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佰傲谷BioValley
佰傲谷BioValley——生物医药知识聚合社区,致力于打造一个垂直于生物制品领域的第三方平台。为生物制药企业提供品牌推广、技术咨询、项目交易、企业合作、人才培养等服务。为生物制药行业从业人员提供沟通交流、会议培训、工作求职、个人展示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宝  ·  连涨4年的科技股,30家公司上榜! ·  10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留住百万大学生!这些大城市出手了→ ·  10 小时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视频一是沃尔玛的Zipline高速送货无人机 ... ·  昨天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有钳人28 ... ·  2 天前  
财经杂志  ·  DeepSeek究竟创新了什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佰傲谷BioValley

佰家言 | 周立:布局多样化梯度管线,打造细胞治疗“未来产品”

佰傲谷BioValley  · 公众号  ·  · 2024-06-27 13:40

正文


编者言

自2017年8月首 CAR-T疗法 获得FDA批准后,6年时间全球已经批准了11款CAR-T疗法。聚焦于国内,这一趋势更加显著,2021年6月我国批准第一款CAR-T疗法后,仅用了不到3年时间,就有了5款CAR-T疗法成功上市,其中3款国产CAR-T更是在一年时间内接连获批。

短时间内涌入市场的众多CAR-T产品,印证了细胞治疗发展之快,填补了空白的临床治疗需求。同时因定制化价格较高患者可及性较差, 如何通过技术迭代打造可及性更高、更好满足临床需求的新一代细胞治疗产品 ,成为如今细胞疗法研发的企业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

作为国内领先的细胞与基因创新技术企业, 合源生物 的企业成长与产品研发正好符合以上特点, “合源速度“ 有目共睹。创立于2018年,只用了5年时间合源生物 首个核心产品源瑞达 ® (纳基奥仑赛注射液,CNCT19)即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该产品不仅是中国白血病治疗领域首个CAR-T药物,也是中国全自主创新的首个CD19 CAR-T药物

珠玉在前却不松懈,在顺利将首个CAR-T产品推进商业化的同时,合源生物并没有放松对未来细胞治疗产品的研究与布局。为此,佰傲谷BioValley旗下《佰家言》栏目采访了 合源生物首席科学官(CSO)周立博士 ,围绕 合源生物未来的研发方向、管线布局和技术前瞻 等进行了分享。

“针对细胞治疗发展的行业痛点和瓶颈,包括自体细胞个性化 定制成本较高和可及性有限的问题,我们制定了降本增效的自体CAR-T和通用型细胞治疗发展策略。”周立介绍道。


0 1
建立非病毒定点整合平台,实现差异化产品创新


在推进首款产品研发和上市过程中,合源生物建立起了 一系列相互支撑的创新技术平台 。其中, 非病毒定点整合技术PrecisionGENE 是合源生物布局的重要底层技术之一,可用于多种免疫细胞编辑,编辑与整合效率接近慢病毒。

目前, CAR-T细胞的制备主要是通过慢病毒感染实现的 。慢病毒载体的生产和纯化过程复杂导致成本高昂;批次间的稳定性有挑战;制备过程中病毒通过随机整合将CAR序列插入T细胞基因组中存在突变的可能,仍需进行严格监控和评估;同时病毒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存在产能限制等。

相比传统的慢病毒感染工艺, 合源生物的非病毒定点整合技术平台具有较多优势 ,包括可以实现基因编辑(敲除)和CAR的整合一步完成,简化工艺;定点整合,减少随机整合的突变风险,从而提高了安全性;可以确保工程化T细胞在相同的位置插入CAR基因,保证表达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减少批次间差异;有望大幅度降低成本;非病毒DNA的储存和运输的成本更低,稳定性更高,商业化方面没有产能限制等。

“非病毒定点整合平台是我们的重要底层技术之一,我们的目标是所有的通用型细胞治疗项目都会采用这一平台来制备,这也是我们差异化创新的重要组成之一” ,周立表示。


02
聚焦通用型细胞疗法,布局梯度管线

CAR-T疗法已经证明了对于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的优异疗效,但可及性在全球范围来看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用型细胞疗法被寄予厚望。 “我们未来的管线将以通用型细胞治疗为主,在产业化方面将会占有巨大的优势。” 周立表示。

