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瓜
:转发的 George Hotz 也不是一般人哦,著名的 iPhone 和 PlayStation 黑客
这两天多位朋友给我截图消息,告知有位在硅谷的网络大V关注到香山开源CPU项目,并借此在X上发出了美国版“定体问”。
这条消息在硅谷科技圈泛起些许涟漪,短短两天就有超过50万次阅读、5000多个点赞、500多次转发(图1),顺带给香山在GitHub的开源代码仓库带来了一波流量,Star数量小幅跃升(图2),甚至在评论区还牵出了“一生一芯”计划(图1下方)。
看到国外对香山开源项目的反应,回首过去几年香山的研发历程,多少有些感慨:
1)开源CPU,在硅谷科技圈很多人看来,是一件有可能影响国家相关产业发展的事。显然我们在多年前就这么认为,所以才会在5年前便启动香山开源CPU核项目,而现在更坚定了这个信念。这条X消息某种程度上是从侧面表达了对香山项目的一种肯定。
2)开源芯片,却又是一件很难的事,尤其是高端CPU IP核。有些人质疑“香山雷声大、雨点小,一直没有量产芯片”、“香山是PPT造芯”……说实话,很多人低估了开发一款高端CPU IP核的难度,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比直接做一款CPU的难度更大,因为CPU对面积、功耗的要求相对低一些,但是CPU IP核则既要性能高,又要面积小,还要功耗低,PPA不能有一项短板才能竞争力。回望2024年,我们用了一年时间不断优化第三代香山(昆明湖架构)的面积和功耗,才终于实现和N2相比差距缩到8%以内。
3)香山的研发过程中,最难的其实是打破传统观念——很多企业默认的观念是“开源=低性能”、“开源=低质量”,“学术界发起=低质量”。过去5年,香山团队其实就是一直在努力做一件事——用真实芯片来逐个打破传统观念。应该说,“开源=低性能”这个观念已经被打破了,香山的高性能已经被很多企业内部评估得到了确认。如今,我们正在努力证明开源CPU核的质量不比企业商业版差,证明学术界发起的开源项目也能在市场上规模化应用。一旦这两个旧观念被打破,香山将会迎来真正的爆发。
这条消息在硅谷科技圈泛起些许涟漪,短短两天就有超过50万次阅读、5000多个点赞、500多次转发(图1),顺带给香山在GitHub的开源代码仓库带来了一波流量,Star数量小幅跃升(图2),甚至在评论区还牵出了“一生一芯”计划(图1下方)。
看到国外对香山开源项目的反应,回首过去几年香山的研发历程,多少有些感慨:
1)开源CPU,在硅谷科技圈很多人看来,是一件有可能影响国家相关产业发展的事。显然我们在多年前就这么认为,所以才会在5年前便启动香山开源CPU核项目,而现在更坚定了这个信念。这条X消息某种程度上是从侧面表达了对香山项目的一种肯定。
2)开源芯片,却又是一件很难的事,尤其是高端CPU IP核。有些人质疑“香山雷声大、雨点小,一直没有量产芯片”、“香山是PPT造芯”……说实话,很多人低估了开发一款高端CPU IP核的难度,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比直接做一款CPU的难度更大,因为CPU对面积、功耗的要求相对低一些,但是CPU IP核则既要性能高,又要面积小,还要功耗低,PPA不能有一项短板才能竞争力。回望2024年,我们用了一年时间不断优化第三代香山(昆明湖架构)的面积和功耗,才终于实现和N2相比差距缩到8%以内。
3)香山的研发过程中,最难的其实是打破传统观念——很多企业默认的观念是“开源=低性能”、“开源=低质量”,“学术界发起=低质量”。过去5年,香山团队其实就是一直在努力做一件事——用真实芯片来逐个打破传统观念。应该说,“开源=低性能”这个观念已经被打破了,香山的高性能已经被很多企业内部评估得到了确认。如今,我们正在努力证明开源CPU核的质量不比企业商业版差,证明学术界发起的开源项目也能在市场上规模化应用。一旦这两个旧观念被打破,香山将会迎来真正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