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海通医讯
海通医讯,专业创造价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影像沙龙  ·  前列腺MRI培训教程... ·  17 小时前  
新青年麻醉论坛  ·  推荐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海通医讯

【海通医药3月月报】政策渐稳,行情趋好,关注医药投资机会

海通医讯  · 公众号  · 医学  · 2019-03-04 10:01

正文

l 重磅产品落地开花,国产研发回报兑现。 2 22 日,药监局批准复宏汉霖的利妥昔单抗注射剂(商品名:汉利德)和乐普的“生物可吸收冠状动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 NeoVas )上市。复宏汉霖的利妥昔单抗是国内首款 biosimilar 药物,标志国产药物在较难研发的 biosimilar 领域拔下一城,主要获批适应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乐普 NeoVas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们估计第一代可吸收支架将会替代 15%-20% 左右的现有支架,在此基础上,可降解支架 2021 年左右为乐普贡献近 6 亿元净利润。

l 收益基本面未变,看好创新药及 CRO 行业长期发展。 在后“ 4+7 ”时代,针对市场对于创新药资金来源及 CRO 行业的疑虑,我们认为: 1 )创新药行业是否受到影响与创新药收益率有关,与仿制药企利润不直接相关; 2 )从药品价格、生命周期看,国产创新药收益率仍可观; 3 )药品创新方向是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不是追求全球新; 4 )纵观美国、日本、印度、欧洲等制药业发展史,创新药产业的兴起与历史环境、科技发展及政策鼓励密切相关。特殊的市场环境及特定的历史政策帮助了美国、日本创新药产业崛起,中国无法复制日本、美国模式,但也迎来了自身的历史机遇。

l 政策渐稳,推荐政策相对免疫及业绩增长强的标的。 政策明确试点先行,关注联动情况,正值年报季,我们建议短期内关注政策相对免疫及强业绩确定性公司: 1 )非药类龙头公司,包括连锁医疗服务、药店(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益丰药房、老百姓),消费类属性较强标的(鱼跃医疗); 2 )短期降价压力较小、具备品种持续兑现能力的创新药企和 CRO/CMO 板块(恒瑞医药、泰格医药、药明康德); 3 )趋势向好的细分行业公司(我武生物)、业绩增长强劲标的(恩华药业)等。

l 行情趋好,海通医药 2 月组合平均上涨 18.4% 2019 2 月月度组合:泰格医药、益丰药房、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药明康德、爱尔眼科、美年健康、鱼跃医疗、我武生物(排名不分先后)。医药板块上涨强劲,海通医药 2 月组合平均上涨 18.4% ,同期全指医药上涨 20.9% ,跑输医药指数 2.5 个百分点。其中收益靠前的有泰格医药( +29.3% )、益丰药房( +26.9% )、恒瑞医药( +21.8% )等。

l 海通医药 19 3 月组合: 恒瑞医药、泰格医药、通策医疗、药明康德、爱尔眼科、益丰药房、我武生物、鱼跃医疗、恩华药业、老百姓 (排名不分先后)。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达预期,医保控费加剧风险,估值波动的风险。

1. 医药行业 观点

1.1 行业看

1.1.1 重磅产品落地开花,国产研发回报兑现

2 22 日,药监局批准复宏汉霖的利妥昔单抗注射剂(商品名:汉利德)和乐普的“生物可吸收冠状动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上市。

首款国产 biosimilar 上市,验证国产研发实力。 复宏汉霖的利妥昔单抗是国内首款 biosimilar 药物,标志国产药物在较难研发的 biosimilar 领域拔下一城,主要获批适应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复宏汉霖的利妥昔单抗对标 Genentech (罗氏子公司)明星药品“美罗华”,是 FDA 批准的第一个肿瘤单抗药物, 2018 年全球销售额因欧洲市场生物类似药竞争下降至 68 亿瑞士法郎,海外市场(包括中国)销售 13.6 亿瑞士法郎,其中中国地区同比增长 40% 。美罗华 2000 年进入中国, 2017 年医保谈判进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医保支付标准为 2418 元( 100mg/10ml/ 瓶)或 8289.87 元( 500mg/50ml/ 瓶)。

