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套现了阿里股票,频发公司债之后,苏宁易购又玩起了员工持股的把戏。5月13日晚,苏宁易购称已通过了第三次员工持股计划。如此“激励”斗志的持股计划,苏宁易购董事长张近东却不在列。
5月13日晚,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拟推出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资金总额不超5亿元,涉及员工不超1600人,将以6.84元的价格受让公司股票,即董事会决议公
告前一日交易均价的50.18%。
根据公告,此次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账户已回购的股份,员工持股计
划由公司自行管理,员工持股计划的存续期为48个月,锁定期为12个月。
而本次受让股票是苏宁易购在3月9日至4月4日期间,从二级市场回购来的,涉及回购资金10亿元,回购均价为13.6852元。员工持股计划的价格为6.84元/股,截止5月15日收盘,苏宁易购的股价为13.96元/股,与6.84元的员工持股价格折价104.09%。
持股计划,张近东却不在列
苏宁易购第三次的员工持股计划中,共有近1600名员工参与。公告中同时显示,参加本次员工持股计划主要涵盖公司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零售、物流、金融三大业务体系的中高层人员及业务骨干
,技术开发体系核心技术人员,职能支持体系的中高层人员以及公司认为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其他员工。
翻遍整个员工持股计划,却未见苏宁易购董事长张近东的名字。苏宁易购方面称,苏宁易购董事长张近东和公司监事等本次并不参与员工持股计划。
而本次员工持股计划资金的来源为员工合法薪酬、自筹资金以及法律法规允许其他方式。苏宁并不向持有人提供垫资、担保、借贷等财务资助。
通常来说,员工持股计划一方面确实是在激励员工,另一方面不免让人觉得有“画大饼”之嫌,之前也有很多上市公司老板以兜底增持为目的,最终的结局大家都看在心中。
一般来说,员工持股计划都是有行权条件的,让我们来仔细看一看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行权条件。这次的行权条件为,
苏宁易购2018年度营业收入较2017年度营业收入增长幅度不低于30%,一年后行权,三年可以行使完毕,三年比例为别为40%:30%:30%。
那么30%的增长率,对于苏宁来说,究竟能否达到?数据显示,苏宁去年增长率为26.5%。乍一看,似乎只要今天的增长率再同比多增加一下,似乎这个目标可以达到。
但是,如果看苏宁近5年收入增长速度,30%增速并不容易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过去5年苏宁易购平均增速不到15%,那么2018年30%增速将是过去5年平均增速两倍以上。2018年需要完成收入2444亿,才能达到30%增长目标,净增加564亿元。市场人士分析,这个目标,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实现,电商双霸的厮杀,很有可能影响到位列第三的苏宁易购的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业绩考核指标没有达成,该员工持股计划在锁定期届满后出手其持有的全部标的股票所获得的资金归属于公司,
公司只以该资金额为限返还持有人原始出资及利息。也就是说,一旦业绩不达标,这五亿元相当于苏宁向骨干员工低息借入的一笔资金。
暂且不说苏宁易购业绩达成的不确定性很高,苏宁易购的第二次员工持股计划,似乎到目前为止还亏着。
第二次
员工持股,员工还亏着
纵观苏宁易购上市以来,截至目前的三次员工持股计划,2008年8月,当时还叫“苏宁电器”的公司,就向248位工龄达到或超过五年的员工推出首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激励对象8469万份股票期权,占激励计划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的1.21%。
其中第一期曾计划大幅盈利,但或许因为股价表现不够理想,苏宁易购在2015年又推出了第二期计划。
2015年7月,苏宁易购(当时名为苏宁云商)宣布将推出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公告称,
10亿元资金来源包括员工自筹资金及公司股东提供借款支持(借款部分与自筹资金部分的比例为3:1),其中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计出资不超过1.5亿元
。
员工在法律法规许可的方式下主要通过二级市场购买取得并持有苏宁云商股票。早先的草案为,以公司2015年7月7日收盘价11.74元/股计算,该员工持股计划涉及的标的股票数量约为8517.9万股,占公司当时股本总额的1.15%,且承诺锁定期为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