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阿弥陀佛与我同行
过凡夫的日子,念弥陀的名号。欢喜信受,与佛同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ACK学习呀  ·  交易实战 | ... ·  昨天  
九派新闻  ·  科室主任回应唐山南湖医院停诊:正在调整 ·  3 天前  
西安头条  ·  一医院突然停诊,所有患者全部出院! ·  3 天前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唐山南湖医院被曝倒闭!院方:已停止接诊,患者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阿弥陀佛与我同行

临终一声十声便得往生,为何还要助念数小时?

阿弥陀佛与我同行  · 公众号  ·  · 2020-01-10 06:00

正文

朗读:佛星



临终之机,下至十声,便得往生,为何每次为亡者助念,时间却要几个小时?



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来回答:


第一,从佛这一方面;


第二,从临终人这一方面;


第三,从助念者这一方面。




第一,从佛这一方面来说。


不管众生念一声十声还是念一辈子,每一声称名,念念称名,佛都以本愿光明摄受,前来接引、加持,可以讲念念不空过。


所以,不要说是临终,即使是平生也一样;不要说下至十声,即使是一声也一样。往生功德在这句名号当中,都是圆满具足的。




第二,从临终人(临终之机)来说。


这个临终之机有没有念佛呢?如果临终之机本身在临终就念一声十声,当然万事OK了,都已经往生了。


我们之所以助念,是怕他没有完成一声十声念佛。这种情况又分几个:


第一,临终之机,他一生不知道有念佛,临终助念的时候,就要从这方面来下手。


第二,他虽然知道,但是他不相信有净土,有阿弥陀佛,他知而不信。


第三,信而不念,观念式的──“哦,你们告诉我有!”但是他自己没有发起真实愿往生心,也不念佛。


第四,虽然念而中断、怀疑,念一念又不念了,有所怀疑。


在这四种情况下,虽然佛有这样的功德和救度力量,但他是不容易得到利益的。不知,不信,不念,念而中断,怀疑。




第三,从助念人来说。


助念人就要针对他这种情况:


第一,不知者令其知。 让他知道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知道人生是苦,有轮回等等。


第二,不信者要令之信。 要让他信轮回是苦,信极乐是乐,信自己绝对轮回,信靠阿弥陀佛决定能到净土清净世界。


第三,不念者令其念佛。 他不念,或者不方便念佛,或不知道念,或者是心力不够,很弱,那我们在旁边助念,引导、协同他一道念佛,这叫助念。没念令他念,带他念,一句一句,速度快慢等等。


第四,不愿者令愿,有怀疑者令不怀疑。 或者他虽然念,但我们带着他就不至于中断。如果有所怀疑,或者有别的障碍,我们也要帮他排除,让他心中不生障碍,愿生心不断、真实,这样就能达成往生。


助念者的工作,要完成这一套过程:


不知者令知,不信者令信,不念者令念,不愿者令愿,有怀疑者令不怀疑。一直让他达成念佛往生,这也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即使花上一天一夜也不算长。


往生成佛多难啊!多大功德啊!一天一夜就达成了,这也不算长;即使花几天几夜,仍然很短。


但不是说阿弥陀佛要求我们要这样,说要花这么长时间才可以往生,不是这样的。我们这样做,是要帮助临终人达成所谓一声十声的念佛。




另外,从助念者的角度来说,还有几个方面。


第一,万全之策。


这样做是把稳保险系数。如果你念一声佛就走了,那他听到没听到啊?他有没有跟着念啊?有没有愿生心啊?


所以,要有万全之策。


第二,不知何时往生。


我们来助念的人,也不知道在念了这么多声当中,到底他是在中阴身的状态,还是在昏迷的状态,还是在哪种状态、哪种心境下,他真的起了愿生心,内心也念佛了,甚至他都看见佛来,跟着佛走了。


他如果没有讲出来,我们助念的人没有他心道眼,没有他心通,就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往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状态下跟着佛往生的。所以,为了万全之策,我们就多念,时间长一些。


第三,适当表达。


我们来给别人助念,不管是道友、平常的莲友,还是亲属家眷,还是别人介绍我们来念佛,总不能跑来说:“念一声十声吧!”我们在世间人的情感上,表达总要恰当。


对方家庭有亡人,都在茫然无助,甚至在哀泣、悲嚎当中,我们来念佛,总要有一个适当的表达—— 这是一种法事,念上几个小时也是正常的。


第四,抚慰家属。


不光是对亡者要助念,而且还承担着抚慰亡者家属的职责。


因为生死离别对一般人来讲,都是一个重大的人生痛苦事件,如果没有佛法上的支撑,家眷都会茫然无助,内心很恐慌。


我们来了,如果就念一声十声,然后就走了, 这显然不庄重,对家属也不恭敬。


我们通过为他们这样做,家属的心情就得到了舒缓,感到为亡故的某某人,请了这么多法师、莲友来念佛,念得这么认真,他自己内心也感到有所交代,对得起,有所表达。 这对于家属也是一种安慰、引导。


所以,从总体来讲,保持一定的时间,比如八个小时、十个小时——当然,也要看现场具体条件。


这样,从世情,从佛法,从整个仪轨,从对临终者的关怀,都显得比较完整、圆满。




另外,从佛教来说,也引起别人的尊重。


如果你来了,助念一声十声,一两分钟、三五分钟就走了,那么世间的人并不了解,你即使有他心道眼,知道决定往生,也要拉长时间。


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信心,他们会觉得“你们这样草草了事,你们自己对佛法都不庄重,不诚恳,那我怎么能起信心呢?”


所以,我们去助念,要很正规,即使知道他已经往生,也要有相应的助念时间段。



作者:净宗法师



精彩

回顾


一佛一净土,一生一归命
一张窗花“属你有福”,万分功德非你莫属!
摄取不舍,就是佛紧紧抓住你!
地狱的出口,念佛就能出去!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往生成佛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