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中国新闻周刊》杂志新媒体平台,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里开发者  ·  Spring容器的本质 ·  14 小时前  
阿里开发者  ·  微调碾压RAG?大模型意图识别工程化实践 ·  23 小时前  
海外独角兽  ·  扛住 DeepSeek 黑天鹅,AGIX ... ·  2 天前  
阿里开发者  ·  高并发编程知识体系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专访|“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制约我们综合国力的提升”

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 公众号  ·  · 2017-07-06 19:55

正文

近日,由中科院等机构发起的农村教育行动计划(英文简写为REAP)历时两年所做的一项针对婴幼儿早期发展现状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REAP对包括陕西、河北、云南等省部分农村婴幼儿所做的测试显示,在中国落后农村地区,婴幼儿存在认知和语言滞后的比例,大大高于中国城市和富裕农村。专家认为,如果不对这一规模庞大的群体进行干预,中国未来人力资本的质量将大受影响,进而会影响中国的核心竞争力。


REAP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干预路径,包括养育师入户辅导、建设村级养育中心,以及在人口密集的移民搬迁村建设超级养育中心。但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参与,其中政府的投入至关重要。


总第811期《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报道 《滞后的能力——农村地区儿童早期发展现状调查》


★中国农村婴幼儿能力的隐忧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制约我们综合国力的提升”

——专访国家卫计委干部培训中心党委书记、新家庭计划科学育儿专家组组长蔡建华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

将制约我们综合国力的提升”

专访国家卫计委干部培训中心党委书记、

新家庭计划科学育儿专家组组长蔡建华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周群峰

本文首发于2017年7月5日总第811期《中国新闻周刊》


作为REAP(“农村教育行动计划”)的众多合作单位之一,国家卫计委给针对农村婴幼儿的测试提供了大量支持。国家卫计委干部培训中心党委书记、新家庭计划科学育儿专家组组长蔡建华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表示,REAP的调查结果,说明这些接受测试的农村婴幼儿中很多人认知和语言发展滞后,此外在社会情感表达和运动能力方面也都落后。

中国有大约5000万婴幼儿,大部分生活在农村,中国未来的劳动力主要来自于他(她)们。蔡建华认为,“必须重视该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制约综合国力提升。”


贫最关键的是提高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

中国新闻周刊: 你如何评价这次REAP的调研结果?你觉得有哪些原因造成了这种局面?

蔡建华: 这个结果是惊人的。不仅仅反映出这些农村婴幼儿认知能力的落后,通过贝利婴幼儿能力发展测试还显示, 这部分孩子在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社会情感方面也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要知道,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实际上差距并没有这么大,但是一般而言,城市里边的很多孩子会有更好的环境,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很多东西。而很多农村孩子缺少这样的环境。

还有一部分农村儿童处于留守的阶段。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也并不想背井离乡出去打工,但为了家庭,他们不得已出去,这样就导致他们与孩子在一起的机会减少。

由于经济落后,很多农村孩子缺少玩具、绘本等对孩子发展非常重要的东西,这实际上也影响了他们的发展。

还有些孩子,在营养上也不够。特别是纯母乳喂养结束以后的辅食添加阶段营养缺乏,所以他们的贫血率相对来说就比较高。

中国新闻周刊: 你觉得在当前的环境下,在人口问题的几个要素中,哪个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更为重要?

蔡建华: 人口数量和素质都是重要的人口要素,其中人口素质对中国的未来相对更为重要。

在当前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扶贫脱贫等领域都需要中国人发挥聪明才智,因此要把人口素质提上去。

未来,我们要有属于自己知识产权的东西,而这就要求我们的年轻人或者未来的劳动者必须有过硬的素质。

现在国际上有个共识,就是提高人的素质,需要从刚刚出生的婴幼儿抓起。有很多研究数据也证实,0~3岁,是一个人成长最关键的一个时期。

现在的婴幼儿就是我们20年以后的主要劳动力。这件事情我觉得必须从今天就开始做。

中国新闻周刊: 农村婴幼儿认知滞后,从长远看会有什么影响?

