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意外」产生的余波,都让我们无法置身事外, 我们称这些「意外」为“黑天鹅事件”。
“黑天鹅理论”,指的是那些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
新冠疫情,美股暴跌,石油危机这些事件每一个都影响我们每一个人,无一例外。
樱桃说过很多次,我是一个风险厌恶型的人,每一步都走的比较稳。
资产配置首先考虑的是稳健和安全,特别是在经济下行的时候,按照美林时钟理论,一定是防御型的,我认为首先要确保的两个是:储蓄和保险。
储蓄不是说留现金,而是要在绝对安全的前提下, 买好稳健理财产品,对抗通胀, 比如货基,债基,债券,银行存款产品等等,今天不聊,后面单独说。
而保险,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个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但2020以来,在后台给樱桃留言问保险的人越来越多了,似乎一夜之间,大家都更惜命了。
大环境不好的时候,保险起的作用会非常大,
因为经济下行的时候,大家更容易有失业的风险,预期收入也会下滑,一旦家庭有重疾或者意外,都可能成为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为了小概率事件花钱买保险不划算,但这种想法
无异于是在和风险对赌。
因为小概率事件一旦碰上(生一场大病或遇到突发事故导致残疾等等),基本上就是致命打击,会让你的家庭一夜返贫。
保险属于防御性资产配置(投资相当于进攻),它主要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对冲风险,另一个是实现财富转移。
对冲风险就是当未来发生突发事件(如患上重大疾病、意外致残等等)的时候,你可以把坏的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
在这个年代,真诚建议老铁们要具备一些基本的风险控制意识和保险基本知识,接下来的内容希望你耐心学习下(非广告
)
。
最主要的险种其实我们之前都分别介绍过了,
意外险、寿险、重疾险、医疗险和年金。
前四种保险,我一直建议有条件的话都要配置好, 而年金险更多要考虑养老和传承,主要是留给子女的教育金或者老人的养老保险,后面再给大家单独说。
简单说,就是我们被保人初次确诊患有合同规定的疾病,保险公司就会支付我们合同约定的保额,比如50万。
樱桃认为,重疾险几乎是所有险种里面必配的,不管家庭收入多少,一定要考虑配置好,只是具体配置的时候根据预算再匹配就行了,而且越早配置越划算,越老越贵且部分人过不了健康告知,保险公司也不给承保了。
因为不可忽视的是,人这一生总会有概率会得重疾,很多保险经纪人喜欢用一个业界的数字是72%,但是这个数字我觉得是夸大的,是将意外疾病等全部加总了。但是不管怎样,
防重疾这个概率非常非常关键,保险的本质就是博概率嘛。
如果身体不好,或是预算有限,重疾险不能买,可以考虑防癌险, 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
防癌险是一个阉割版的重疾险,患了癌症以后才赔,保额也普遍做不高。
只是它,一来健康告知比较宽松,像三高患者都可以买。二来保障年龄范围比较广,有些保险75岁还能买。三来会比重疾险便宜一点。
简单说,就是我们被保人因为疾病或意外伤害产生的治疗费用,经过医保报销后,高于免赔额(一般是1万)的部分可以报销。
在买医疗险之前,一定要把社保按时交齐,社保是国家给的一个福利,但是社保有一定限制和范围,医疗险可以在社保的基础上做好补充。
这里的意外伤害事故,无特殊说明的话,指的是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实。
像猝死,大多数意外险是不涵盖该项责任的。
意外险不多说,是一个典型的高杠杆产品,之前推荐的小蜜蜂是非常经典的产品,100多块一年可以撬动50万,也很便宜,基本我是必配的。
定期寿险,就是只保到一定岁数,比如60岁、70岁,保费便宜,保额高,较适合普通人。
终身寿险,任何时候去世都能赔付,但是很贵,(它的作用在于无损耗传承,而不是杠杆增值。更适合经济实力强的人。
买保险,是把自己不愿意承担的经济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需要转移的风险有哪些,要先转移哪个?身故、伤残、重疾,还是一般疾病?
判定优先级的标准,是风险对家庭经济的打击程度。打击越大,优先级越高。
保险就像是戴头盔,用最小的负重去预防最大的风险,也就是,把钱花在预防极端风险就够了。
比如,一场大病的治疗费要几十万,远超出家庭可承受范围,要优先保障。
相反一些普通的风险,哪怕一次性支出一两万块,也不会对家庭有很太大影响,这类风险可以先放放。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保险配置顺序上,家庭支柱配置保险的优先级最高,其次才是老人孩子。
小孩不需要寿险,因为限制了最高理赔额等;老人不需要配置寿险和重疾险,因为杠杆太低了,性价比就不高了。
按照上面的逻辑梳理风险,你会发现,不同家庭成员面临的风险不完全一样,那需要的保障自然不同。
千万别发现一款还不错的产品,就给全家人都买上。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按家庭角色来做保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