目前, 通用型细胞疗法已经成为合源生物的研发重点之一 。为此,合源生物建立了 通用型CAR-T平台和通用型γδT(或DNT)平台 。两个平台各有特色,可以根据适应症特点来支持不同的管线。例如, 通用型CAR-T产品有着更好的扩增和疗效,却在靶向性方面较为单 。而 γδT产品由于具有天然的多重肿瘤杀伤机制再结合CAR的靶向性杀伤 ,未来有望更好的解决肿瘤异质性问题,也为防止和延缓复发及延长患者生存提供了可能。

基于通用型CAR-T研 发平台,合源生物布局了 血液瘤、自免疾病到实体瘤和抗衰老的梯度管线 ,有战略纵深和广阔的发展潜力。具体而言,针对血液肿瘤,合源生物布局了通用型CAR-T疗法HY035和CAR-γδT疗法HY032。针对自免疾病,布局了双靶点通用型CAR-产品HY034。之后还有针对实体瘤的HY033,以及未来有希望用于跨肿瘤适应症的通用型广谱细胞治疗产品Super γδT,和用于临床和医美的iPSC诱导人工血小板及血小板衍生物。

通用型细胞疗法有助于成本降低和产能提升 “比如,每个批次的制备可以达到或超过100剂,几条生产线就可以达到年产万份的能力,这也意味着较少的硬件方面的投入,具有可复制、可放大、可规模化等特点。”周立说,“此外,对于进军国际市场,通用型细胞治疗产品会更具有优势。”


03
遵循临床需求和自然规律指导技术创新


为了改善CAR-T疗法的特异性、安全性和持久性,研究人员尝试了许多新的CAR-T设计策略 。例如,通过结合小分子和抗体,对CAR-T的活性和靶向性进行调节或添加“自杀开关”;在CAR-T基础上共表达一些关键细胞因子或共刺激配体,起到免疫调节作用,提高T细胞活性和寿命,达到更好疗效的“Armed CAR-T”;加入模块化CAR衔接子(一端识别并结合肿瘤表面抗原,一端与CAR-T结合)来控制T细胞激活的“modCAR-T”,衔接子可以是单抗,小分子或任意能够靶向一种所需抗原并能被CAR-T细胞识别的结构;通过表达多种受体,对工程化T细胞中的布尔逻辑门进行编程的“逻辑门CAR-T”,以增强精确靶向能力;通过基因工程策略敲除特定基因来增强CAR-T细胞效力、扩增能力和持久性,或增强CAR-T细胞抵抗肿瘤微环境抑制信号的能力、防止耗竭的增强型CAR-T。

面对细胞治疗领域层出不穷的创新设计, 周立认为,首先设计要基于明确的临床需求和痛点 ,回归第一性原则,有针对性的填补重大临床空白; 其次在具体的设计方面要敬畏和学习免疫细胞的天然机 ,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调控的基础上结合合成生物学的理念进行合理的优化,要考虑与体内环境及与其他细胞之间的互动,要让优化的细胞在患者体内复杂的环境中更好的生存和行使功能; 最后,设计不能过于复杂 ,基因修饰和敲除方面要以少胜多,降低未来的安全风险,否则将会在临床阶段面临很多挑战。


04
潜力无限,AI赋能细胞治疗未来


谈到细胞疗法的未来发展,周立特别强调了AI的重要性

细胞治疗发展依赖于技术创新、大规模低成本制备、临床应用拓展、监管政策优化和跨学科融合,面对复杂的现实挑战,AI技术有能力抽丝剥茧、厘清头绪、打破壁垒,衔接和优化各领域、各阶段的工作,为细胞治疗发展带来巨大动力。

目前, AI已经参与到了细胞疗法的研发工作中 ,根据已有的研究显示,AI可以在结构筛选方面根据已有数据进行预测,提高筛选效率,缩短研发周期;在生产过程中,AI可以通过监控和预测细胞培养过程中的关键指标来提高制造效率,保障生产质量;在临床阶段,AI可以参与到优化试验设计,预测疗效及安全性,预测试验成功率等的过程中。此外,在联合治疗方面,AI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患者基因和突变数据与临床数据,制定最优的个性化治疗和联合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可能性。 ”AI的潜力是无限的,AI的发展和进步是指数级的,它将可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改变未来药物研发和应用的模式” ,周立说。

CGCT202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