国产支架研发进入可降解时代。 乐普的“生物可吸收冠状动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 NeoVas )的试验数据表明该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与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 XIENCE 金属药物支架临床效果相当。完全可吸收支架可解决支架术后再狭窄的问题,目前主流可吸收支架为聚乳酸或聚乙酸材料,植入 2-3 年后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如果出现术后再狭窄,由于血管里边没有残留的金属物,干预起来相对容易得多,受到医生的欢迎,是支架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估计,第一代可吸收支架将会替代 15%-20% 左右的现有支架,主要受限于材料,存在径向支撑力较差、支架厚度较厚、易断裂、血栓率较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估计可降解支架 2021 年左右为乐普贡献近 6 亿元净利润。

1.1.2 收益基本面未变,看好 创新药及 CRO 行业长期发展

4+7 ”集采对医药行业产生巨大影响,近期我们连续发布三篇深度《囚徒困境的症结》、《一张典型的药企收入利润表剖析》、《“ 4+7 ”后国产创新药会受到影响吗?》,期望以 3-5 年甚至更长的维度去判断行业未来。

创新药行业是否受到影响与创新药收益率有关,与仿制药企利润不直接相关。 我们认为仿制药盈利能力下降将驱动价值回归,创新药盈利能力将显现。创新药的研发费用只有部分来自于仿制药利润,上市仿制药企研发投入占医药研发投入不超过 40% 。通过梳理 2017-18 CDE 登记的临床试验数量以及阶段,测算临床试验所需花费的研发费用,我们预计 2018 年仿制药研发投入 127.1 亿元,创新药研发投入约 200 亿元。从行业角度看,资金来源无论是 PE/VC 投资或是企业本身的利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了资金投入,国产创新药能够获批上市并且获得较为客观的受益,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正反馈的。比如君实和信达的 PD-1 单抗已上市,我们预计恒瑞的卡瑞利珠单抗能在 2019Q1 获批上市,无论是 biotech 公司还是大药企的 PD-1 单抗,都能够满足国内患者的临床需求,也都能够同进口品种竞争当。

从药品价格、生命周期看,国产创新药收益率仍可观。 对于国产新药的收益率,我们的观点是: 1 )国产创新药时间窗口前移,外资新药上市之后 2-3 年内就能上市,那么窗口期还会有很长时间; 2 )“专利悬崖”的问题虽然导致品种永续价值下降,但由于进医保更快,达峰时间会更短,产生的收益不一定会明显下降。况且我们认为新药市场的专利悬崖不会像欧美那么猛烈,主要原因是支付能力弱导致专利到期前渗透率不高。 3 )另外,价格是国产新药的优势,但并不意味着绝对价格低,也不意味着按成本加成定价。

药品创新方向是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不是追求全球新。 我们认为,当前阶段 Fast-Follow 是性价比最高的战略选择。 First-in-Class 药物对国内药企来说风险较大,收益不一定高,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才是药物研发的基本目的。由于欧美国家与我国的疾病谱相差较大,我们在部分疾病领域的临床需求需要国内新药来满足。另外,由于支付能力有限以及药品价格不会像美国那么高,因此国产创新药集中在大领域,大病种才能有市场空间。

纵观美国、日本、印度、欧洲等制药业发展史,创新药产业的兴起与历史环境、科技发展及政策鼓励密切相关。特殊的市场环境及特定的历史政策帮助了美国、日本创新药产业崛起,中国无法复制日本、美国模式,但也迎来了自身的历史机遇。


1.1.3 政策渐稳,推荐政策相对免疫及业绩增长强的标的

政策渐稳,推荐政策相对免疫及业绩增长强的标的。政策试点明确,关注联动情况,正值年报季,我们建议短期内关注政策相对免疫及强业绩确定性公司: 1 )非药类龙头公司,包括连锁医疗服务、药店(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益丰药房、老百姓),消费类属性较强标的(鱼跃医疗); 2 )短期降价压力较小、具备品种持续兑现能力的创新药企和 CRO/CMO 板块(恒瑞医药、泰格医药、药明康德); 3 )趋势向好的细分行业公司(我武生物)、业绩增长强劲标的(恩华药业)等。

