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洞见
在转型时代的中国,洞察,见解。新鲜独到,犀利理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书杂志  ·  新刊速递:2025年第1期封面+目录 ·  昨天  
洞见  ·  读了10遍《活着》,我彻底原谅了2024 ·  2 天前  
青年文摘  ·  跨年必备的绝美四字短句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洞见

工作而已,别太上头

洞见  · 公众号  · 美文  · 2024-12-30 20:2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关于工作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包括避免情绪、状态和感情上头的重要性。文章通过多个例子和心理学观点,阐述了如何避免过度消耗心理能量、如何保持专注、如何设置个人界限以及如何区分工作中的重要事务和琐事。最后强调,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报酬和自我增值。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情绪别上头,拒绝情绪劳动。

工作中的情绪波动会消耗大量心理能量,影响工作效率。应该保持专注,避免情绪上头。

关键观点2: 状态别上头,过度负责只会压垮你。

过度付出不仅会让自己效率低下,还可能被同事利用。要保持适度的付出,保护自己的界限。

关键观点3: 感情别上头,上班不是去交朋友的。

职场是工作的地方,应该分清主次,不要过于强调人际关系,忽略了工作的首要任务。


正文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洞见·瑾山月

不要把工作当成天大的事。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云湾朗读音频


我同事小林,是团队里当之无愧的“卷王”。

尤其是年底最后一个月,为了年终考核,她经常加班到凌晨。

但前几天,我忽然听说她请了长假。

一番打听后才了解到,小林可能患上了焦虑症,身体状况堪忧。

想想也是,入职五年来,小林干得太累了。

是不是她的活都接,该不该她管的都管,还特别在意与领导同事的关系。

她力求完美,越干越上头,就像一辆超速的火车,失控地向前疯跑。

直到身体被掏空,她才被迫紧急刹车,随后又令生活陷入更大的动荡。

关于“如何正确地上班”,向来是众说纷纭。

但我比较认可《圆桌派》中窦文涛的观点,他说:上班,不过是为了拿这份工资。

是啊,工作归根到底是谋生的手段,没必要拼命,更没必要为了小事上头。


01

  • 情绪别上头,拒绝情绪劳动。


作家渡边淳一刚开始写作那会,认识了编辑小K。

小K是个特别敏感的人,尤其是工作中,芝麻绿豆的小事都能让他寝食不安。

比如,女同事说话声音大,他听着厌烦,就开始生闷气;

比如,看谁办事没条理,他也在一旁干着急;

再比如,审核稿件时同事提点意见,他都觉得是在针对他。

有一次,他实在受不了对桌同事的做事风格,就鼓起勇气向领导提出换座位的请求。

而顺利换了工位后,小K又开始胡思乱想。

其他人会不会觉得我毛病多?领导是不是也厌烦我?自己的前途会不会被影响……

想着想着,他越来越焦虑,根本无法安心工作。

结果就是,他在本职工作中反复出错,还差点耽误报纸的发刊。

这下小K更紧张了,各种负面情绪一股脑地向他袭来,令他很是痛苦。

后来渡边淳一听说,小K不久后就离职了,彻底淡出了文化圈。

这件事,给渡边淳一狠狠地上了一课。

因为当时他也因为工作处于很大的情绪波动中。

写稿的时候患得患失,投稿的时候紧张兮兮。

但小K让他看明白了,心情起伏过大,做起事来就束手束脚。

倒不如迟钝一点,专注做好手头的事。

他开始心无旁骛地创作,不出几年就成为响当当的畅销书作家。

心理学家鲍尔斯特说:

尽管你什么都没做,但每一次选择、纠结、焦虑,大脑都会消耗心理的能量。

这就是“情绪劳动”。

看过一个说法,解释人为何要工作。

无非是公司为了提升效益,员工为了升职加薪。

但无论是提升效益,还是升职加薪,最终都要落到具体的事情上。

但情绪劳动是空的,是不具体不产出的纯消耗。

情绪一上头,整个人都蒙了,非但于工作无益,还会白费心力。

马东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职场不是做人的地方,是做事的地方。

精神不受力,我们的注意力才会流向真正有意义的事。


02

  • 状态别上头,过度负责只会压垮你。


美国心理学家Adam Grant将职场人群分为三种:

付出者(givers)、获取者(takers)和互利者(matchers)。

他通过大量研究,最终得出一个颠覆的结论:各行各业中,最失败者往往都是付出者。

为什么?

