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国产纪录片涌现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各种类型纪录片成果丰硕,精彩纷呈。
>>>题材丰富佳作频出,创作水平显著提升
近年来,我国纪录片题材日益多样,作品质量明显提升,佳作频出,其中“爆款”作品不在少数。
2016年出品的纪录片中,《筑梦路上》《长征》聚焦党史军史辉煌历程;《一带一路》《超级工程》反映国家重大战略及工程;《我在故宫修文物》引发年轻人追捧,成为年度“网络红剧”;《人间世》关注生命价值,为医患和谐架起沟通桥梁……
纪录片《一带一路》摄制组跨越亚非欧美四大洲,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合作项目、重点工程、历史遗迹进行全方位拍摄,同时记录了国内外60多个普通人物与“一带一路”的故事,印证了“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人间世》聚焦医患双方面临病痛、生死考验时的重大选择,抓取一般观众无法看到的真实场景,还原真实的医患生态与人世百态。节目播出后引发广泛讨论,有网友称:“少了煽情和鸡汤,多了记录和真实,在参差不齐的综艺节目娱乐八卦泛滥的时代,纪录片仍然有它存在的意义。”
在第五届优秀国产纪录片扶持项目表彰活动上,《一带一路》《人间世》均获评优秀系列片。与会专家表示,这届获奖作品选题更加丰富,既有重大主题宣传的扛鼎之作,又有在网络上引发年轻人追捧的现象级作品。种种现象说明,国产纪录片创作水平得到了快速发展,传播力和影响力有了显著提升。
>>>记录中国沟通世界,卫视院线齐头并进
回眸近几年,不少电视纪录片引发荧屏收视热潮;部分纪录电影进入院线,市场反响良好;一些作品追赶上国际制作水平,受到国际市场的关注。
去年5月,中国首部“中医药文化”主题大型系列纪录片《本草中国》在电视台播出后,以新颖的题材连续多期收视超过同期综艺节目和电视剧。
当前,越来越多的卫视频道加重纪录片内容布局,力推纪录片进入晚间黄金档播出,成为纪录片播出的新生力量。
电视纪录片进入卫视,一方面使纪录片不断拓展传播途径,增强传播效果,获得较好口碑与收视,同时也为卫视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加快转型、提升节目品质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思路。
除了进军卫视黄金档,《我在故宫修文物》《生门》等纪录电影进入院线放映,《一带一路》翻译成十几种语言进行境外传播,成为纪实影像参与国际传播的代表作。
《我在故宫修文物》本是一部电视纪录片,重点记录了故宫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文物修复师的生活,播出后受到热捧,随后上映的同名纪录电影上映首周3天斩获400万元票房,为尚待成熟的纪录片电影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随着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的实施,不少精品纪录片走出国门,在海外收获热烈反响,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闪亮名片——《一带一路》翻译成十几种语言进行境外传播,成为纪实影像参与国际传播的代表作;《第三极》让世界人民从另一个侧面看到西藏的人文地理,对于在国际社会上消除关于西藏的杂音和偏见有相当助益。
>>>关注当下向上向善,讲述百姓奋斗故事
纵观2016年,现实题材作品成为优秀国产纪录片亮点,该类纪录片关注当下,反映平凡百姓的人生梦想和奋斗故事,小切口,接地气,讲故事,暖人心,传播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现实题材纪录片《中国人的活法》,2016、2017连续两年在春节期间播出,讲述了农民歌手朱之文、卡车司机画家梦、世界海拔最高的特长公路隧道建设者的故事,让观众“在别人身上看到你自己”,引发公众对“活法就是价值观”的思考。
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大力提倡反映中国人奋斗故事、展现中国人精神风貌的现实题材纪录片创作,用中国人的面貌展现国家发展进步,用中国人的奋斗故事宣传中国梦主题。从2015年开始,总局开展了“百人百部中国梦主题短纪录片扶持计划”,还组织开展中国梦主题短纪录片展播活动,共播出100余部集近万次。
《我们这五年》《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扶贫记》《中国表情》等多部现实题材纪录片,以进行时的形式、普通中国人的视角记录中国五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通过普通百姓的幸福感反映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近年来,我国纪录片数量和质量均大幅提升,涌现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各种类型纪录片成果丰硕、精彩纷呈。纪录片已成为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今年年初,由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航拍中国》引发收视热潮。这部作品分6集,开启空中视角,分别航拍了黑龙江、上海、江西、海南、陕西、新疆等地。春节期间,《航拍中国》第一季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收视率创开年新高,观众对其评价甚至超过了《鸟瞰德国》《俯瞰英国》《航拍美国》等国际知名同类作品。不少观众评论道:“《航拍中国》中的每一帧都美到想要歌唱祖国。”
