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协会长洪磊曾谈到: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上了一定的台阶,完成了初步工业化,一定是以基金为代表的资产管理登上历史舞台,这个过程一定很曲折,会付出很多的代价,但是这个大趋势,一定是不可阻挡的,一定是一往无前的。认识到困难和问题总是存在的,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是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从长期来看,中国私募基金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那么,总览2018年,中国私募行业发展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按产品备案时间统计
2014年末备案私募基金7460只,2015年末备案私募基金25680只,2016年末备案私募基金54557只,2017年末备案私募基金81757只,2018年末备案私募基金103213只,这几年产品备案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截止2018年12月31日,私募基金的实缴规模已经达到了12.79万亿元。
2018年8月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了2017年四季度私募基金行业统计报告,全面反映了2016年一季度至2017年四季度美国私募基金发展情况。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四季度,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注册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997家;已备案私募基金30031只;管理总资产12.54万亿美元,较2016年增加了1.5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3.90%;净资产8.31万亿美元,较2016年增加0.9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3.06%。
通过对比中美两国的数据发现,截止2018年12月31日,中国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为24432家,为美国的8倍,备案私募基金103147只,为美国的3倍,美国在2017年四季度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997家,管理总资产规模为12.54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为85万亿元,而同期的中国,截至 2017 年 11 月底,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到10.90 万亿元。即使是截止2018年12月的统计数据,中国的私募基金实缴规模为12.79万亿,美国的管理规模也是领先中国7倍的。所以从长期来看,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私募基金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从月度备案的产品数量来看,2018年全年平均每月产品备案数量为1853只。(2014年平均每月621只,2015年平均每月1581只,2016年平均每月2414只,2017年平均每月2411只),相对于2016年,2017年,2018年备案数量表现出大幅下降。
2018年12月12日,中基协会长洪磊出席了2018年上海国际股权投资论坛,并发表了相关主旨演讲,提到下一步中基协将更新产品备案须知。从得知的一些消息来看,私募基金产品备案须知可能于2019年1月份至2月份这段时间内出台,届时相关内容规则将会进一步细化完善,私募基金产品备案将会进一步趋严。
二、按基金类型统计
截止2018年12月31日备案的私募基金中,证券投资基金总共为47708只,占比为46.25%;股权投资基金共30854只产品,占比为29.91%;创业投资基金共6924只,占比为6.71%,其他投资基金数量为9780只,占比9.48%。
三、按管理类型统计
私募基金的管理类型主要有:受托管理、顾问管理、自我管理这三大类,在这几类管理的私募基金中,占比最大的是受托管理,其次是顾问管理,自我管理。受托管理产品数量占比超过90%,这也充分说明了私募产品本质是属于信托行为
四、按托管情况统计
由于2018年阜兴系私募的爆雷事件,股权基金托管业务曾一度受到了影响。但总的来说,私募基金的托管是一块不容小觑的蛋糕,随着私募基金迈进12万亿大关,对于托管和外包服务的需求大幅增长,在大资管新规的环境下,托管将会迎来新的的机会和挑战。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18年12月底,先后共有8家券商递交基金托管资格申请,分别是:西部证券、光大证券、华鑫证券、国元证券、华安证券、财通证券、长城证券和华福证券。
五、按运作状态统计
根据相关报道,截止2018年11月底,国内私募证券基金管理规模为2.3万亿元,但是其管理规模在2018年却一直在缩水,随着私募证券基金管理规模不断缩水,也意味着基金产品清盘数量在增加或者出资人赎回情况在增多。另外,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私募基金清算产品数量累计超过8000只,提前清盘的数量超过了5000只,清盘的数量远远的多于以往年份
。
国内私募“遇冷”,但是外资私募确丝毫“不缺热情”,2018年以来,外资私募纷纷加快入场布局国内市场,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对外开放,这是否意味着外资私募的进来会对本土的私募基金造成一定冲击,加上内部环境影响,2019年的整个私募行业或将是否面临新一轮的加速洗牌?
六、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规模分布
七、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规模分
八、创业投资基金管理规模分布
九、其他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