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晶彩石光
本平台内含2000多集的传统文化视频资料。 标签:国学、教子、健康、养生、音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涵江时讯  ·  全到涵江闹元宵 | ... ·  17 小时前  
涵江时讯  ·  全到涵江闹元宵 | ... ·  17 小时前  
福州日报  ·  正月初七,圆圆满满! ·  3 天前  
经济日报  ·  立春丨春到人间草木知 ·  4 天前  
安徽商务  ·  新春看大戏 市集也精彩 ·  4 天前  
邳州银杏甲天下  ·  大年初六,送穷!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晶彩石光

90岁国医大师:无药养生,健康一生

晶彩石光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9-12-06 00:00

正文

金世元 :国医大师、北京卫校中药学科主任、主任中药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药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中药和天然药物学会委员、北京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



“还小呢,今年91”,这是“国医泰斗”金世元前不久参加央视节目时说过的一句话。


91岁高龄的他,依旧思维敏捷,说话中气十足。和同龄人比,“还小”还真不是开玩笑!精神劲儿比“亚健康”的年轻人都好。


金世元虽被媒体称为“当代药王”,接触名贵中药不计其数,但是他却推崇 “无药养生”


再好的补药也不能随便吃



1
“两次大补差点让我丧命。”


金世元16岁当学徒那年,看到药庄里制作“参茸卫生丸”,听说这个药很补,就偷偷掰了一块吃。没想到,仅3小时后,他就感到头痛欲裂。师兄因此训他道:“你年纪轻轻的,哪能吃补药!”


二十六七岁时,有家药行宰鹿,碰巧赶上的金世元美美饱餐了一顿。可当他刚回到家,全身胀痛,鼻子流血不止……


从这两件事后,金世元就有了个认识: 再好的补药,也不能随便吃。



2
“人参不能随便吃。”


虽然金世元没有药补的习惯,但他注意到,当下很多中老年人热衷于进补,用得最多的药材是人参。人参不能随便吃,也需要按季节、品种、体质来考量,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拿来进补。


人参价格较贵,金世元说:“日常进补用党参就好,它和人参作用类似,可补中益气、健脾益气。它是平补,可以煲汤喝,有生津液养肺的作用,易咳嗽的老年人用党参更好。”



3
药补就像施肥



药补像给花施肥,花不同法不同。有些花儿根本不需要施肥,施多了反而烧苗,过犹不及。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依赖服用中药或者补品来养生、抗衰老,认为吃了补药,就可以万事大吉。但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节、缺乏锻炼,再药补也难以延年益寿。


在有疾病的时候,当然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按医嘱服药;但 如果身体健康,最好通过锻炼和合理的饮食来进行日常保健,少吃药。 “无药养生”的意义就在于此。



药补不如食补



金老经常翻山越岭找药、认药、研究药,所以常和山民接触,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一直反对盲目进补的他,最推崇的就是山民的粗茶淡饭。


他认为,粗茶淡饭最符合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的法则,这是人类饮食文化中最适合健康的饮食原则。


  • 五谷为养 ,意思是说谷物有营养,可以长期吃;

  • 五菜为充 ,意思是说光吃粮食不行,还要有蔬菜,这个“充”字是“充饥”的“充”,就是一定要吃的意思;

  • 五果为助 ,意思是说不能以水果代饭,水果是助消化的;


具体的做法如下。



1
“每周做一两顿粗粮吃。”


对于饮食,金世元说,自己没有什么讲究,粗茶淡饭就很好。“唯一要求的,就是每周做一两顿粗粮吃。窝头、贴饼子、棒渣粥……”


在他看来,饮食太过精细不好,而吃得太专也不利于健康。“什么都吃,从不挑食”,多吃蔬菜、水果,适当食用粗粮,补充膳食纤维,是他多年来的习惯。



2
吃得健康记住5点


  • 杂一点: 甭管荤菜、素菜、粗粮、细粮,什么都吃,而且种类越多越好;

  • 淡一点: 少盐、少油、少麻辣,清淡饮食最养胃;

  • 鲜一点: 食物越新鲜、越时令越好,多吃天然食物,少吃加工食品;

  • 素一点: 青菜豆腐保平安,肉食的比例一定要降下来;

  • 少一点: 一餐吃到7、8分饱就可以。




养生要保护脾胃肾



在养生之道方面,金老除了强调食补的重要性外,还从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出发,告诫人们一定要注意保护脾胃和肾。


中医认为,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在金老看来,生命就像一棵树,脾就像土壤,好的土壤能帮助树来吸收营养。而肾则是树的根,根扎得深,分布得广,树才能长得壮实。脾胃坏了,消化不好,人的营养就差;有病了要吃药,药到了胃里无法分解,药性无法起作用,吃了也等于白吃。肾功能不好,体内的废物无法排出,这就是把一个人的根本破坏了。


看病的时候,大夫首先要望、闻、问、切。问的时候一般都要先问问患者饮食怎么样,吃东西香不香,大便怎么样?如果病人说:“我吃东西都挺好的。”大夫心里就踏实了,不管有什么病都好调理。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可见人的聪明伶俐和肾功能强健也有关。所以要养生,就要把脾胃养好,把肾护好。


不过,食补吃得再好,不动起来,也难以吸收好,吃了也是白吃!



