤。


而这些创伤会变成我们不安、恐惧的一根刺,不断刺伤自己和伴侣。


如何才能疗愈内在创伤,真正享受亲密关系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