“精品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纪录片是否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准,”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何苏六说,“过去,中国纪录片每年有一两部叫得响的作品就很了不起了,而现在每年都有10多部作品引发公众热议。”
《筑梦路上》《长征》等作品聚焦党史军史辉煌历程,成为重大主题宣传的扛鼎之作;《我在故宫修文物》《伟大的一餐》《自然的力量》等引发年轻人追捧,成为年度“网络红剧”;《一带一路》《超级工程》等反映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本草中国》传承中医中药文化价值,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纪录片佳作;《人间世》关注生命价值,为医患和谐架起沟通桥梁……中国纪录片题材日益多样,作品质量明显提升,有些作品在电视荧屏引发收视热潮,甚至进入电影院线放映,有些作品已经追赶上国际制作水平,受到国际纪录片市场的关注。如大型纪录片《长征》在中央电视台多频道和全国30多家卫视频道的黄金时段播出,引起社会热烈反响。《我在故宫修文物》《生门》等作品进入院线放映,《一带一路》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进行境外传播,成为纪实影像参与国际传播的代表作。
当前,越来越多的卫视频道加重纪录片内容布局,力推纪录片进入晚间黄金档播出,成为纪录片播出的新生力量。去年,北京卫视播出了纪录片《大西山》,广东卫视播出纪录片《我们的青春》,安徽卫视播出了《中国文房四宝》,这些作品均在黄金时段播出,收视表现都很突出。目前,甘肃卫视、青海卫视等每晚黄金时段主要以播出优秀国产纪录片为主,旅游卫视等也开通了《纪录中国》栏目,每日播出优秀国产纪录片等。纪录片进入卫视,一方面使纪录片不断拓展传播途径,增强传播效果,获得较好口碑与收视,另一方面也为卫视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加快转型、提升节目品质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思路。
近年来,纪录片从业者的门槛在降低。手机、数码相机不断更新换代,拍摄出的视频与专业作品在影像质量上的差距越来越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有当导演拍摄作品、并发布到具有海量存储功能的视频网站上去的机会。
但这并不代表创作者对作品质量的要求可以降低。当播出平台、拍摄技术等外在因素不再是难以破解的问题时,我们的注意力反而又回到了那个纪录片产业发展的核心课题——如何用工匠精神打造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好作品。
随着影视产业进入“互联网+”时代的传媒格局,纪录片业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相较于被动接受的传统观众,可以主动选择的新媒体用户对文艺作品质量的关注远超以前。另一方面,从在网上播出的电视剧、综艺节目,到网络自制内容,相较于传统平台,我们在视频网站上面对的竞争对手数量更多,话题性更强,营销手段更高明,更易受资本青睐。相对冷门的纪录片唯有靠艺术品质说话,才能获得更多话语权和关注度。换句话说,想要把“互联网+”时代给纪录片业提供的更多美好可能变成现实,我们不仅要开拓思路、创新突破,更应担当责任、坚守使命,不贪多贪快,不好高骛远,不朝秦暮楚,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艰苦磨炼,以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韧劲打磨作品。
中国有句老话叫“慢工出细活”,这种肯花时间、不怕费事的理念与盛行于国产纪录片精品创作领域的“工匠精神”不谋而合。《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创作者“七年磨一剑”,花大量时间前期调研、提炼选题,写出了10万字的田野调查报告;《舌尖上的中国》的创作团队在确定了七大板块的结构之后,买来1995年至2011年间《中国国家地理》《华夏人文地理》等几乎所有关于人文地理的中文杂志,把每一页撕下,按七个主题重新组合,每个分集导演再从分到的素材中找出8到10个故事组织拍摄。
工匠精神不只表现在创作者的“慢性子”和“笨功夫”上,更体现在他们勇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过程中。纪录片要想拍到真实自然的场景,唯一的秘诀就是沉潜下去、不辞辛苦、细心观察、耐心等待、用心记录。为了展现不同人物实现中国梦的过程,纪录片《追梦在路上》摄制组深入到各种条件艰苦的环境中进行拍摄,蚊虫叮咬、跌倒受伤,都是常事。为保持摄影机和被拍摄者在平行水平,使观众获得持平的观赏视角,摄制组还在寒气逼人、又湿又滑的山涧溪流中下水拍摄。《最后的棒棒》的创作者何苦为了表现“棒棒”这个特殊群体的真实生存状态、切身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自己也当起了“棒棒”,揣着1300元钱“卧底”13个月,拍出了13集的纪录片。用他的话说,“心沉静下来,创作灵感就如同泉水一般自然喷涌而出”。
纪录片作为人类的生存之镜,必须肩负社会责任,担当时代良心,注重真实表达。越是在产业高速发展、市场日渐繁荣的时候,我们创作者越应该保持清醒、客观、全面的认知。那就是,前方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以工匠精神创作时代精品,才是纪录片业健康发展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