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过后,屋檐口每一个瓦槽还残留了一些断续的点滴,天空的雨已经不至于再落,时间也快要夜了。
日头将落下那一边天空,还剩有无数云彩,这些云彩阻拦了日头,却为日头的光烘出炫目美丽的颜色。这一边,有一些云彩镶了金边、白边、玛瑙边、淡紫边,如都市中妇人的衣缘,精致而又华丽。云彩无色不备,在空中以一种魔术师的手法,不断的在流动变化。空气因为雨后而澄清,一切景色皆如一人久病新瘥的神气。
这些美丽天空是南方的五月所最容易遇见的,在这天空下面的城市,常常是崩颓衰落的城市。由于国内连年的兵乱,由于各处种五谷的地面都成了荒田,加之毒物的普遍移植,农村经济因而就宣告了整个破产,各处大小乡村皆显得贫穷和萧条,一切大小城市则皆在腐烂,在灭亡。
一个位置在长江中部×柿地邑的某一县,小小的石头城里,城北一角,傍近城墙附近一带边街上人家,照习惯样子,到了这时节,各个人家黑黑的屋脊上小小的烟囱,都发出湿湿的似乎分量极重的柴烟。这炊烟次第而起,参差不齐,先是仿佛就不大高兴燃好,待到既已燃好,不得不勉强自烟囱跃出时,一出烟囱便无力上扬了。这些炊烟留连于屋脊,徘徊踌蹰,团结不散,终于就结成一片,等到黄昏时节,便如帷幕一样,把一切皆包裹到薄雾里去。
××地方的城沿,因为一排平房同一座公家建筑,已经使这个地方任何时节都带了一点儿抑郁调子,为了这炊烟,一切变得更抑郁许多了。
这里一座出名公家建筑就是监狱。监狱里关了一些从各处送来不中用的穷人,以及十分老实的农民,如其余任何地方任何监狱一样。与监狱为邻,住的自然是一些穷人。这些穷人的家庭,大都是那么组成:一个男主人,一个女主人,以及一群大小不等的孩子。主人多数是各种仰赖双手挣取每日饭吃的人,其中以木工为多。妇人大致眼睛红红的,脸庞瘦瘦的,如害痨病的样子。孩子则几几乎全部分是生来不养不教,很希奇的活下来,长大以后不作乞丐,就只有去作罪人那种古怪生物。近年来,城市中许多人家死了人时,都只用蒲包同芦席卷去埋葬,棺木也不必需了,木工在这种情形中,生活全陷入不可以想象的凄惨境遇里去。有些不愿当兵不敢作匪又不能作工的,多数跑到城南商埠去做小工,不管什么工作都做,只要可以生活下去就成。有些还守着自己职业不愿改行的,就只整天留在家中,在那些发霉发臭的湿地上,用一把斧头削削这样砍砍那样,把旧木料作成一些简单家具,堆满了一屋,打发那一个接连一个而来无穷尽的灰色日子。妇人们则因为地方习惯,还有几件工作,可以得到一碗饭吃。由于细心,谨慎,耐烦,以及工资特别低廉种种长处,一群妇人还不至于即刻饿死。她们的工作多数是到城东莲子庄去剥点莲蓬,茶叶庄去拣选茶叶,或向一个鞭炮铺,去领取些零数小鞭炮,拿回家来编排爆仗,每一个日子可得一百文或五分钱。小孩子,年龄较大的,不管女孩男孩,也有跟了大人过东城做工,每日挣四十文左右的。只有那些十岁以下的孩子,大多数每日无物可吃,无事可做,皆提了小篮各处走去,只要遇到什么可以用口嚼的,就随手塞到口中去。有些不离开家宅附近的,便在监狱外大积水塘石堤旁,向塘边钓取鳝鱼。这水塘在过去一时,也许还有些用处,单从四围那些坚固而又笨重的石块垒砌的一条长长石堤看来,从它面积地位上看来,都证明这水塘在过去一时,或曾供给了全城人的饮料。但到了如今,南城水井从山中导来了新水源,西城多用河水,这水塘却早已成为藏垢纳污的所在地了。塘水容纳了一切污水脏物,长年积水颜色黑黑的,绿绿的,上面盖了一层厚衣,在太阳下蒸发出一种异常的气味,各方点浅处,天气热时,就从泥底不断的喷涌出一些水泡。
