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乔姑娘是我的童年好友,也是我朋友圈里当之无愧的学霸。
“成绩又好又听话”,这是记忆里,长辈们对她的公认评价。
从小她就是“别人家孩子”的典型,顺便一提,她爸爸是不准她和我玩的,因为我会打游戏。
他的爸爸年纪轻轻就当上了中学校长,接着又被提拔为区教育局局长,听说是在当时是一颗闪耀的政治明星。
不过由于我特别能侃三国时的英雄人物,大乔和我关系不错。
大乔毕业于A国的名牌大学,号称A国的清华,又学得国际金融,本该前途无量。
当上周见到她的,记忆中女神的形象完全坍塌了。
本来我只是开玩笑地问她,大热天为什么穿这么多。
她卷起袖子,我看到手上满是伤痕。
她的前夫经常家暴她,有时她甚至不得不自我伤害,来威逼前夫停手。
她的前夫是他爸爸物色的,在感情这件事上,她的爸爸多次棒打鸳鸯,爸爸对她的择偶要求只有一个。
那就是,这个男人,必须在30岁以前就达到副处的级别。
因为这样的人就像爸爸自己一样,有担当、有魄力、又疼老婆、又忠诚,还不乱花钱,反正优点很多,是完美男人的代表。
大乔是个听话的女生,她自己没找到,爸爸就帮她匹配了一个。
27岁就副处了,而且在省直机关,爸爸为此得意了很久。
这位前夫,在单位里确实八面玲珑,工作能力强,深得领导赏识,加上雄厚的家庭背景,身居高位是非常可能的。
然而,当他回到家就换了一个人,充满对领导和同事的怨气。
要是大乔对他的抱怨没有迎合到位,万一还似乎影射了他的某些错误,前夫立即大打出手。
大乔报过警,警察一听他们的家庭住址就不怎么愿意出动了,就只会在电话里和稀泥。
大乔把这件事告诉爸爸,爸爸认为发生这种事的可能只有一个。
那就是“你不够努力”!
在爸爸的观念里,“努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爸爸:“因为你没有你老公那般的成就和地位,你优秀了他才会尊重你!”
大乔:“可是,我的单位里充满了勾心斗角,人事处的心机女更是把我的职位恶意定低。”
爸爸:“那是因为你没努力处理好人际关系,只要你在单位成绩斐然,大家都会喜欢你。”
大乔:“我已经在甲项目上做出成绩了啊!”
爸爸:“可是你为什么不能在乙、丙、丁项目都优秀!”
大乔:“爸爸,难道我不仅时间无限,还通晓一切领域吗?”
爸爸:“你当然可以,你不行是因为你不够努力。”
爸爸当年确实是通过公开招考当上领导的,但是他也忘记了,如今的他早已退居二线了。
但“成绩决定一切”的逻辑链条在他心里从来没改过。
而他所有的教育就是把这句话刻在孩子的心中。
他坚信,女儿遇到的一切问题,都是因为没有把他的理念贯彻到底。
出问题时,不是因为家长的观念有误,而是因为孩子“不够努力”。
这种霸道教育毁掉了多少孩子的未来。
大乔不顾父亲反对,强行和前夫离婚了,决心再不受父亲影响。
但她还是拒绝了我一起做直播的提议,依旧不敢去找陷害她的心机女麻烦,依旧不敢去寻找一下有没有更适合自己的单位。
有人喜欢她,她也有好感。可她害怕男孩知道她离过婚,于是把他推开了。
对于改变自身现状这件事,她充满犹豫。
她要么缺乏某种条件,即便在我看来这个条件并不是决定因素。
她要么觉得自己没准备好,需要一点时间。
在我的经验里,那些需要一点时间,才能去做某些事的人。他们永远也开展不起这项工作,因为他们永远都“没准备好”。
她要么恐惧,某件事做了一定会失败。
马良在坦白说里有这么一句话:
“所有你们不相信的事情我都要 一一 地去做一遍,亲自体验一下不可理喻的成功,或早已注定的失败。”
即便一个事注定失败,也是可以去尝试下的。
因为注定失败,所以值得一搏。只有博了一次注定失败,你才能拥有彻底胜利所必须的耐性。
实际上,大乔依旧没有脱离父亲的影响。被原生家庭所扭曲的努力式教育,早已经潜移默化地让她变成了套中人,沉重的脚链早已让她迈不开改变命运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