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十点电影
十点电影,分享电影圈里那些有趣好玩的精彩影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海峡都市报闽南新闻  ·  《哪吒2》,90亿! ·  昨天  
正观新闻  ·  中国影史首部!《哪吒2》票房突破90亿元 ·  昨天  
929南通交通广播  ·  断货!全线售罄! ·  昨天  
929南通交通广播  ·  断货!全线售罄!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十点电影

弹幕护体,BBC的这片可不止有点意思

十点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6-20 21:51

正文



前方高能预警,今天这片不是所有人都能看的,连十点君都看到起鸡皮疙瘩。


怕虫的、密集恐惧症的请自动远离!


到底是什么样的汉子才能写完这篇文?


作者:影哥

来源:口袋电影(ID:kaoyanhand)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你身上有虫!


对,别看了,说的就是你!


你还不信?


那这片,你得好好看看——


《BBC:与寄生虫共存》



豆瓣评分 8.1 ,看过的人不足 500




但这片真的每一个人都该看看。


毕竟尽管你不愿承认,但这些寄身虫,它真的存在我们的身体里。



不知道大家吃过没,反正我小时候打虫药吃过不止一回。


原本以为,身体里的虫早该在那个时候就被杀死了, 但看了这片后才发现自己实在太天真。


有些虫,它与我们的身体共存。


例如 绦虫



绦虫, 是一种极成功的寄身虫。


它不但有数以千计的不同物种,而且相对来说它体形“巨大”。


百度百科上说,普通成虫的体长可以达到 21.9456米


你没看错, 也不是我手误, 它是真的能长到21米。



21米长的绦虫新闻暂时还没报道过,但5.2米的已经被发现了。



港真,一米多的躯体里寄生着5米多长的虫子,这想想也是醉了。


为了研究绦虫在人身体内的生长活动,主持人 迈克尔·莫斯利 来到了肯尼亚。


他要寻找的是藏在牛肉里的绦虫。




额,就是这种看着像“太阳蛋”一样的幼虫包囊。


在成功找到三个后,为了科学,主持人英勇的干了它。



额,此时我有一句“敬你是条汉子”一定要讲。


然后弹幕就成了这样——



虽然说胃酸可以杀灭病菌,但绦虫可不是简单的路人甲。


它不但没被消灭,反正利用人体的这个自卫机制,借着胃酸腐蚀包囊外壳的时机,幼虫趁机跑出,流入了肠道。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它到家了。



和绦虫把人体的肠道当家一样,虱子们也在我们的身上划定了各自的山头。


比如 头虱 占据的是我们的头顶发梢间。


在那里它们翻滚跳跃,饿了喝点血,渴了也喝点血。



然后是 ,因为它们圆圆的,猛一看和蟹有点相像,所以它们也被称为“蟹虱”。



别看它个头小,但科学家们通过比较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人体上的阴虱竟和类人猿身上的虱子份属近亲


因此推测在300万年前,人与类人猿可能处于同一环境。



除了头虱和阴虱之外,人体上还有一种 体虱


它多存在我们的衣服上。


港真,实在太扎眼,这图我就不上了,还是来张类比图吧。



右边深色的是头虱,左边浅色的是体虱。


是不是看着很像?其实它们在10万或20万年前还真是一家。


只不过当时,一只头虱不小心掉了下来,落在了人类的衣服上。




自立山头之后,环境的改变也慢慢演化出一种新品种。


科学家们就从头虱和体虱的这种变化推断出人类穿衣服的大致时间。



虱子只是令人很烦恼,绦虫暂时也很纯良,但有一种寄身虫那可是致命的——


疟原虫



疟原虫听着可能有些陌生,但一说疟疾大家肯定都知道了。


而疟原虫就是疟疾的病原体


它一般通过蚊虫传播, 进入人体后会 吃了红血球内的血红蛋白,之后迅速成长分裂出16至32个裂性体孢子。



很短的时间内,它们会从寥寥可数变得浩浩荡荡、成群结队。


如果这种分裂是发在人体内, 那人体会因缺少红血球而引发贫血,然后细胞毁损留下的废弃物也可能会阻塞血管,从而引发生命危险



当旧的宿主身命体征变弱后,疟原虫就会寻找新的宿主。


而此时为了让蚊子更好的寻找宿主,疟原虫甚至还会让蚊子嗅觉的变得更强。


就问你可怕不可怕!!!



在人体的寄生虫中,除了疟原虫十分危险,还有一种寄身虫同样不能小觑——


弓虫


弓形虫的原虫生存在猫的体内( 敲黑板,划重点 )。


被感染的猫排出拥有弓形虫暖囊的粪便,然后会被老鼠吃掉。



为了完成生命周期,弓形虫必须再次回到猫的身体里。


哪有老鼠自愿死在猫嘴里的,所以最可怕的来了,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


弓形虫会控制老鼠的思想,让它们变得不再害怕猫



厉不厉害?害不害怕? 所以当人体内有了弓形虫会怎样?


不知道你们会怎么想,反正我觉得网友“贾怡芳”说的挺对的。



至于影片里科学家们调研的结果,大家还是自己去看吧,毕竟震撼的不是一点半点。



看到这,现在该没人拍着胸脯说自己身上没有寄生虫了吧。


所以文章开头那句“你身上有虫”,可真不是一句玩笑话。


当然寄生虫带来的也不全是危害,有些时候它还是蛮有益的。


例如水蛭可以用在医疗事业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