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毕凯今选
由毕凯医药为您每周跟踪PUBMED十大瘤种最新前沿进展,编译制作,每日分享推送,希望我们的一点点绵薄之力,能为临床助力,做医生的朋友,做患者的帮助!
51好读  ›  专栏  ›  毕凯今选

【高分综述 077】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新进展

毕凯今选  · 公众号  ·  · 2025-02-18 17:26

正文



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新进展





引言

引言

•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侵袭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初期对铂类化疗联合放疗缓解显著,但持续性差,二线治疗效果有限,生存期通常不超过6个月。

• 当前治疗方法以铂类药物为主,针对复发患者的疗法如 lurbinectedin 等虽被证实安全有效,但整体疗效仍显有限,ORR仅为35%。

• 最新研究揭示了 SCLC 的高突变负荷与复杂的分子亚型,其中部分亚型显示出对免疫治疗更高的敏感性,为精准医疗提供了新方向。

•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免疫治疗等前沿技术的进展正为这一疾病带来新的希望,探索新的治疗靶点成为关键。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ES-SCLC)中的应用及肿瘤微环境

• Atezolizumab 和 durvalumab 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铂类化疗联合使用,显著改善了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其在关键临床研究(如 CASPIAN 和 IMpower133)中的表现促成了 FDA 的批准。然而,这些治疗方法仅将中位总生存期延长了约两个月,显示其效果有限。

• 对 PD-L1 阻断疗法的长期缓解率仅为 10%-15%,提示大多数患者无法从现有免疫治疗中获得持续性益处。

• 一项回顾性分析显示,免疫治疗的获益可能集中在炎症性亚型(SCLC-I),即不表达 ASCL1、NEUROD1 和 POU2F3 转录因子的肿瘤。然而,这一发现尚未在前瞻性研究中验证。

• 针对免疫治疗的抗性机制研究发现,约 71% 的 SCLC 患者中存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I(MHC-I)表达缺陷,导致抗原呈递能力丧失,从而削弱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此外,肿瘤的免疫保护微环境进一步增强了治疗的复杂性。

• 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作用主要由失效的抗原呈递功能、不活跃的树突状细胞及低效 T 细胞浸润所驱动。高 DLL3 表达的病例往往具有更强的免疫抑制微环境,这或许解释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受限。

• 在广泛期 SCLC 的复发/耐药情况下,尝试其他免疫治疗组合(如 ATR 抑制剂联合拓扑替康)并未显著改善无进展生存期,仅延长了约 3.5 个月的总生存期。

• 虽然单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有限,但通过联合策略(如抗 DLL3 的放射免疫疗法)或优化肿瘤微环境的手段,可能为未来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DLL3及其他免疫治疗靶点

• DLL3 是一种抑制型 Notch 信号通路的配体,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具有高度表达,并贯穿疾病的不同阶段及治疗过程。其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有限,主要集中在垂体、睾丸及神经元中,因而成为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

• 临床研究表明,DLL3 的高表达与抑制性免疫微环境相关,例如树突状细胞功能受损及 T 细胞浸润减少。高 DLL3 表达的患者在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时,表现出更差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 DLL3 靶向治疗中,双特异性抗体(如 tarlatamab)和抗体-药物偶联物(如 Rova-T)是目前的研究重点。Tarlatamab 的 II 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40% 的患者对治疗有客观缓解,中位总生存期达 14 个月,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前景。

• 尽管 Rova-T(rovalpituzumab tesirine)在临床研究中显示了有限的客观缓解率(约12%),但因毒性较高及技术缺陷,该药物的开发已被终止。

• CAR-T(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疗法同样是 DLL3 靶向治疗的前沿方向。研究表明,针对 DLL3 的 CAR-T 细胞在体外及动物模型中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其改良设计进一步提升了疗效和安全性,例如加入抗免疫抑制功能的基因或使用双特异性抗体联合治疗。

• 除 DLL3 外,另一可能的免疫治疗靶点是 GD2(一种神经干细胞相关的神经节苷脂抗原)。GD2 在肿瘤细胞中广泛表达,相关 CAR-T 细胞疗法在动物模型中展现了抑制肿瘤增殖和侵袭的能力。

• DLL3 的放射免疫疗法和联合疗法正在探索中,例如 DLL3 靶向双特异性抗体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早期研究显示增强了肿瘤杀伤效果。


双特异性抗体与抗体-药物偶联物

• 双特异性抗体(如T细胞连接抗体,BiTE)是一种重组免疫球蛋白,能够同时靶向肿瘤相关抗原(如DLL3)和 T 细胞抗原(如CD3),激活 T 细胞来杀伤肿瘤。BiTE 的核心优势在于绕过了 MHC-I 的限制,不需要抗原呈递即可直接发挥作用,尤其适用于 MHC-I 表达缺陷的 SCLC。