1.2 2019 3 月组合

结合个股基本面情况,我们给出的 2019 3 月组合为: 恒瑞医药、泰格医药、通策医疗、药明康德、爱尔眼科、益丰药房、我武生物、鱼跃医疗、恩华药业、老百姓 (排名不分先后)。

2 . 201 9 2 月组合回顾

2.1 海通医药 2019 2 月月度组合表现

2019 2 月月度组合:恒瑞医药、泰格医药、药明康德、鱼跃医疗、迈瑞医疗、我武生物、爱尔眼科、美年健康、益丰药房(排名不分先后)。医药板块上涨强劲,海通医药 2 月组合平均上涨 18.4% ,同期全指医药上涨 20.9% ,跑输医药指数 2.5 个百分点。其中收益靠前的有泰格医药( +29.3% )、益丰药房( +26.9% )和恒瑞医药( +21.8% )等。

2.2 近期市场表 :医药板块跑输上证综指

2 月份医药板块指数大幅上涨。 2 月全指医药指数上涨 20.90% ,同期上证综指上涨 13.79% ,医药指数大幅跑赢上证综指 7.11 个百分点。年初至今,全指医药指数上涨 17.54% 2 月医药指数涨幅已覆盖上月跌幅。

2.3 个股市场表现

2 月份医药板块涨幅排名前 20 的公司为:四环生物、康美药业、上海莱士、冠昊生物、紫鑫药业、康泰生物、龙津药业、国新健康、千山药业、贝瑞基因、东富龙、佐力药业、恒康医疗、康恩贝、振东制药、华大基因、九芝堂、北陆药业、信邦制药、九安医疗等。涨幅前 20 标的大部分上涨 40% 以上,主要是生物制品、中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等标的。

2.4 估值水平

目前医药板块按2月28日收盘价计算的动态PE(TTM)为28.9倍(剔除负值),不含原料药为29.1倍。我们认为目前医药板块估值回升,仍处于历史低位水平。

医药板块相对于全部A股的溢价水平自2010年以来一直呈现高位水平,2014年以来,溢价率持续下降,当前相对溢价率97.59%。

3. 医药行业及个股动向

3.1 国内罕见病诊疗指南首次发布,两款孤儿药确定医保支付标准

事件: 2 27 日,《罕见病诊疗指南( 2019 年版)》正式发布。该指南涵盖 121 种罕见病,对 121 种罕见病详细阐述了定义、病因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并在每一种罕见病的最后提出了诊疗流程,以清晰的流程图形式向读者展现诊断流程和治疗原则,对提高我国罕见病规范化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19 2 21 日,经戈谢病、庞贝氏病特效药医保准入谈判小组与相关药品生产企业谈判,确定了戈谢病特效治疗药注射用伊米苷酶(商品名:思而赞)和庞贝氏病特效治疗药注射用阿糖苷酶α(商品名:美尔赞)的医保支付标准。注射液 400 单位 / 瓶的思儿赞医保支付 20700 / 瓶,注射液 50mg/ 支的美儿赞医保支付 5306.3 / 支。

点评:

罕见病诊疗逐渐规范,孤儿药研发加速。 2015 年以来,管理部门先后推出了孤儿药临床试验、注册的优先审评审批制度,以及针对国外已批准上市的罕见病用药有条件批准上市制度,利好孤儿药研发、引进工作。我们认为本次首款《罕见病诊疗指南》面世,进一步明确了罕见病诊疗的临床规范,为孤儿药的临床使用提供指导,利好孤儿药进一步有效使用。

减关税 + 医保提升支付能力。 孤儿药减关税、进医保利好罕见病患者支付能力。我们认为近期罕见病药品减关税有望进一步促进孤儿药降价。国务院从 3 1 日起,对首批 21 个罕见病药品和 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