监狱附近小孩子,因为水塘周围石堤罅穴多的是鳝鱼,新雨过后,天气凉爽了许多,塘水增加了些由各处汇集而来的雨水,也显得有了点生气。在浊水中过日子的鳝鱼,这时节便多伸出头来,贴近水面,把鼻孔向天呼吸新鲜空气。监狱附近住家的小孩子,于是很兴奋的绕了水塘奔走,全露出异常高兴的神气。他们把从旧扫帚上抽来的细细竹竿,尖端系上一尺来长的麻线,麻线上系了小铁钩,小铁钩钩了些蛤蟆小腿或其他食饵,很方便插到石罅里去后,就静静的坐在旁边看守着。一会儿竹竿极沉重的向下坠去,竹竿有时竟直入水里去了,面前那一个便捞着竹竿,很敏捷的把它用力一拉,一条水蛇一样的东西,便离开水面,在空中蜿蜒不已。把鳝鱼牵出水以后,大家嚷着笑着,争着跑过这一边来看取鳝鱼的大校有人愿意把这鳝鱼带回家中去,留作家中的晚餐,有人又愿意就地找寻火种,把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收集起来,在火堆上烧鳝鱼吃。有时鳝鱼太小,或发现了这一条鳝鱼,属于习惯上所说的有毒黑鳝,大家便抽签决定,或大家在混乱中竞争抢夺着,打闹着,以战争来解决这一条鳝鱼所属的主人。直到把这条业已在争夺时弄得半死的鳝鱼,归于最后的一个主人后,这小孩子就用石头把那鳝鱼的头颅捣碎,才提着那东西的尾巴,奋力向塘中掷去,算是完成了钓鱼的工作。
天晚了,那些日里提了篮子,赤了双脚,沿了城墙走去的妇女,到这时节,都陆续回了家。回家途中从菜市过身,就把当天收入,带回些糙米,子盐,辣椒,过了时的瓜菜,以及一点花钱极少便可得到的猪肠牛肚,同一钱不花也可携回的鱼类内脏。每一家烟囱上的炊烟,就为处置这些食物而次第升起了。
因为妇人回了家,小孩子们有玩疲倦了的,都跑回家中去了。
有小孩子从城根跑来,向水塘边钓鱼小孩子嚷着,“队伍来提人了,已经到了曲街拐角上,一会儿就要来了。”大家知道兵士来此提人,有热闹可看了,呐一声喊,一阵风似的向监狱衙署外大院子集中冲去,等候队伍来时,欣赏那扛枪兵士的整齐步伐。
监狱里原关了百十个犯人,一部分为欠了点小债,或偷了点小东西,无可奈何犯了法被捉来的平民,大多数却为兵队从各处乡下捉来的农民。驻扎城中的军队,除了征烟苗税的十月较忙,其余日子就本来无事可作,常常由营长连长带了队伍出去,同打猎一样,走到附郭乡下去,碰碰运气随随便便用草绳麻绳,把这些乡下庄稼人捆上一批押解入城,牵到团部去胡乱拷问一阵,再寄顿到这狱中来。或于某种简单的糊涂的问讯中,告了结束,就在一张黄色桂花纸上,由书记照行式写成甘结,把这乡下庄稼汉子两只手涂满了墨汁,强迫按捺到空白处,留下一双手模,算是承认了结上所说的一切,于是当时派队伍就把这人牵出城外空地上砍了。或者这人说话在行一点,还有几个钱,又愿意认罚,后来把罚款缴足,随便找寻一个保人,便又放了。在监狱附近住家的小孩子,除了钓鳝鱼以外,就是当军队派十个二十个弟兄来到监狱提人时,站在那院署空场旁,看那些装模作样的副爷,如何排队走进衙署里,后来就包围了监狱院墙外,等候看犯人外出。犯人提走后,若已经从那些装模作样的兵士方面,看出一点消息,知道一会儿这犯人愚蠢的头颅就得割下时,便又跟了这队伍后面向城中团部走去,在军营外留下来,一直等到犯人上身剥得精光,脸儿青青的,头发乱乱的,张着大口,半昏半死的被几个兵士簇拥而出时,小孩子们就在街头齐声呐喊着一句习惯的口号送行。
“二十年一条好汉,值价一点!”
