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写这篇推送的这一天,《长城》票房已破4亿。
《血战钢锯岭》累积票房2.26亿。
而同期有一部国产片,没大牌,没排片,没名气。
上映三天后,票房仅仅59万。
但这是鱼叔近期最想挺的国产片。
在影院观影过程中,鱼叔旁边的一个硬汉大叔看得偷偷抹眼泪。
豆瓣评分8.5,高于同期院线的很多大片。
这样的电影不应该被埋没——
生门
去年有一句鸡汤很流行:
你连人都没生过,还谈什么人生。
乍一听,这话很酷很押韵。
但看了这部片子之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每个字。
该片将镜头对准了妇产科,各种家庭的故事在这里上演。
纪录片的主角是四个家庭。
他们的故事比电视剧还要惨烈,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是真实的生活。
第一个家庭是一对农民夫妇。
妻子有高血压,怀的是是双胞胎,前置胎盘。
每天都有大出血的危险,随时准备手术。
最严峻的问题是,这个家庭很穷。
借钱?周围只有一群穷亲戚。
贷款?信用社说他没有信贷证。
鱼叔看着他们才知道什么叫走投无路。
医生也为他们一家人着急。
但是,也提前跟他们说清楚了,不做手术的话,就得考虑保大人还是保小孩的问题。
做手术至少要用5万块,一大两小三条人命。
男人的哥哥借遍了身边所有人,借了高利贷,甚至借走了朋友十天后给儿子办婚礼的钱。
穷人生孩子,是拿女人的命换的。
第二个孕妇,始终面带笑容。
她是凶险性前置胎盘。
胎盘长在上一次剖腹产手术的切口上,胎盘穿过了子宫基层。
上了手术台,成功取出小家伙之后,母亲开始出现问题。
大出血不止。
她的失血量,相当于全身所有血液换了两遍。
已经有两次,她没有了心跳。
医生拼命抢救,才把她从死神手里抢回来。
她的意愿是,保留子宫,她哭着说我才33岁。
可是,作为医生,在多次尝试之后,必须做出最理智的选择。
如果不摘除子宫,她就必死。
因为失血过多,凝血功能丧失,创面无法碰触,只能先用纱布填充腹部然后缝合。
为了这个孩子,她死了两次。
第三个家庭。
他们的胎儿发育不完全,若生下来,则有一定先天残疾的可能性。
这个胎儿要,还是不要?
这对于任何一对年轻夫妻都是输不起的决定。
如果做引产,一条生命就这样没了。
如果做剖宫产生下宝宝,这个孩子很有可能是先天残疾,脑部或其他地方发育有问题。
恐怕,这对于任何一对年轻夫妻都是灾难。
用孩子爸的说法,这对于孩子的命运也不公平。
剖宫产之后,早产儿情况十分不好,被送进重症室。
对于新生儿的降临,他们一家丝毫没有喜悦的气息,反而更加沉重。
这个孩子,救还是不救?
救,丈夫担心“人财两空”。
不救,过不了自己良心的这一关。
救或不救,年轻的父亲似乎都无法承受这样的重量。
第四个家庭。
妻子已经生过两胎。
为什么有了两个孩子了,还要继续生?
孕妇自己说,在农村如果没有儿子,别人就会对她指指点点,说话特别难听。
对于她,没有儿子,抬不起头做人。
因此,举全家之力,必须再生个男孩。
妻子在手术的过程中,丈夫留下了着急的泪水,早知道不该再让她生第三个。
她很幸运,手术成功,捡回了一条命。
这一切,只因为重男轻女这样封建的观念。
美剧看多了,你可能就以为生孩子就是,老婆握着老公的手,医生喊着一二三加油;
但其实,生孩子的场景,用这个片名就可以概括。
女人生孩子,就是要跨出一道门,生和死的门。
肚子里的孩子经历了生死,生孩子的妈妈也是走了一趟鬼门关。
可是生孩子要过的关卡,远不止这一道。
对于一些人来说,孩子是男是女,孩子是否健全,是否需要后续费用,这都是一道道坎。
假设这一切都如意,这也才是一个开始。
养孩子的千难万阻还在等着女人们。
这部片子实在裹挟了太多的东西。
首先,看了这片子,但凡是谁,应该都会先感谢自己的母亲。
冒着这样的风险把自己生下来。
每位母亲都是伟大的。
但是。
冷静地看这部片子,还是会得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结论。
对于一个生命来说,出生只是开始。
缺钱的丈夫,没有准备好足够的费用,为什么要生小孩。
临到必须要做手术了,才让哥哥去筹钱。
把一个生命待带人世间,是一种重大的责任。
过了分娩这一关,虚弱的老婆带着两个孩子,以后会过什么样的生活?
不敢想。
用他自己模棱两可的话说,孩子总能拉扯大。
把一条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就不要贸然而行。
否则,坑的是自己女人和孩子。
还有另一个家庭,如果不是全家人(不分男女)都重男轻女,就不会宁可全家吃苦,就为求一个儿子。
生出来之后呢?两个女儿都还小,又添了一个刚出生的儿子。
他们的教育质量能保障吗?全家人的生活会因为这个儿子变得幸福还是不幸?
这个小儿子成长的过程中,会不会有一天觉得自己从未出生会更好。
天灾人祸,从来都是祸不单行。
天灾必然伴随着人祸。
如果,不是人自己的私欲,事情也不会到无法转圜之地。
而在生孩子这件事情上,人的私欲永远是以女人的苦痛甚至生命为代价;
而苦痛并不是一时的,还可能是一世的。
这部片子,通过生孩子这件事,把中国人几千年延续到现在的封建观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鱼叔不想说这是劣根性,但你们可以自己思考)
这部纪录片耗时700多天。
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产科,跟踪拍摄了40个家庭。
从中选了这4个故事。
敢拍这样血淋淋的题材,导演自然不弱。
导演陈为军,他的《好死不如赖活着》,直击艾滋病这个敏感话题。
获得2004年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和2004年英国国家最佳纪录片奖。
他的《请为我投票》,讲述了民主问题。
荣获2008年亚什兰独立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这一部《生门》,毫无疑问也是部优秀的纪录片。
对于这部真实到赤裸的片子能在院线上映,制片人都感到吃惊。
一方面,它是对生命与母爱的礼赞。
但另一方面,也是对生命极为严肃、认真的探讨。
对几千年来中国人生育观念的展现。
这不只是一道「生门」,这其中代表了无数道门。
片尾套了母爱的光环,把一切都消解于爱当中,看似皆大欢喜。
但之后的生活呢?
那些为了孩子,经历过生死的女人们,还会经历些什么?
只要没有死,生活就在继续。
跨过了这道门,下一道门,她们还能跨得过去吗?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