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六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书评周刊气质是严肃而有趣,主要评价国内外出版的大众类优秀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  ·  正在消失的中国方便面 ·  5 天前  
十点读书  ·  婚姻最顶级的智慧,是“看见彼此” ·  1 周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艺术展“地球上的生命”在洛杉矶举办,从性别视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书评周刊

人间的怨结,要解,除非换了人间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5-21 08:43

正文

每周日的读诗栏目又到了。在这里,书评君将与大家分享古今中外的经典诗歌,给你的周末加点诗意。


这一期,我们邀请诗评家江弱水老师给大家分享的是,马哈茂德·达尔维什的诗《致另一位杀手——》。达尔维什是当今阿拉伯世界最负盛名的巴勒斯坦诗人,终生通过在诗学和自然中寻求美,来反抗以军的占领。


这首《致另一位杀手——》便是很好的例证。巴以战火不断,看着因战争死去的婴儿,达尔维什表现出的不是愤怒,更未否定对方,只是静静地与“敌人”说话,想象巴以两国孩子结为连理这样一副美丽的和平场景,用“美”道出自己的诉求,诗歌平静、真挚,极其动人。


010期

致另一位杀手——


马哈茂德·达尔维什


假如你把那个婴儿放过三十天
那么,一切都可能改变
占领也许会结束,那个婴儿
会记不起围困的日子
他会健康成长,长成小伙子
会和你的一个女儿,在同一所大学
学习古代亚洲的历史
也许两人会陷入情网
也许会生下一个女孩
(她生来就有犹太人的身份)
所以,你明白自己做了什么吗?
这下子,你的女儿成了寡妇
你的孙女成了孤儿
你明白自己对这个破碎的家庭作了什么?
你怎么用一颗子弹
击中了三只鸽子?


马哈茂德·达尔维什,当今阿拉伯世界最负盛名的巴勒斯坦诗人。1941年3月生于巴勒斯坦比尔瓦村,1948年以色列建国,强行占领比尔瓦,达尔维什一家流亡黎巴嫩。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再次流亡。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会议通过的《巴勒斯坦国独立宣言》,由其主笔起草。

达尔维什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是战斗诗人,一生共出版三十余部诗集和散文集。对巴勒斯坦人来说,达尔维什是美好,是希望,是民族解放。


给杀手的和平鸽


撰文   |   江弱水


去年在《世界文学》上初次读到《致另一位杀手——》时,如受电击。作者马哈茂德·达尔维什,是巴勒斯坦诗人。巴勒斯坦,哦,这就什么都解释了。


人间的怨结,我曾悲观地想,要解,除非换了人间。鲁迅先生的诗《题三义塔》,结尾的“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两句,大家常引以为世仇宿怨可以轻松化解的口实。可我却怎么读怎么沉重。一笑泯恩仇当然好,然而却不是此一时空所能指望的事,非得等到劫后重生、死后重逢的另一时空不可。如果双方还在打,还打在一起,那就只好打下去,直打到你对双方都发生了同情,甚至对双方都产生了憎恶,还打。


但是,我们能不能想象另一时空呢?在另一个可能的世界,花儿飘谢了,又重新飞回到枝头绽放。出山的泉水倒流,回到那清澈的源头。未了的情事在人间四月天重续,当年轻离别的情人又回到分手的水岸拥吻。仇人放下手中的剑,铸为犁头,将收获的果实笑盈盈捧给邻居,而他的邻居,他的仇敌,他的兄弟,张开了双臂迎向他。



达尔维什,奇情异想的达尔维什,面对冷酷的杀手,你怎么没有愤怒?你怎么还能够娓娓地跟他说话?你居然平心静气地指出他的错误,开导他往某一个方向上去想:你知不知道?你闯祸了,这个婴儿要是长大了,可能成为你的女婿,你让你的女儿做了寡妇,让你的外孙做了孤儿。你呀你!你杀死了某种花蕾一般的可能性。你也杀死了自己的一部分。


这是出离了愤怒的沉痛。在这样的时刻,诗人仍然没有将他的敌人妖魔化。他诉诸人性、良知、日常生活的平凡逻辑。这孩子会上大学,会跟你的女儿一起修读古代亚洲史,历史书会告诉他俩:阿拉伯人的始祖是亚伯拉罕的长子以实玛利,以色列人的始祖是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两个民族同出闪族,阿拉伯语和希伯莱语同属闪族语系,同文,同种,本来就是兄弟姐妹。