因为这些人不懂拒绝,要么处处打杂,要么事事操心。

效率低下,节奏混乱,创造不出多大的价值。

职场是很残酷的,你一旦守不住自己的界限,就很容易被蚕食干净。

佳得乐公司的前总裁奥哈根,刚进公司时什么活都干。

可时间长了,她发现自己非但没学到新东西,烦恼还越来越多。

关键是,她的付出在别人看来,是那么地理所应当。

有一次,有个项目数据出现了问题,需要有人检查错误。

同事便以奥哈根细心为由,把任务塞给了她。

当时,奥哈根已经忙了一天,脑子混乱得很。

再看这些数据,只感到头晕目眩,可她还是硬着头皮接下来。

而那位同事半小时就来催促一次,见她查不出结果,还不耐烦地说:“别因为你一个人耽误了大家下班!”

这话一出,奥哈根再也忍无可忍,立刻怼了回去:

“你这么着急的话,自己检查就好了。我又不是欠你的,以后这种事别来找我。”

从那以后,奥哈根像变了一个人,再也不会事事插手忙个没完。

她整个人冷却了下来,不再急躁,不再瞎忙。

而后几年,她把省下来的精力,全放在了业务提升和技能学习上。

等各方面都十分出色后,她顺利拿下了总裁的位子。

奥哈根不止一次告诫新人们:

“只有自己精力充沛,才能为别人付出。好比一家银行,如果只出不进,最终会破产。”

微博上有个热门话题#不要把工作当成天大的事#

其中,不少网友吐槽自己的职场误区。

有人为了干活忙到没时间吃饭,有人为了别人的事通宵加班,也有人拿着三千的工资操着三千万的心……

而这种过度负责,带来的是什么呢?

是熬坏了的身体,焦灼的内心,还有巨大的失望。

很多时候,把一件事做到一百分远比做一百件琐碎的小事来得更有意义。

找准自己的优势,先掌握核心竞争力,至于其他杂七杂八,就不要管了。


03

  • 感情别上头,上班不是去交朋友的。


刚参加工作时,我有个幻想,和同事处成朋友。

但慢慢地我发现,职场真不是讲交情的地方。

因为一碰上利益相关的事,就算你打感情牌,别人也不买账。

就像罗振宇说的:每个纠结应该喜欢谁或者讨厌谁的人,都忘了自己的首要任务是工作。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合作了超过半个世纪。

在世人眼中,他们是彼此最知心的朋友。

但芒格却说:“我和沃伦在工作时谈论的,是工作、工作,还是工作。”

如果我们分不清主次,在感情上上头,那结果必定是心也伤了,工作也搞砸了。

作家若杉就讲过同事老吴的故事。

老吴很重感情,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尤其是在单位,对同事是有求必应。

一次,有同事让他帮忙翻译一篇医学文献。

老吴一口气答应下来,可未曾想到,翻译的难度远不是自己能驾驭的。

最后还是他自掏腰包请了专业机构才搞定。

为了同事情谊,这种事老吴做得多了。

外面看上去,他人缘好朋友多,但只有若杉知道,老吴为了别人耽误了自己多少事。

其实工作中,事有解决的方式,人有相处的模式。

事情穿插着人情,合作混杂着世故,就会平添不少麻烦。

职场上很多大佬,都表现出一种“反社交人格”。

就像心理学家哈丽雅特·布莱克在《取悦症》中提到的一个习惯。

她会在工作邮箱的签名中备注好自己的岗位内容。

工作范围之外的事情,即便同事来攀交情请求帮忙,她也会果断拒绝。

这种不近人情的做法,让她在公司受到了非议,但同时也让她远离了许多人情债。

聚焦于自己的业务,不被冗杂的事情叨扰,她快速提升了自己的业务能力。

我们出门工作,不是为了让别人喜欢,不是为了找知己的。

是为了赚钱,为了生存,为了有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牢记这一点,就不会再为人情世故上头了。
《少做一点不会死》中写道:

“你必须牢记对自己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东西,而不是对别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

像提升自我价值,建立客户资源,掌握专业技术,这种事不能躺平,该努力就努力。

但没必要的情绪和感情,无意义的繁杂小事,就没必要浪费精力了。

永远记住,工作一是为了报酬,二是为了自我增值,其他的都不重要。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洞见君↓↓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