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
内涵多元,主要类别包括农业旅游、乡愁旅游、户外探索,基于主要类别,还衍生出美酒佳肴、烹饪学习、特色民宿、自然学习等风靡世界的细分体验。
乡村旅游并非近程短时休闲的代名词,乡村度假才是效益最大化的旅游形态。
近程短时
是为
乡村休闲
,在都市郊区日常开展,停留3天之内,大多一天。
中程中时
是为
乡村旅游
,多以古村镇为依托,停留时间不过3-5日;
远程长时
是为
乡村度假
,游客涉足目的地全域,停留时间可达半月。
度假就是换一种生活方式,乡村的差异化生活方式供给可谓自然而然、浑然天成。
乡居
是乡村居民以自用住房为载体,将地方文化、乡村生活、田园景观环境、绿色农业食品等在地资源有机融合的一种特色旅游产品,是扎根于地方文化与乡村环境之上的休闲生活方式。
乡居在国外早就开始做了,在欧美以前叫“
购回空间运动
”,乡村的人在乡村住久了去城里买房子,城市的人因为热岛效应和环境污染,又想到乡下居住,二战以后,欧美很多中产阶级,尤其汽车普及后聚集在乡村。
国外很多乡村都有乡村客栈、民宿,还有精品酒店(乡村酒店)、度假村,各式各样的居住场景,提供乡村度假和深度体验的方式。在长三角地区,已经有很多地方这样。城市化到了一定程度后,乡村就越来越珍贵。
乡居的基本原则:
一、对乡村在地资源的充分利用。
关键在于突破“空闲房间”的局限,
充分认知、挖掘和组合在地资源体系
,并始终保持农林渔牧的主业地位,不可以旅游经营越俎代庖;
二、保持小规模的自有运营。
乡居产品的主客之间脱离简单的商品交换层次,上升至
社会文化交往的层面
,游客的消费与东道主的盈利都只是这一社会交往形式之下的副产品;
三、开展广泛而深刻的住客互动与交往。
确保
实质性的主客交流对话
,实现城乡文化的互动,这也是发展乡居的关键初衷;
四、提供多样化的参与体验项目配套。
客房只是乡居产品的一个体系,除此之外,
丰富多样的乡村体验项目
才是民宿经营的成功保证,是它们构成了“乡村慢生活”的主要内容。
乡居与田园综合体是天作之合。
乡居与田园综合体恰为互补。
乡居需要
良好田园环境
为背景和活动空间;乡居需要
优质农业
提供食物和活动素材;乡居需要
高水平农村社区
提供交互支撑;田园综合体恰可统筹实现上述乡居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