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葡萄酒商业观察
WBO是葡萄酒商业观察的英文缩写 | 精准到达代理商、分销商、团购商及终端负责人|葡萄酒市场风向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葡萄酒商业观察

部分南澳葡萄酒口感由“浓”变“淡”,中国市场接受度几何?

葡萄酒商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24-10-07 14:2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 | WBO团队

编 | CC


随着今年3月以来,澳洲酒整体正式回归中国市场,其开始在全国各个区域进行路演推广,重新开启了在中国市场的产品落地化营销。


近日,有业内人士在品鉴了众多南澳葡萄酒之后向WBO表示,部分南澳葡萄酒在口感风格方面开始变得脱离原本的“浓郁”风,变得更加“清新优雅”。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已对澳洲酒形成固有口感风格印象的市场而言意味着什么?



1

口感风格转向清新、优雅,实则回归国际主流市场


作为新世界葡萄酒的代表之一,澳大利亚葡萄酒素来因其充足的光热、适当的降雨、稳定的气候,使得葡萄酒可以轻而易举达到极高成熟度,并形成饱满、顺滑、易饮,以及浓郁的酒体风格,与旧世界的欧洲葡萄酒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差异。


而也正是因此,在国内习惯了传统白酒口感的大流通酒类市场,澳洲酒从众多进口葡萄酒中迅速脱颖而出,并随着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进一步推高了澳洲酒的浓郁风。


澳大利亚QVS酒业集团出口总监王渊就表示:“针对中国市场,彼时甚至一些酒庄推出了15.5度的高酒精度产品,以此来专门满足中国市场的口感需求。”



而随着2020年开始的“双反”调查,澳洲酒市场应声下滑,直接导致部分澳洲酒庄全球出口市场受到明显的影响。在中国市场份额收缩的同时,其他国际市场占比明显提升,澳洲酒的整体口感风格开始发生变化。


作为南澳克莱尔谷产区的第一大酒庄,威卡菲酒庄(Wakefield)中国区高级经理梁仲轩(Hans)就表示:“从近年来看,确实越来越多的澳洲酒庄开始推相对冷凉风格的产品,口感变得相对以往更清新优雅,最大的原因即是主要出口市场的变化。比如英国目前已成为澳洲酒出口量最大的市场,而当地的主流葡萄酒消费趋势即是白葡萄酒大于红葡萄酒,女性消费群体也更多,其中白葡萄酒就倾向于优雅、酸度较高、清新的风格,而这也是全球的主流口感趋势。”


从今年上半年澳洲酒整体出口数据来看,即使中国重新进入了澳洲的主流出口目的地,以英国、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欧美市场仍占据了其出口量的前三位,其中英国市场更是占比超三分之一。


同样位于南澳克莱尔谷产区的凯瑞山酒庄(Kirrihill)亚洲区销售及市场经理任杰(Jenny)也认为:“以南澳为主的葡萄酒口感在这两年确实有明显的调整,一方面与出口市场有密切关系,同时也受到这两年南澳的气候影响,南澳的冬季降雨偏低、不够长、回温快,影响了葡萄风味的成熟。再加上欧洲出口市场的影响和国际酒评的风向,不少酒庄开始注重葡萄本身的风味,减少了三阶橡木桶对葡萄酒的影响。”



同时,多位业内人士也谈到了国际政策对口感风格变化的影响。比如对于中国市场接受度较高的浓郁及高酒精度的饱满酒体,欧美主流市场则对此更有相关的限制性政策影响,进一步加剧了澳洲酒的风格变迁。


梁仲轩就表示:“美国、欧盟等最新的政策导向,均是在限制酒类消费量,所以开始征收额外的酒精税,且酒精度越高,税率会越高,这便更加促使低酒精度酒体的市场普及。”


王渊也认为,在2020年以前,澳洲酒因中国市场的喜好,偏向了果香味浓郁、甜美、厚重的浓郁型酒体,这种口感酒体普遍具有高酒精度的特征,但在欧洲则有酒精税的影响。而2020年中国对澳洲酒实施双反政策,使得澳洲酒痛定思痛,不再单独押注单一市场。重新回归欧美市场的澳洲酒既需要顺应口感趋势,也需要顺应消费政策。


尽管澳洲酒在近几年变得更价清新优雅,但相较于欧洲而言,实际上仍是相对浓郁的,毕竟产区整体光热指标会高一些。所以对于之前这种因中国市场而起的变化,实际上应该叫“回归”,回归到了相对浓郁的口感风格,不会再刻意追求过高的酒精度。



一位曾留学澳洲的酿酒技术专家则对WBO表示:“实际上即使是整个南澳产区也存在各类小气候,产品风格一直以来其实都比较多样化,对于酿酒师而言是可以通过酿造技术的调整进行一定程度的风格变化。比如克莱尔谷便相对冷凉,且白葡萄酒产量也占比较高,就能够产出较为清新优雅的产品。所以对于澳洲酒而言,经过3年时间的调整,口感风格多样化目前确实是更明显了。”


2

中国市场消费分层:主流仍“浓郁”,但“清新优雅”开始逐渐普及


时隔3年,澳洲酒的重新回归,这一口感风格的部分变化,对于接受了澳洲酒整体浓郁、饱满标签的中国消费市场而言则也开启了一定的消费分化与分层。


“从消费者分级来看,对于中国市场的葡萄酒启蒙消费者而言,可能会喜欢较为浓郁的酒体;但随着葡萄酒消费市场的成熟,一部分相对较专业的爱好者则不一定会喜欢,比如冷凉风格的勃艮第产区就是一部分葡萄酒资深爱好者的心头好。”王渊表示。


梁仲轩也认为:“从主流的国内澳洲酒消费情况来看,浓郁风格仍是最大的核心消费档,中国消费者仍需要这类的产品,尤其是大型商业品牌仍将以这一酒体为核心主推中国市场。但与此同时,一些葡萄酒消费较为成熟的地区,例如上海、深圳等市场,其在精品酒消费领域随着市场成熟度,也开始流行清新风,比如我们酒庄的一些专业品鉴活动,相对清新口感的产品已经能达到70%,所以这将是澳洲精品酒未来将面向的金字塔上层的消费人群。”


澳洲酒上半年出口数据(前十大目的地)


一位巴罗萨产区的精品酒庄中国区代表也强调,实际上除了奔富以外,澳洲葡萄酒在近两年变得更加多样化,所以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清新优雅风”的澳洲酒也增加了消费选择的多样性。


任杰则表示,对清新的红葡萄酒,乃至于对白葡萄酒酸度的接受,都说明国内葡萄酒消费群体口感的逐步成熟化和消费群体的年轻化,均将是未来长久的市场趋势。


一位广东的进口商就对WBO表示:“从普遍的市场情况来看,对于进口商和经销商而言,主要是看其客户的构成。如果客户更多是传统的政商类团购客户和大众流通客户,那么肯定是以传统的浓郁风格产品为主推,这样相对更安全;而如果客户具有一定的专业度和成熟度,那么相对清新优雅风的精品葡萄酒产品则具有一定的趋势,是值得探索的领域。所以对于专业酒商而言,不会特意对什么口感风格有具体的偏好,更多还是以具体市场为准。”


部分图片来源:Wine Australia


END


延伸阅读




应很多读者的强烈要求,我们筹划了很久的 【WBO核心读者群】 项目正式启动!这个群将实行实名制,让大家可以自由地交换信息,一起为葡萄酒行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还等什么呢?下方扫码添加小助手进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