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杜课
杜骏飞老师的课外辅导,一千零一次人文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猫笔刀  ·  抱歉,我多半是中病毒了 ·  昨天  
媒哥媒体招聘  ·  北京国家大剧院演艺中心招聘! ·  3 天前  
视觉志  ·  顶流凉了,青春黄了 ·  2 天前  
媒哥媒体招聘  ·  某女艺人工作室招募(含实习)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杜课

杜骏飞:札记

杜课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0-03-07 23:19

正文

杜骏飞:札记




1



专家们说,新冠作为一种成功的病毒,很可能会与人类共生下去。


我想, 那些没有答案的追问,很可能也会与我们共生下去吧。


年复一年。



2



方方的日记为什么如此风行,以至于无数读者欲罢不能?


我要诚实地说, 那不是因为思想伟大,而是因为坚执平凡。


那也不是一种嘹亮的呐喊,而是因为满城寂静无声。



3



陈徒手的文章里说,“汪曾祺一生都弥漫着杨毓珉他们所说的书生气、士大夫气,成败俱在于此。”


其实,那是一种清峻之气。 清峻 ,才是读书人本来的样子。


清清峻峻。 赖此续命,真知以此为生。



4


击鼓传锅,锅影重重。


仍然没有人知道是谁瞒报了疫情,更没有人站出来致歉。


对于一个文明国家而言, 失去了 羞耻感 ,就失去了一切改错的可能。



5



代言“ 可防可控 ”的王光发跻身于先进,失去生命的李文亮也在其中。


网友们问,不知王先生领奖时羞不羞愧,或许,他也是没办法。


又或许,大家更想问的,是李大夫 被先进 的心情。


冥冥中,我觉得,他会轻声说:“ 其实,有一声道歉就好啊。



6



“假的,全都是假的。”


为什么现场的官员不说真话,在场的群众也不发声,而楼上的人民,喊声却如此诚恳?


因为, 我们这个社会,还是需要匿名制的。



7



领导干部就喜欢问,“有什么困难?”,现场的群众就喜欢说:“没有困难”。为什么?


因为领导知道群众希望他问什么,群众也知道领导希望听什么。


要维系如此漫长的传统,非合谋而不可能。



8



疫情中,不断有人举报一些好人,这意味着什么?


东野圭吾在小说《恶意》中说: 好人再多的善良和仗义,也填不满坏人内心的黑洞和恶意


这就是恶人内心的独白: 你的美好,时时刺伤着我的不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