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开智部落
「开智部落」是基于认知学徒制设计的学习共同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评论  ·  数字潮流里挖潜能丨评论员观察 ·  昨天  
求是网  ·  海报 | 注重家庭,总书记提出殷切期望 ·  2 天前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八面来风】这届退休老人,真有钱! ·  3 天前  
架构师之路  ·  你的提示词根本只是在浪费算力,能让deeps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开智部落

记勇敢的阿鲁

开智部落  · 公众号  ·  · 2017-06-01 23:09

正文

— Note170401003 —

十三维按 :有的勇敢,是因为无知,有的勇敢,是因为职责,然而还有一种更伟大的勇敢,他从懵懵懂懂走来,一点点生长萌发,坚定地选择了自己的责任,并把它写在自己生命的时空里—— 以下全文约 3500 字,阅读时间约 5 分钟。

教练点评

郭雨明:

线索明确、情节自然、场景细节描写动人,读者自然被你带入战争英雄的场景。你用到了「这时-那时-这时」的时间组合,这是很棒的地方。只是个人觉得,也是和你探讨的是:你写的故事是一个人身上胆怯到勇敢的反转,时间跨度大,从童年到至少十几岁。从不怕池塘水,到英勇抗战,跨度有些大;这种大转变,也许按时间自然发展来写,更符合我们的体验,也更能制造逆转感觉吧。假如阿鲁从小到大胆怯,但是身边一直有让他勇敢的因素(祖母、朋友、家人、环境),一次、两次,让他更勇敢(铺垫),到抗战时候,一个外力加入,英勇水到渠成。 在电影《燃情岁月》中,Alfred 经历的经历过这个变化。故事中的阿鲁,好像被设计好的英雄,一路从胆怯到勇敢,顺风顺水,奔着目标,一路快跑,祖母拦都拦不下。修改时候,可以突出下他内心挣扎,变得勇敢的过程中,他克服了什么?

正文

晚霞漫天,那涂抹的红艳,从天空一直晕染到水面,溶溶漾漾。

阿鲁坐在河塘边的石阶上,看着水面发呆。

部队在阿贝贡村修整,村子中央的空地上扎起了迷彩色的帐篷。吉普车沿着村边的土路停了一排。士兵们围着架起的篝火笑嚷,不时看一眼篝火上烤着的牛羊。

有小孩子在街上奔跑,大叫大笑,被喊回家去。有戴着黑佳卜的妇女,只露出美丽的大眼睛,扒着门框看他们,又被家主叫回去,砰地一声关上门。

又砰地一声关上窗。

他们是革命军,满身力气和希望,要为大家打下一个统一的部落,将插手部落群里内政的侵略者赶出去。可是革命军分配到的粮食很少,每到一个村庄就要村民提供一些给养。

阿鲁抢到了一块羊后腿,掖在怀里挤出了人群,直到走到村子的边缘,看到一个大河塘,才坐下来大口啃食。

脚边扔着敲开、嚼烂的碎骨,阿鲁坐得久了,换了个姿势,手撑在身后,碰到了几颗小石子。他捡起一颗石子,用力地掷向水面。石子在水面轻盈弹跳,一连跃出七个水漂。

他又掷出一枚石子,这次漂得更远,跃出了十一个连环的涟漪圈,霞光和芦苇的倒影里,一圈圈模糊开来。

他从来就是打水漂的高手,小时候就是,全村的小孩子,都没有他掷得远、漂得多。

也不是一开始就是。

祖母说他每天夜里都会哭闹几次,是个难养的小孩,长到五六岁了,都没自己走出过家门。

稍微长大点了,还是一直特别讨厌水,经常是祖母要去河塘打水了,他黏在祖母背上不下来,祖母只好带他去打水。

到了水塘边,祖母总是让他坐在旁边的石头上。祖母每将一小桶的水倒进大桶里,若有水星子溅出来沾到他,他都会尖叫。

后来祖母总是故意用桶泼湿他的脚丫子,告诉他,水是软弱的,桶往哪里泼就往哪里流,水没有什么可怕的。

等他渐渐适应了,就按着他在水塘边洗脚、洗澡,告诉他,水是被用的,被他拿来清洁用的。

后来祖母还教他打水漂,他觉得好玩极了、神奇极了,就每天自己跑去水塘边玩。

然后他就知道了,水塘没什么可怕,乌云滚滚下大雨没什么可怕,打雷的时候紫色闪电撕破了天空也没什么可怕……枪林弹雨间交锋的敌军,更没什么可怕的。

要将他们赶出去,那些猪猡!不论是残暴的酋长政府,还是多管闲事的国际侵略军,这些野猪一样贪婪的人,抢夺部落的粮食和女人,他们只会给部落带来苦难!

想到这里,阿鲁觉得自己身上的血液又流动起来了。他知道自己正在做着正确的事,参加了革命军,一定会给部落带回保护和安宁!

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想起自己光荣的使命了,阿鲁为自己的懈怠感到羞愧,血液涌过脑中的血管,隆隆作响。

不,不是,隆隆作响的不是热血,是飞机。

阿鲁猛地抬起头,天空中有黑色的小点在飞近。远处有战友的喊声,高高低低,有几处军哨响起,紧急召集。

阿鲁跳起来,往扎营的村中央空地跑。

炸弹在一顶帐篷那里爆炸,破碎的布片像弹片一样糊在阿鲁的腿上,将他绊倒。旁边的一堵墙塌了,砖石瓦砾砸在阿鲁身上,阿鲁爬起来,看到自己的脚边,有一只小手,染着血污的手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