食补不如动补



“人得常活动着,用进废退,最重要的是坚持。”


金老虽年过九旬,但仍精神矍铄,这不仅和他保养有关,还和他常年坚持锻炼密切相关。他说:“我起床讲求三个半分钟,即醒半分钟,坐半分钟,站半分钟,然后在床上进行简单的锻炼:


第一步, 搓脸 ,俗话叫干洗脸,做30遍;

第二步, 搓耳朵 ,做30遍,因耳朵穴位较多,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第三步, 搓脚 ,两脚对着,两只手专门搓脚心,每天1个小时,从全身的主要穴位,循序渐进到全身的简单运动,一项一项地进行锻炼。”


床上锻炼之后,金老会到楼下的公园里,找一个人少的地方,做几次深呼吸,这是他坚持了18年的深呼吸锻炼,并因此受益匪浅。


经过一番吐故纳新后,金老还要花上15分钟做一套保健操。吐故纳新加上做操,每天不到20分钟的时间,十几年来,无论多忙,金老从没有间断过。而且金老还有一个雷打不动的规矩,就是日出之后再进行锻炼,他认为只有太阳出来了,空气才能新鲜。


除此之外,他还每天坚持散步,一次至少走四里地。 这个习惯金老至少坚持了30年。建议大家每天锻炼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锻炼内容可以采取最简单的办法,走半个小时,光走路就行了,这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动起来总比不动强。


金世元还会经常背诵一些书中内容。“我要求自己多记些东西,一方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用得上,一方面对思维也是锻炼,脑子总是越用越灵的。”已逾耄耋之年,他的思维依旧敏捷,对于一些经典古籍中的字句更是信手拈来。


这些看上去没有系统的习惯,几十年坚持下来,成就了一位健康老人。


不过,无论是食补、动补,补得再好,遇到坏心态,都白搭。



好心态胜过任何补



“人身体好与坏,重点在心情。顺其自然,知足常乐,不给自己添烦恼。” 恬淡虚无的心境也是金世元长寿的秘诀之一。好的心态胜过任何补药!


《黄帝内经》早就讲得很清楚: “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 现在的生活节奏快,每个人背负的压力都不小,建议大家不生气、不折腾、不钻牛角尖,凡事都想开点,做个“没心没肺”的人,因为精神愉快、身心健康确实能给你一个好的身体。


最后,金世元老先生送大家一句话,保证睡眠也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慢性病,一双手就可以治



很多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血糖高等慢性疾病,金老介绍,其实这样的慢性病只需要一双手就可以治。这里为大家介绍6个简单动作,在家就可以做,只需要一双手,就能对付烦人的慢性病!



01

降血压


十宣穴降血压


取穴: 摊开手掌,十指微微弯曲,此穴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

作用: 撞击此穴,可以起到降压、预防眩晕的作用。


八邪穴治头痛


取穴: 手微握拳,在第一~五指间,指蹼缘后方白肉处。

作用: 十指交叉撞击,可以刺激指缝八邪穴。对头痛,咽痛,牙痛,手指麻木有疗效。



02

冠心病


大鱼际强心


小鱼际治心绞痛


取穴: 第一指骨中点位——大鱼际;手掌外侧缘一组肌群构成稍隆起的部位中点处——小鱼际。

作用: 每天做上面这两个动作五十次,可以强心。心悸、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要坚持这两个小动作。



03

心脑血管疾病


少海穴治心脑血管疾病


取穴: 屈肘取穴,位于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作用: 这个动作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04

脑缺血


中渚、液门、阳池治腰椎问题


取穴: 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凹陷处。

作用: 此动作可以保持颈椎、腰椎健康,改善脑缺血。



05

支气管疾病


中府、云门治疗肺部疾病


取穴: 位于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

作用: 此动作针对肺系疾病、支气管疾病均有治疗作用。



06

高血糖


后溪、前谷、腕骨可降血糖


取穴: 即把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

作用: 此动作对于改善下焦、缓解消渴症状、降低血糖均有良好疗效。


慢性病重在调理,以上6个动作一定要天天做,不花钱,对慢性病很有效。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