蔡建华: 今天在城市里,制造线上的人多数来自农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也会是这样,所以农村孩子素质的提高,对促进我们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有很大作用。农村婴幼儿认知滞后的问题如果引不起足够重视,解决不好,将制约我们综合国力的提升。

我们非常重视脱贫、扶贫的问题,而扶贫最关键的一点,是帮助贫困地区提高人口素质。

2016年4月4日,大别山深处安徽省霍山县上土市镇古佛堂村,3岁的留守儿童刘阳一个人在家门口玩耍。图|CFP

“这
部分投入,应该纳入政府的公共服务”

中国新闻周刊: REAP营养健康项目的负责人、北大现代农学院副教授罗仁福根据2016年中国教育经费使用情况算了一笔账,2016年国家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8866亿元,占中国当年GDP的4.2%。其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间的分配占比分别为7.2%、45.3%、15.8%、26.0%和5.7%。但是在婴幼儿营养和科学养育方面的投资几乎为零。对此你怎么看?

蔡建华: 我觉得这部分投入,应该纳入政府的公共服务。

这些年来,免疫接种、定期体检等作为儿童基本公共服务的一部分,我们一直在做。现在在一些贫困地区,国家也在做婴幼儿的营养补充等。但是现在,我们对婴幼儿养育问题的重视程度和投资做得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一些创造性环境。

近几年,国家卫计委、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等都在积极推动这些事。

中国新闻周刊: REAP的一项调研结果证实,即使将儿童早期发展入户指导服务纳入农村地区政府公共服务提供范畴,所需支出也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如挪威,GDP 的 1.4%)及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国家(GDP 的 0.5%)。你觉得就目前中国的现状来看,这块比重占多少比较合适?

蔡建华: 现在全国0~3岁的婴幼儿有5000万左右。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今明两年这个数量还会增加。这些婴幼儿中,大约三分之二没有城市户口。此外,一些城市人口的收入不高。所以,针对这个年龄段的一些养育投入,应该作为政府公共服务来做。也就像注射疫苗一样,政府要创造环境,但不是强制性的。

我们算过一笔账,全国所有村庄、社区,应该有这样一个养育中心。以每个中心建设花费 6 万多元计算,政府大约需要投入约 600 多亿元。这样可以让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所有的孩子。

2016年,中国全年GDP首次突破70万亿。 600多亿元约占去年GDP的0.1%。这不是一个很高的比例。 我们也算过,有了这部分费用,我们可以用于农村儿童活动中心的建立,包括日常的运营,包括人员的配备,人员的培训,这些问题都能够解决。

我相信,如果投入能占到这个比重,并且落实到位,资金也用到实处,农村婴幼儿认知滞后等现象,就可以有极大改观。

“中
国需要800万人做婴幼儿早期发展工作”

中国新闻周刊: 针对被调研农村的婴幼儿认知滞后比例偏高的问题,REAP团队做了诸如成立养育中心等干预方案,效果还不错。这种成功的实践能不能在全国进一步推广?

蔡建华: 通过一些干预措施,能起到积极作用。如果不及时创造环境进行干预,很多农村婴幼儿就失去了改变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应该及时及早去干预。这种干预并不仅仅是对一个孩子、一个家庭有帮助,而是对整个国家的未来都很重要。

必须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有城市户口或在城市居住,但是收入并不高。比如,在北京一些偏远区域,家庭收入也不高的;包括城市里的一部分流动儿童家庭,一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也因为经济等原因,并没有条件去亲子班。

所以我就觉得,这项投入应该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

中国新闻周刊: REAP项目团队成员借鉴国内外大量的材料,历时1年编写了有关婴幼儿养育问题的材料。你对该教材怎么评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