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尔街见闻
追踪全球财经热点,精选影响您财富的资讯,投资理财必备神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华尔街见闻

梁信军裸辞,复星四剑客散场,25年不容易,只是没有不散的宴席

华尔街见闻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3-29 18:0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原标题:梁信军裸辞和渐去渐远的复星四剑客

来源:腾讯财经《 棱镜》(lengjing_qqfinance)

作者:骆小果 罗飞 耿荷 江晓川 郭亦非,授权华尔街见闻发布

深夜致信,似乎正在变成商业世界的新流行。


中国大陆最为知名的投资控股型公司复星国际(0656.HK)在业绩发布会前夜连续发布几份公告,令人侧目的是公司创始人、副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梁信军辞去一切职务。


随即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和梁信军分别发出全员信。在信中,对于梁的离职念头,郭广昌表示他亦是在一个多月前震惊获悉。彼时梁在一次历时三小时的二人饭局上提出,由于身体原因想辞职退休。


在公开信中,郭广昌在回顾过往时,声称自己对别人还算比较客气,但对梁信军,“这二十几年我一直没有客气过”,“信军得需多少的容忍、多大的艰难调整,才能接受和面对当着大家的这种批评。”郭广昌把这种差异化对待归结于二十五年的兄弟情谊。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复星集团的创立发展,确实被外界视为华纳兄弟式的创业故事。复旦校友郭广昌、梁信军、汪群斌、范伟乃、谈剑,共同打造了一家颇具传奇的投资控股型公司,如今它坐拥4000多亿资产。



杉杉集团的创始人兼董事长郑永刚曾述及其对复星的看法,这位浙系的商界老大哥,不无羡慕地评价说:“复星的发展是不可复制的,他们的四人团队也是不可复制的。”


对于一起创业的兄弟们,郭广昌曾评论说,“团队的配合就是性格的配合,群斌是性格上很细,范伟也是这种特点,而我和信军就比较跳跃,走在一起,是一种机会和幸运,当然也会有必然性,相互欣赏和志同道合。”


不过,时至今日,志同道合的兄弟开始渐行渐远。


复星集团是由四位复旦校友共同创建。这个团队在创业之前共享了一段知根知底的复旦大学同窗生涯。汪群斌与范伟是室友,而他们与梁信军是同班同学,三人都是复旦遗传工程学专业的学生。郭广昌和梁信军毕业留校后都在复旦校团委工作,有着上下级的汇报关系。除此之外,他们还都是浙江人。


在大学所派生出的常见关系——室友、同乡、同班同学、社团同事中,很巧合的是,他们占全了。非亲属关系的商业合伙人中,很少能够“撞见”如此肌理交错的渊源。大学的同窗生涯奠定了四人之间的信任基础。


四人之中,郭梁善于对外,汪范精于内务,性格上有些天然互补。


同为外放型,郭梁也有着明显的差异。郭广昌的激情是内敛的,而梁信军的激情则更为奔放。四人之中最为雄辩的,亦当属梁信军。梁有些南人北相,似乎天生有种大捭大阖的语感。梁信军博闻强识,对数字尤为敏感;谈及一些新事物或者新术,年近不惑的他,甚至可以被视为国内企业家中的“潮人”。一些大胆的,有创意的扩张之举,往往始于梁的“妙想”。复星集团内部不少人视梁信军为经济学家,他们认为梁对经济解读比许多经济学家还要专业一些。


在2010年之前,四人的分工大约是:郭梁积极开疆拓土,扩张复星业务版图,汪范则相对低调专注运营复星集团的起家业务——医药和地产。


对于四个人的特点,郭广昌曾表示,汪与范在细节处理上的能力,正好补足了他和梁信军的不足。因此,在2009年后,汪群斌、范伟曾相继被任命为复星国际总裁和联席总裁,负责集团内部的管理优化。



第一个离开的是范伟。


在度过创业掘金期后,四人之中范伟负责复星旗下地产业务,2013年5月复星国际发布公告,范伟辞去复星国际执行董事、联席总裁等职务。在3月28日的公开信中,曾经的四兄弟之一,被称为“等创始人”,不论郭广昌还是梁信军,对于创始人人团队的描述主要提及郭、梁、汪三人。


较之范伟,梁信军裸辞引起的震动则要大得多。


梁信军和郭广昌可以视为复星集团最早的两位创始人。


1992 年11 月,在复旦团委任职的二人放弃了他们的在学校的稳定工作,25岁的郭广昌投资3.8 万元与24岁的梁信军合作创办了“广信科技咨询公司”(下文称:广信),主要从事市场调查和咨询业务,历时10 个月即实现了第一个100 万元收入。


1993 年6月开始,广信逐步退出市场调查业务,进入地产相关业务。不久之后,汪群斌、范伟和谈剑也陆续加入了团队,并于1994年成立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称:复星集团)。


作为复星集团二把手,梁信军兼任副董事长和CEO,加之典型的外放型性格,有不少外人认为复星集团是双核驱动式的管理模式。


但随着梁信军的离职,以及更早以前范伟的离职,复星的创始团队已经有半数离开公司。


腾讯财经从多个信源获知,梁信军并未患重病。 在回应梁信军辞职是否因为不和,以及梁是否要出去自立门户,郭广昌答腾讯财经说,不要听信谣言。


这次业绩会上,郭广昌也特别有意给外界造成复星管理层很稳定的暗示,他亲自为身边的CFO王灿整理胸牌,几乎和每一位上台的高管起身握手。在在问答环节开场时,他在发言中也在突出复星管理层该更新换代。


