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槽值
网易原创情感文化栏目。槽值爆表,不吐不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于小戈  ·  妈呀,郑爽都没她胆大 ·  6 小时前  
槽值  ·  内娱欠她的,终于开始还了 ·  19 小时前  
于小戈  ·  惨下嫁,她不是借精生子吧? ·  昨天  
于小戈  ·  能把她老公送去结扎吗?! ·  3 天前  
于小戈  ·  国外产子,秘密分手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槽值

全体广东人的噩梦,快要吃吐了

槽值  · 公众号  · 两性  · 2025-02-07 13:00

正文


千呼万唤的年过完了,重返学校、岗位的人们心情复杂: 新一年的拼(tong)搏(ku)开始了。


有人不舍之余,开始在出租屋里狂炫家中劫掠来的特产,以表思念;


有人跃跃欲试,安排了添加科技和狠活儿的外卖,调理已不适应健康饮食的肠胃……



其中也有例外—— 比如 广东人 ,不但没有太多 感怀 ,甚至还有种吃噎了想停一停的感觉。


“忍不住想做出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出门吃K记,换换口味先。”


不为其他,只因此时他们的大脑、身体和心灵,早已经被一个念头占据:


家里上顿吃下顿吃的“省鸡”,到底还要多久才能吃完?!


图源:《外地媳妇本地郎》


众所周知,广东人过年前的“噩梦”: 擦不完的楼梯扶手防盗窗,戳不尽的沙发雕花的窿,“洗到晕厥”的塑料凳的脚……


事无巨细,样样都得到位。


以为过年完就万事大吉了?更“噩梦”的还在后头。


广东人过年后的“噩梦”: 吃不完的新鸡,剩鸡,新鸡,剩鸡,新鸡,剩鸡……


广东人:吃鸡吃到好想回去上班


知识,在人类 史上 每年 整个广东地区都会被 白切鸡统治 10到 15天的时间


所谓 “无鸡不成宴” ,从腊月二十几开始, 广东人的食谱都是一睇就知,简单明了。


图源:微博@广州日报


广东人吃鸡,频次高,说法上更是可观, 在广东不仅是鸡,还肩负着不同功能——


年三十的鸡拜神拜公,初一的鸡要炒(三十的剩鸡重复利用),初二的鸡开年饭,初三的鸡用来复盘(前三天剩鸡再利用)……


图源:《七十二家房客》


吃不完的年初四继续,到初五接财神、拜财神还能接上,初七人日更要吃鸡。


广东人的春节——喝不完的天地一号、王老吉,吃不完的鸡。


保守估计过年期间广东的含“鸡”量,比本篇文章的“鸡”字含量还要高。


在吃鸡这件事上,确实也应了那句: 外地人绞尽脑汁,不如广东人灵机一动。


盐酥鸡、豉油鸡、栗子焖鸡、啫啫鸡煲、吊烧鸡、冬菇蒸鸡、猪肚鸡、椰子鸡、滑鸡粥、糯米鸡……


图源:《七十二家房客》


虽然经常在各类评论区看到,因为争论哪种做法的鸡最好味,广东人相互大“打”出手。


但只要一提到这三个字,每个广东人都会心悦诚服—— 白切鸡。


鸡要刚熟骨带红的,肉 白嘴 入口也能感受鸡汁鲜甜、不加配料保持原汁原味的。

图源:图虫创意

在广东人眼里,任何其他烹饪方式,都逃不脱利用调味料遮掩食材本味的窠臼。


白切现煮,才能突出食材的本味,就是常说的 “菜有菜味,鸡有鸡味”。


外地的朋友可以问问广东友人,过年把小院里散养了一年的走地鸡做成炸鸡,TA会是什么反应。


难怪元彪吃白切鸡,不蘸酱就配了好几碗米饭。/图源:电影《杂家小子》


去年全红婵跳水夺冠,哥哥来现场观赛,现场喊话就是: “回湛江做白切鸡给你吃!”


可以说非常权威了。/图源:抖音@九派新闻


只不过再怎么好吃的鸡,也架不住天天吃,顿顿吃,翻来覆去地吃。


过年期间, 白切鸡对广东人来说,就像豆橛子之于山东人,线面之于福建人。


广东人面对它时,情感之复杂,不亚于浙江人看到锅碗瓢盆里的年糕, 心绪之沉重,比东北小孩面对200斤冻饺子更甚。


图源:小红书


白切鸡不断吃吃吃吃到厌倦之后,任你是广东人也遭不住白切鸡宇宙。


投射到一日三餐上,是中午白切鸡,晚上白切鸡,第二天还是白切鸡。


“救命,真的好想把桌上连吃了7天的白切鸡掀翻送转转回收了!!”