• 双特异性抗体的作用机制包括通过结合 T 细胞和肿瘤细胞形成细胞毒性突触,释放细胞因子,从而杀伤肿瘤。然而,细胞因子的快速释放会引发严重的副作用,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这些毒性虽可能危及生命,但可通过抗炎药物和支持性疗法控制。

• Tarlatamab 是首批靶向 DLL3 的 BiTE 分子之一,在 II 期 DeLLphi-301 临床研究中表现出良好效果。数据显示,经过至少两轮治疗失败的患者中,40% 的患者对 Tarlatamab 治疗有客观缓解,中位总生存期达到 14 个月。研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 CRS,其中 40% 的患者经历了 1 级或 2 级 CRS,只有极少数病例发展到更高等级的不良反应。

• Tarlatamab 的 III 期 DeLLphi-304 临床研究正在进行,旨在评估其与标准治疗的疗效对比。2024 年,Tarlatamab 获得 FDA 的加速批准,用于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其推荐剂量为逐步递增到 10 mg 的给药方式,每两周一次,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 另一项研究显示,靶向 DLL3 的三特异性抗体整合了 DLL3、CD3 和 CD137 等靶点,其在体外和小鼠模型中展示了更强的肿瘤杀伤效果,显著增加了肿瘤浸润性 T 细胞的数量,未来有望进一步优化免疫治疗方案。

•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结合抗体与细胞毒性药物,精准杀伤肿瘤细胞。在 SCLC 中,Rovalpituzumab tesirine(Rova-T)是首个 DLL3 靶向 ADC,其通过结合 DLL3 进入肿瘤细胞后释放药物以诱导细胞凋亡。在 III 期 TRINITY 研究中,Rova-T 在 DLL3 阳性患者中的客观缓解率为 13.2%,但因毒性过高(如 63% 的患者出现 3-5 级不良反应)及分子设计问题(例如低药物抗体比例和不稳定连接子),该药物开发已终止。

• 尽管双特异性抗体和 ADC 在 SCLC 的开发过程中面临挑战(如靶点表达的异质性和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作用),这些疗法在早期研究中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尤其是结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联合策略,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 当前,多项 II 期和 III 期临床研究正在探索 DLL3 靶向治疗的疗效,包括结合不同剂量和联合治疗的方案,初步数据显示这些方法可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图1. CAR-T细胞与双特异性抗体的对比。CAR-T细胞通常伴有更多副作用,尤其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神经毒性,但可能产生更深度的治疗反应。1: 扩增;2: T细胞激活;3: CAR-T转导;4: CAR-T扩增。


小细胞肺癌(SCLC)中的嵌合

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

• CAR-T 疗法是一种创新性免疫治疗技术,通过从患者体内提取 T 细胞并对其进行基因改造,使其能够靶向特定的肿瘤抗原(如DLL3),然后重新输回患者体内以杀伤肿瘤细胞。

• 目前,CAR-T 疗法在血液肿瘤(如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中取得了成功,但在实体肿瘤(如SCLC)的应用中仍面临挑战,包括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作用和缺乏理想的靶点。

• DLL3 是 SCLC 中 CAR-T 细胞疗法的主要靶点之一。DLL3 在肿瘤细胞表面的高表达使其成为理想的治疗目标,同时其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有限,有助于减少脱靶毒性。

• 早期研究显示,靶向 DLL3 的 CAR-T 细胞在体外实验和小鼠模型中均展现了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包括强大的肿瘤杀伤能力和较低的毒性。此外,改进型 CAR-T 细胞(如加入抗免疫抑制功能的基因)在多项模型中进一步提高了疗效和安全性。

• 新型 DLL3-CAR-T 细胞正在开发中,包括“现成型”异体 CAR-T 细胞。这些细胞通过基因编辑移除 T 细胞受体(TCR)部分以减少排斥反应,并添加安全开关以控制潜在毒性。

• 第一项针对 DLL3 的 CAR-T 疗法临床研究(NCT05680922)正在美国的多个研究中心进行,目标人群为经过至少一轮标准治疗失败的广泛期 SCLC 患者。研究中,患者接受递增剂量的 CAR-T 细胞输注,目前的初步数据显示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可行性。

• CAR-T 疗法面临的一大挑战是针对实体肿瘤的靶点可及性和肿瘤异质性。SCLC 的特性(如肿瘤细胞浸润骨髓和高循环肿瘤细胞数量)使其成为 CAR-T 疗法的潜在适用领域。

• 最近研究表明,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 阻断剂)或其他治疗方法可以进一步增强 CAR-T 细胞的抗肿瘤活性。这些联合疗法正在为未来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新的方向。

• 尽管 CAR-T 疗法的开发面临成本高、毒性管理复杂等问题,其长期潜力令人期待。在一些模型中,CAR-T 疗法显示出持久的抗肿瘤反应,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无需重复输注便能实现长期缓解。


CAR-T 细胞治疗在实体瘤

中的挑战与优势

挑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