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管之家
经管之家官微,每个经济、管理、金融、统计的学习和从业者,都应该有的帐号。经管之家(论坛),是国内成立十年的大型经济、金融、管理、计量统计社区,十年磨一剑,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提供“经管爱问”答疑微服务,以及相关数据分析及金融培训课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经管之家

厉以宁:“水深了”已经摸不着“石头”了

经管之家  · 公众号  · 财经  · 2016-11-03 11:1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章来源: 南方日报


今天,我们对民营经济的问题需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来认识。过去我们常说,无农不稳,这话是对的,到现在仍然有效,没有农业,社会就不能稳固。但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看,再加上一句,无“民”不稳,这个“民”就是民营经济。没有民营经济,社会是不大安定的。为什么呢?就业问题怎么解决?你就业问题不解决的话,中国社会能保持持久的稳定吗?


“水深了”已经摸不着“石头”了

◎广东“腾笼换鸟”的提法对全国来说,都是很有启发性的。别的省份可以从广东的经验中学到更多东西。


◎今天,我们需要的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不能再靠“摸着石头过河”,“水深了”已经摸不着“石头”了,这就需要顶层设计。


◎过去我们常说,无农不稳,这话是对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再加上一句,无“民”不稳,这个“民”就是民营经济。没有民营经济,社会是不大安定的。


本次政协会议间隙,全国政协委员、82岁的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对广东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广东的“腾笼换鸟”提法对全国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厉以宁认为,我国下一轮改革中,顶层设计非常重要。他对广东处理乌坎事件的做法和成效表示赞赏,并期望广东在继续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继续为全国作出贡献。


转型升级以制度创新为基础


南方日报: 近年来,我国提出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您对此如何评价?


厉以宁: 首先是产业转移,因为从全国来看,广东等东部地区的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要将附加值较低的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二是产业升级;三是制度创新,这三个问题是连在一起的。从整个趋势上看,产业的转移是不可避免的。


最重要的是,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能逐步实现产业升级。产业转移不仅是因为要素成本的上升,也是为了更好地开发中西部市场,提高当地购买力和市场容量。


但我们要注意,所有的转型升级,都是以制度创新为基础的,因为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才能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


南方日报: 近几年,广东一直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制造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您看来,这对广东未来的经济发展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厉以宁: 前几年,广东提出的“腾笼换鸟”实际上就是我说的产业转移,将已经不适合在广东发展的产业进行转移,这种转移是为了给广东腾出空间,留给更适合广东经济发展方式的产业。


我认为,广东的这个提法对全国来说,都是很有启发性的。别的省份可以从广东的经验中学到更多东西。但任何地方都要选择适合本地的政策,因为它未来要开拓的是本地的市场。


深化改革建促经济发展机制


南方日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70次提到改革,您觉得深化改革的时机到了吗?


厉以宁: 今年更突出了改革。近年来,我们遇到了国际金融危机,改革的问题被引起重视,改革是发展的关键。


我们的改革如果不继续深入下去,就可能“生病”。一会儿经济过热、一会儿经济变冷,“热了”就紧缩紧缩,“冷了”就刺激刺激,这都是外来的力量在对经济起作用。改革就是让你自身的机体能够形成一种机制,政策给你刺激,那都是外来的。如果这个体制制度本身就能够有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有一种对整个经济运作的一个激励机制,那么就减轻了对外来力量的依赖。


当然,不是说有了机制以后,就可以不要宏观经济调控,而是首先要依靠自身机制的作用,不是完全依靠外来的力量对经济进行干预。


顶层设计需要重视民营经济


南方日报: 今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如果说邓小平南方谈话揭开了市场经济改革的大幕,现在的改革和上一次最大的不同是什么?难点在哪?


厉以宁: 现在的改革和20年前邓小平南方谈话时的形势不一样了。当时,人们主要争论的问题是要不要改革,而今天的问题已经明摆着,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改革也已经到了这个程度,讨论的是怎样把改革的工作继续做下去,更主要是从哪些方面着手。


今天,我们需要的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不能再靠“摸着石头过河”,“水深了”已经摸不着“石头”了,这就需要顶层设计。


南方日报: 您认为有哪些问题需要讨论顶层设计前取得一致认识?


厉以宁: 今天,我们对民营经济的问题需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来认识。过去我们常说,无农不稳,这话是对的,到现在仍然有效,没有农业,社会就不能稳固。但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看,再加上一句,无“民”不稳,这个“民”就是民营经济。没有民营经济,社会是不大安定的。为什么呢?就业问题怎么解决?你就业问题不解决的话,中国社会能保持持久的稳定吗?


解放思想缩小城乡区域差异


南方日报: 如果说二三十年前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解放思想,现在还有没有解放思想的问题?


厉以宁: 现在同样有。过去我们经常批判“小富即安”,今天同样需要这样。我们现在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离我们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我们不能满足于改革取得的成果,要继续改革。改革越往前走,就越往深层次发展,就一定要有一个通盘的设计,城乡的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都需要做。


南方日报: 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在这一轮改革中,您对广东有怎样的期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