体现在食用方法上,是煮粥原料是白切鸡,火锅主菜是白切鸡。


上顿吃不完的白切鸡,下一顿还可以蒸熟白切鸡,再炒白切鸡……


没有一只鸡能逃出广东,也没有一个广东人,可以在过年期间逃脱鸡的制裁。


“二十九吃去吃肯德基已经被提醒:不要在外面吃炸鸡,晚上有靓鸡。”


图源:抖音评论区


因为遭遇类似事件频率实在太高, 广东人在和鸡旷日持久的“斗争”中,总结了无数经验。


中午没吃完的白切鸡弄成手撕鸡,剩下的连骨头炒一炒也能拿来吃。

其他还有火锅白切鸡、豉油鸡、盐焗鸡、 冬瓜煲鸡、酱油爆炒、盐腌再蒸等不一而足。


图源:《外地媳妇本地郎》


别问为什么广东人对“剩鸡三百吃”倒背如流,问就是谁还没搜索或者向家人提出过疑问——


“昨晚的剩鸡要怎么处理”以及“前天的鸡还没吃完,亲戚又送来两只鸡怎么办”呢?


请回答,作者在这一段描述中,一共吃了多少鸡?


“在广东,真正的强者一晚上可以吃三只鸡,一只白切,一只火锅,一只脆皮。”


过年吃鸡确实是噩梦,但是要说广东人对鸡的态度,势必不能马虎。


天天吃固然受不了,一旦超三天不吃,也是会觉得浑身不自在。


“鸡不好,就噩梦,鸡好,一天一只都吃不够,半夜都想爬起来吃。”


在《声生不息》舞台上,肥妈直言不讳,港澳人来内地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吃鸡。哪里的鸡,都不如这里的鸡好吃。


据报道,广东人一年能吃掉8亿只鸡,在广东鸡比猪还怕过年过节。


因此除了过年期间上顿鸡下顿鸡的摧残,广东人对鸡,更多还爱得深沉。


最新的互联网热帖评论区,广东网友只是一味点头:那一定很好吃了

他们对吃鸡研究透彻,深谙不同鸡种、不同部位的鸡的最佳做法。

光是给鸡分类,就能分成 阉掉的公鸡、童子公鸡、配种公鸡、下蛋的母鸡、没下过蛋的母鸡、下过很多蛋的母鸡……


《外地媳妇本地郎》里,张永芳因为失恋,给大家做了一桌“全公鸡宴”,用杀公鸡来泄愤。



这一点就遭到了大伙的批评——这样很不对!


“还得是母鸡好吃啦!”


鸡:请为我花生


众所周知在广东,不管鸡鸭鹅猪牛羊,生猛海鲜,蔬菜水果,好吃标准逃不脱一个“鲜”字。


鸡,也不例外。


菜场鲜鸡,现杀现卖,最佳;商超冰鲜鸡,勉强保留鸡的鲜味,次之。


至于冻鸡、饲料鸡,一旦被广东人吃出来,就是他们告别一家餐馆的开始。


问题是他们真的吃得出来


至于广东人表达对一只鸡的最高赞誉和充沛情感, “靓鸡” 二字足以概括。


何为“靓鸡”? 肉鲜只是一方面,非饲料、散养,步数日均5000+的“有鸡味”的鸡才是最佳。


为了时常吃到“靓鸡”,广东人也付出了一定代价, 坊间类似的传闻不少:


为什么霸总小说里有京圈、沪圈,却唯独没有粤圈太子爷?


“因为粤式总裁不会去高档餐厅,只会开车100公里去山卡拉农家乐,寻找美味的走地鸡。”



因为吃鸡,在广东一代始终流传着一些外地人不解的城市传说——


《重生之粤圈千金带我勇闯山卡拉吃美味烧鸡排骨干炒牛河》


《粤圈太子爷欲罢不能拍拖指南之农庄食靓鸡》


“很难想象粤圈少爷会拒绝和养鸡少女在一起,因为整个鸡场都是有鸡味的鸡。”


图源:抖音评论区


别人看到类似桥段只当是夸张,广东人看到只微笑不语并点头认证——


果然只有广东人才懂 “这鸡是别人家自己养的” “这鸡是吃米长大的” 的含金量。


爱并纠缠着,痛并快乐着, 广东人和鸡的羁绊,永远不能被小看。



不难想象,如果要攻击一个广东人的软肋,只需要一句话: 你们广东人,根本不懂吃鸡。


这点对于华南F3的其他两名选手,海南和广西来说,也同样适用。


即使再佛系的F3群众,也会气急败坏,没有人比他们更爱吃鸡,更懂吃鸡,更能吃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