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放军报
解放军报法人微信:瞭望军事风云,关注国家安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光明网  ·  国防部:深感诧异、强烈不满 ·  7 小时前  
光明网  ·  国防部:深感诧异、强烈不满 ·  7 小时前  
解放军报  ·  起床号 ·  15 小时前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  北斗院中兵卫通公司为尼泊尔登山救援提供技术支持保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解放军报

清明祭|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解放军报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4-01 18:47

正文

(1)

北京,天安门广场。

广场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诉说着这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广场中心上,巍峨矗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镌刻着这个国家的苦难辉煌。

休假来京的一对新婚战友,和我相约去天安门广场,去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

3辆共享单车,很快把我们带到了天安门广场。迎着和煦的春风,伴着暖暖的阳光,让人由衷地对这美好的生活痴迷和沉醉。

丰碑无言,史海钩沉,记忆永恒!清明将至,驻足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人越来越多。

在那一瞬间,我的耳畔竟回响起战火硝烟年代,救亡图存的青年学者高呼的那句:“中国之大,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是的,曾经的神州大地山河破碎、风雨飘摇,曾经的国家和民族大厦将倾、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从过去无处安放的书桌,到如今让老外都羡慕无比的共享单车……时光流转,沧海桑田,短短几十年,动荡与安定、苦难与幸福,为何能够反差得如此鲜明?




(2)

河北,峥嵘险峻的狼牙山。

1941年9月25日,在这里发生了一场惨烈的战斗。双方的人数对比是:“5位英雄VS众多穷凶极恶的日寇”。这5位英雄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5壮士与敌人殊死搏斗,在弹尽路绝的情况下,纵身跳下悬崖,用坚贞的革命气节,书写了气吞山河、令敌胆寒的壮丽篇章。

11年后,另一场叫做“上甘岭”的惨烈战斗,无情地把许多年轻战士的生命定格在1952年10月。

尤其这两位英雄让人铭记:10月12日,邱少云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恪守重于生命的纪律,牺牲时年仅26岁;仅仅过了7天后,黄继光用血肉之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牺牲时年仅21岁……

英烈的生命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在冲锋,留下的是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每思祖国金汤固,便忆英雄铁甲寒!”如果没有当年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独立而声嘶力竭地呐喊,为了民族的生存而沥血孤营、裂身银汉,怎么可能有今天如此静谧美好的岁月?



(3)

军队,一座座士气高昂的营盘。

“邱少云!”“到!”“黄继光!”“到!” “马宝玉!”“到!”“葛振林!”“到!”……我去过的这些英雄连队,每天点名他们都要先呼点先辈的名字。连队官兵齐声答“到”,雄壮豪迈之声让观者为之震撼。

这种经年累月、日复一日的重复,在连队官兵心底种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崇尚英烈、誓当英雄的种子。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英烈是共和国大厦的基座,是我们伟大民族、民族精神的脊梁。

英烈,有凌云擎天之志,气吞山河之势;英烈,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英雄连、杨靖宇、赵尚志、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雷锋等,就是这样的英雄英烈,万众景仰,千古留名。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正如一位诗人所说:英烈不是点燃的蜡烛,而是一束纯净的阳光!


(4)

互联网,微博微信、论坛贴吧。

一些污蔑英烈、丑化英雄人物的言论还有市场。他们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披着“学术研究”的外衣,制造“还原揭秘”的噱头,实际上是大搞历史虚无主义,对英烈百般歪曲、丑化。

还有一些为历史反面人物,甚至板上钉钉的汉奸卖国贼翻案。这种做派的时有发生,让正义的人们义愤填膺。

为何有人要处心积虑地诋毁英烈?因为英烈是一个民族的旗帜,前进途中的路标,砍倒了旗帜,毁掉了路标,人们就会迷失方向,人心涣散,思想混乱。

——英烈的墓碑,可以被雨水冲刷,但决不能任脏水泼洒;英烈的名字,可能随岁月淡去,但决不能任人抹黑!


(5)

世界,各国。

放眼世界各国,无一不是千方百计地维护爱戴自己的英烈,没一个国家会允许人们肆意诋毁英烈。

在俄罗斯,1993年通过《卫国烈士纪念法》,2006年下达“卫国烈士纪念问题”总统令,一系列法规都对英烈物质权利和精神权利进行全面保护。在美国,2006年制定了《尊重美国阵亡英雄法案》,以法律形式保卫英雄。

忠魂归来!前几天,我们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家,既是对烈士英灵的敬重、对烈士家属的安慰,更是对后人的教育和激励。

习主席指出: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英雄辈出,群星灿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一支军队战无不胜的重要基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