犯人或者望望这边,也勉强喊一两声撑撑自己场面,或沉默的想到家中小猪小羊,又怕又乱,迷迷糊糊走去。
于是队伍过身了。到后面一点,是一个骑马的副官拿了军中大令,在黑色小公马上战摇摇的掌了黄龙大令也过身了。再后一点,就轮派到这一群小孩子了。这一行队伍大家皆用小跑步向城外出发,从每一条街上走过身时,便吸引了每一条街上的顽童与无事忙的人物。大伙儿到了应当到的地点,展开了一个圈子,留出必需够用的一点空地,兵士们把枪从肩上取下,装上了一排子弹,假作向外预备放的姿势,以为因此一来就不会使犯人逃掉,也不至于为人劫法常看的人就在较远处围成了一个大圈儿。一切布置妥当后,刽子手从人丛中走出,把刀藏在身背后,走近犯人身边去,很友谊似的拍拍那乡下人的颈项,故意装成从容不迫的神气,同那业已半死的人嘱咐了几句话,口中一面说“不忙,不忙,”随即嚓的一下,那个无辜的头颅,就远远的飞去,发出沉闷而钝重的声音坠到地下了,颈部的血就同小喷泉一样射了出来,身子随即也软软的倒下去,呐喊声起于四隅,犯人同刽子手同样的被人当作英雄看待了。事情完结以后,那位骑马的押队副官,目击世界上已经少了一个恶人,除暴安良的责任已尽,下了一个命令,领带队伍,命令在前面一点儿的号手,吹了得胜回营的洋号缴令去了。看热闹人也慢慢的走开了。小孩们不即走开,他们便留下来等待看到此烧纸哭泣的人,或看人收尸。这些尸首多数是不敢来收的,在一切人散尽以后,小孩子们就挑选了那个污浊肮脏的头颅作戏,先是用来作为一种游戏,到后常常互相扭打起来,终于便让那个气力较弱的人滚跌到血污中去,大家才一哄而散。
今天天气快晚了,又正落过大雨,不象要杀人的样子。
这个时节,那在监狱服务了十七年的狱丁,正赤了双脚在衙署里大堂面前泥水里,用铲子挖掘泥土,打量把积水导引出去。工作了已经好一阵,眼见得毫无效果,又才去解散一把竹扫帚,取出一些竹竿,想用它来扶持那些为暴雨所摧残业已淹卧到水中的向日葵。院落中这时有大部分还皆淹没在水里,这老狱丁从别处讨来的凤仙花,鸡冠花,洋菊同秋葵,以及一些为本地人所珍视的十样锦花,在院中土坪里各据了一畦空地,莫不皆浸在水中。狱丁照料到这样又疏忽了那样,所以作了一会事,看看什么都作不好,就不再作了,只站在大堂房檐下,望天上的晚云。一群窝窝头颜色茸毛未脱的雏鸭,正在花草之间的泥水中,显得很欣悦很放肆的游泳着,在水中扇动小小的肉翅,呀呀的叫嚷,各把小小红嘴巴连头插进水荡中去,后身撅起如一顶小纱帽,其中任何一只小鸭含了一条蚯蚓出水时,其余小鸭便互相争夺不已。
老狱丁正计算到属于一生的一笔账项,数目弄得不大清楚,为了他每个月的薪俸是十二串,这钱分文不动已积下五年,应承受这一笔钱的过房儿子已看好了,自己老衣也看好了,寿木也看好了,他把一切处置得妥当后,却来记忆追想,为什么年轻不接婚。他想起自己在营伍中的荒唐处,想起几个与生活有关白脸长眉的女人,一道回忆的伏流,正流过那衰弱敝旧的心上,眼睛里燃烧了一种青春的湿光。
只听到外边有人喊“立正,稍息”,且有马项铃响,知道是营上来送人提人的,故忙匆匆的踹了水出去,看是什么事情。
军官下了马后,长统皮靴在院子里水中堂堂的走着,一直向衙署里面走去,守卫的岗警立了正,一句话也不敢询问,让这人向侧面闯去,后面跟了十个兵士,狱卒在二门前迎面遇到了军官,又赶忙飞跑进去,向典狱官报告去了。
典狱官是一个在烟灯旁讨生活的人物,这时正赤脚短褂坐在床边,监督公丁蹲在地下煨菜,玄想到种种东方形式的幻梦,狱卒在窗下喊着:
“老爷,老爷,营上来人了!”
这典狱官听到营上来人,可忙着了,拖了鞋就向外跑。
军官在大堂上站定了,用手指弄着马鞭末端的穗组,兵士皆站在檐口前,典狱官把一串长短不一的钥匙从房中取出来,另外又携了一本寄押人犯的账簿,见了军官时就赶忙行礼,笑咪咪的侍候到军官,喊公丁赶快搬凳子倒茶出来。
“大人,要几个?”
军官一句话不说,递给了典狱官一个写了人名的字条,这典狱官就在暮色满堂的衙署大堂上轻轻的念着那个字条,把它看过了,忙说“是的是的”,就首先带路拿了那串钥匙,夹了那本账簿,向侧面牢狱走去。一会儿几个人都在牢狱双重门外站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