3月29日,香港业绩发布会结束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腾讯财经问及郭广昌,如果梁信军身体养好后,想创办一家投资公司,是否会支持,郭广昌的回答意味深长,“我们今天就不谈他了,历史的车轮.....基于未来预期的事情,我们不排斥一切可能性。”


在腾讯财经对郭广昌的采访过程中,他回应关于全球合伙人的选择和退出的话题时表示, 选择全球合伙人要看文化+业绩,退出则有可能是身体问题,也可能是兴趣的转移,想要花更多时间在家庭上,也可能是业绩跟不上复星的步伐。


郭广昌也承认,梁信军离任对复星集团有短期影响。3月29日上午,复星系在A股以及H股股票皆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郭广昌公开信全文如下:


亲爱的复星同学们:
二十五年前,我和信军、阿汪等几个人创办了家小企业,叫做“广信”。名字还不错,也很好懂,“广”是我,“信”就是信军。后来,又有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复星同学也加入进来,我们决定改名为“复星”。因为我们几个都毕业于复旦,有一份浓浓的母校情怀;“复星”还有聚集英才之意,“聚则一把火,散则满天星”;更因为“复星”与“复兴”同音,我们胸怀家国情怀,希望为中华复兴做点努力。从那时起, “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成为我们的初心,大家不离不弃,一路前行到了今天,我们仍然拥有这份初心。
但一个多月前,信军和我吃了次饭,聊了三个多小时。那天信军第一次和我提出:因为身体原因,他想暂时休息一段时间。我非常震惊,信军又再仔细地考虑和坚持,才有了今天我们共同的决定。
还记得刚和信军一起创业的时候,他真的挺瘦;但后来,因为工作压力,我看着他慢慢变胖;再后来,信军和柳传志打赌,又痩了下来。 这一路风风雨雨、胖胖瘦瘦,二十五年走下来,一路兄弟情谊,沉甸甸的。
在公司,我对别人还算比较客气;但对信军,这二十几年我一直没有客气过,该说就说、该批评就批评。当时我觉得肯定我是对的;但其实也未必尽然。 这样的二把手,信军得需多少的容忍、多大的艰难调整,才能接受和面对当着大家的这种批评,换成我一定没有他这样的隐忍。 实在太多的抱歉,太不容易了。
我还记得信军有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这么评价我:
广昌到了一定高度,一定又会提出下一个更高的目标。 现在我也在反省自己,是不是就像爬山,有时候我没有顾及大家是否疲惫,却一直望着更高的山峰,心里总想着跟大家一起往前走。但其实,可能我们队伍里面已经有同伴需要喘口气、需要休息了。
信军评价我的时候,也许已经看到了这点,并且帮我美化了。因为信军和我都非常明白一点: 不进则退。面对所有的期待,我们必须前进。
记得最初,我们说自己创业,最大的好处是,每天可以做不同的事情,都可以做着之前没有做过的事情。确实这25年来每一年的复星、每一天的复星都是不一样的。但是 只要愿景还在,初心不改,复星就还是复星。 我们都会离开,所以说我们都是过客,信军是过客、我也将是过客,大家都将是过客,但我们共同的希望就是让复星的事业走得更远、我们的初心代代相传。现在,让信军先休息一下,我、阿汪还有各位,继续为与我们休戚相关的每个人的健康、快乐、富足而向前走,继续把“助天下”的初心传递下去。
凭着这一念的初心,我们更可以不断感召更多志同道合的新鲜血液的加入。信军和我说,这是他最欣慰的。
像这次,启宇、晓亮成为了集团联席总裁。他们都是从复星成长起来的老同学, 深入骨髓地理解复星的文化和战略,一直保持着积极的创业状态、不断在自我突破,并在大健康和大快乐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未来,他们将会承担更重要的责任。
康岚、龚平和王灿这三位同学,也增补为复星的新任执行董事。他们更加年轻;已经在复星工作了一段时间,能够快速理解和践行复星的战略;从某一块具体的业务起步,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而且从一个好的董事会组成来说,康同学拥有人力资源背景,王灿同学则有财务背景,龚平同学也在全球战略思路上有独到之处。 因为他们的加入,我相信将会有效提升复星董事会的全球化和年轻化水平,以及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当然, 复星最注重的还是全球化能力。 我们新增了龚平、康岚、李海峰、潘东辉、钱建农、秦学棠、唐斌、王灿、张厚林等8位高级副总裁,以及辜校旭、李涛和姚文平这3位副总裁,他们将在复星的全球化和智造复星全球幸福生态圈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我们还拥有包括Jorge、Henri和Franz三位外籍合伙人在内的一批优秀的全球合伙人。 更大范围的“合伙人”制度也正在复星和旗下企业的各个层级推广、完善。 我、信军和阿汪都觉得,现在的复星可以说是“战将如云”,更加年轻、专业、有全球视野、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同学层出不穷。这是复星最最重要的资产和竞争力,也是复星能持续向前走的动力源泉。
未来,我和阿汪也将给予大家更多的空间,充分信任复星高级管理层、全球合伙人,让大家承担更大的责任、发挥更多的作用。
做企业,就是做人。必须保持蒸蒸日上的内在精神,要乐观地应对一切的变化。 在此,我也希望每一位复星同学能共同坚守我们的精神,不断学习、进化,用比别人更快0.01秒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真正因为复星的努力,为我们的社会、为我们的客户智造更加幸福的全球生态系统!
最后,再次向信军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你为复星的努力和付出是不可磨灭的!
祝福信军!复星永远和你在一起!
郭广昌
2017年3月28日

转载请 回复 授权 查看须知,

不带来源和二维码一律举报。


若觉得见闻君写得不错,

请点下面的 或转给朋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