果然,他俩相爱了,然后约会,然后成家,然后生一个女孩让你做上外公。是你,让这些然后没有然后了。诗人这明白亲切的口吻,合情合理地把男主人公逼向了耻的死角。这个耻,不是作为敌人单方面宣布的,是要你自我反省,自我感受,自我认知的。


这张阿拉伯文书法画是达尔维什一首名为“Take My Horse and Slaughter It”诗歌的诗词。书法从马首到马尾一次完成,右下角是作者的名字。


在巴勒斯坦那片流着奶与蜜的土地上,似乎从古到今都有一个杀戮敌人婴孩的传统。“将要被灭的巴比伦城啊,报复你像你待我们的,那人便为有福!拿你的婴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为有福!”《旧约》诗篇第137首中,有这些可怖的诗句。而古代犹太国王希律一世,曾下令将伯利恒城里两岁以下的男婴全部杀掉。


另一方怎么样呢?举一个例子。1993年9月,拉宾总理前往华盛顿签署“奥斯陆和约”,为了表示以色列的诚意,他邀请了瑟玛达·哈兰女士(Semadar Haran)陪同前往。临行的最后一刻,哈兰女士说她不行,因为她摆脱不了那惨痛的记忆:她的小女儿的头,当年被伊斯兰极端分子摔碎在石头上。


无解。巴以苦争,中东鱼烂,仇恨与疯狂在以指数增长,情形仍然是《题三义塔》开头所写的,“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所有人都绝望。可是今天,我从绝望的深渊里略微探起头来那么一点了,因为读到了一首伟大的诗,它包含了我们这个世界上真正稀缺的智慧,最高的智慧。


《来自巴勒斯坦的情人——达尔维什诗选》

作者:  马哈茂德·达尔维什

译者:  薛庆国  唐珺

版本: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年1月


写得出这样诗的人,肯定不简单。我们要好好了解一下作者马哈茂德·达尔维什。好在他的第一部诗选集《来自巴勒斯坦的情人——达尔维什诗选》,由薛庆国和唐珺译出,去年底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多么令人惊叹的诗呀!我会跟你一起,慢慢读,用心去读。


再读一首


《为了形容杏花》


为了形容杏花,花卉百科全书
帮不上忙,字典也帮不上忙,
话语会诱骗我进入修辞的罗网,
而修辞只会伤害意义,并且赞美创伤,
犹如男性想要指使女性的情感。
我只是那回声,
杏花怎么会在我的语言里闪亮?
它是透明的,犹如一次水汪汪的微笑
从枝头含羞的露珠萌发;
它是轻盈的,犹如一个白色的音阶;
它是柔弱的,犹如瞬间之念
闪过指尖
可我们就是无法记述;
它是浓缩的,如同一行诗句
却不是用字母记录。
为了形容杏花,我该一次次拜访
无意识,由它把我引向挂在树上的
有情感的名词。它叫什么?
这个隐含了空灵诗意的事物叫什么?
我该去穿越引力和话语,
以便感受词语的轻灵,当词语变成
低吟的幻影,由我塑造,也把我塑造。
透明的,白色的,
词语,它不是祖国不是流亡地,
它是洁白对描述杏花的酷爱;
它不是白雪不是棉花,没有那么
清高,没有凌驾在各种事物和名称之上。
如果一位作者,成功地写出
一段形容杏花的文字,雾霭就会消散,
山峦便显现,整个民族都会说:
就是它,
这就是我们国歌的歌词!
 
(唐珺译)


————

往期声音

009期:《做你的母亲而不辱没母亲的名》

008期:《古代诗人是如何追求十万加的?》

007期:《我们来看看“年度评论家”是如何品诗的》

006期:《诗人都是护花使者》

005期:《读古典作家,别用简体字本》

004期:《我不怎么喜欢“两个黄鹂鸣翠柳”》

003期:《春天的坏》

002期:《杜甫春来也撒娇(续)》

001期:《杜甫春来也撒娇》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江弱水;编辑:张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