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澳洲妇幼Dr韩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妇产科医学博士,妇幼健康博士后;临床营养学硕士;临床医学学士。 与你分享专业、可靠、实用的喂养、睡眠、养育和孕产科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澳洲妇幼Dr韩

孩子跟我们很听话,一见你就哼哼唧唧

澳洲妇幼Dr韩  · 公众号  ·  · 2024-04-13 23:0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孩子跟我们很听话,一看到你就哼哼唧唧 ”

“他妈一在,他就不行了 ”

……


类似的话,很多妈妈听过,常常是家里帮忙带孩子的长辈说的。乍一听,感觉还挺添堵的,甚至觉得心寒。好像孩子不该见到妈妈,见了妈妈就变“坏”了,变“难带”。


那是不是长辈们乱讲,故意给妈妈们添堵呢?


并不是。

图源:Pixabay


01

为什么孩子

在妈妈面前就“不乖”?


背后原因有点暖


妈妈在身边的时候,孩子就变“作”了,变得“不乖”了,这个现象很常见。而背后的原因,也已经有一些解读。


比如,孩子们在外人面前,他们会努力克制自己的行为,尽量表现的符合规矩,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被他人接纳,能融入群体和环境。


而他们在自己最亲近、最信任、觉得最安全的人面前,比如妈妈面前,就觉得放松了,可以尽情的释放自己情绪,自由的做自己想做的。


因为在他们会觉得,不管做什么,怎么做,都不会有事,妈妈会无条件的接纳、爱护和保护自己。


所以,他们觉得妈妈在身边的时候可以“更放肆”。


02

如何看待和应对这个现象?


随机应变,有底线


不同年龄的孩子,在妈妈面前“放肆”的目的和表现不同。


比如,文章标题里说的,孩子哼哼唧唧那种,可能 更多是婴儿时期 。一旦看到妈妈出现了,就想通过各种表现表达:想让妈妈陪着,想让妈妈抱一抱的诉求。


对于这种诉求,我觉得尽量满足。毕竟,孩子们能粘我们的时间并不长。将来某一天,孩子长大了,更喜欢跟他们的小伙伴去玩了,不再那么迫切想粘着我们了,我们应该会很失落吧。

图源:Pexels


大一些的孩子 ,他们在妈妈那里的“放肆”,可能会有各种不同表现,而背后的原因和诉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可能需要具体表现,具体应对。


比如,孩子在外面克制了许久,回到家看到妈妈之后,释放一下情绪和压力,表现一下本该属于自己年龄的天性,那“作一作”也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


又或者孩子因为情绪压抑了很久,见到妈妈就哭闹释放情绪,那我们就要陪着孩子,让他们的情绪释放出来。等他们平静下来了,再聊一聊具体的压力是什么,发生了什么。


当然,还有的孩子可能在妈妈面前就变成一只小皮猴,完全不停指令,甚至变成“熊孩子”。这种情况就要看具体表现了,同时妈妈也应该有一些底线和边界。


至于这条底线在哪里?


我觉得是非常个人的选择,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原则。其中通用的一条,我觉得是: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

图源:freepik photo created by wayhomestudio


总的来讲

孩子在妈妈面前就变得“不乖”,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并不是长辈们乱说,故意添堵。孩子在妈妈面前变“不乖”了,也不代表妈妈们做错了什么,也不是孩子做错了什么, 这很可能只是孩子和妈妈之间的一种特殊情结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大家阅读愉快。也请分享给更多妈妈一起了解这个现象。关注我,一起做自信的妈妈。


-END-

如果觉得有用

分享给更多人阅读


孩子或家人的个体化健康问题,包括儿科、皮肤科、妇产科、临床营养、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等,欢迎 关注公众号: 祐苗 ,自“ 咨询 ”菜单,向祐苗的靠谱医生咨询。

在祐苗上线的医生至少有5年国内三甲医院或者海外同等级医院工作经验、有循证理念和服务意识。


往期回顾


设置星标,不再错过我的推送:

1. 点击 文章标题下方 蓝色“ 澳洲妇幼Dr韩

2. 点击右上角“ ...

3. 点击“ 设为星标


长按关注,阅读喂养|睡眠|养育|孕产科普


让更多父母看到

让更多孩子受益

分享 点赞 在看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