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振兴实体经济正处于紧要关口,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刚刚开幕的2017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就提交了一份关于振兴实体经济的提案。在他看来,当前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可以概括为创新不足、成本上升和资本冲击实业三个方面。因此,要真正实现振兴实体经济这一目标,国家还需要出“实招”,在创新扶持、降低企业成本、完善资本市场法律法规等方面出台一篮子政策,实实在在地推动实体企业健康发展。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一个国家要想保持长久经济竞争力,必须夯实实体经济。在这份振兴实体经济的提案中,潘刚委员分析了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低下甚至严重缺失;第二个是企业的综合成本持续上升,尤其是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和沉重的非税负担,大大加重了实体企业的负担;第三是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近几年资本冲击实业的现象频频发生。”潘刚表示,面对这三大挑战,作为市场经营主体,实体企业本身应该先在创新、品质、成本管理等多方面练好内功。与此同时,他也期待政府能够从顶层制度设计、产业政策引导、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出实招”,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战略支持体系。
在创新方面,潘刚建议要“双管齐下”,“一方面由政府主导,联合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和民间资本,在全国各地共同设立一些产业创新研发中心,重点突破那些具有行业共性的关键性技术;另一方面,继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障企业能获得创新投入应有的回报,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意愿和积极性。”
对于成本问题,潘刚则认为政府应当“两法并用”,在继续做“减法”的同时大力做“加法”。做“减法”就是全面清理整顿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时继续加大对各种违规收费查处力度,有效降低企业运营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而对于“加法”,潘刚则解释为“积极发展直接融资渠道”,包括:推进资产证券化创新发展,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加强债券市场“矩阵式”发展,积极发展项目收益债及可转换债券、永续票据等股债结合产品,简化境内企业境外融资核准等等,“这样也可以帮助实体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融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