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引发战争的导火线千奇百怪,但你知道著名战役安史之乱竟然是舞蹈引起的咩?萃花先卖个关子,慢慢告诉你。据悉,安史之乱主角是大胖子安禄山,他是广为人知的粟特人。问题来了,粟特人是谁?
1、粟特人有白人血统,信仰“拜火教”。
2、曾生活在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类似沙漠绿洲。
3、姓氏特别:康、安、米等姓。
4、在丝绸之路扮演重要角色,促进中西方贸易、文化艺术交流。
5、粟特人很会跳舞💃,给中国带来了三种舞蹈-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其中胡旋舞最有代表性,是唐舞胡风代表。
玄宗年间,西域粟特人的胡旋舞风靡全国。粟特人安禄山虽长得非常胖但身体很灵活,跳起本族胡旋舞来6得飞起。当时最负盛名的舞林明星就是杨玉环(杨贵妃)和安禄山。
当时小将领安禄山终于等来机会拜见玄宗,遂积极主动向皇帝、杨贵妃献殷勤,胡旋舞成为了他最最最厉害的作秀方式。也是通过胡旋舞搭桥,安禄山装萌卖傻把杨贵妃逗得心花怒放,两人关系变得越发不简单。由此,宠信杨贵妃的唐玄宗被忽悠得重用安禄山,日日沉溺夜夜笙歌,耽于享乐、倦怠国政…
心机婊安胖子表面阿谀奉承,背后却早已精心策划一盘大棋——安史之乱。这场世纪大仗直接导致大唐帝国由盛而衰,想必大家都在教科书上读过吧?故事结局就是杨贵妃在乱军中被杀,玄宗逃亡到四川等地。
安史之乱本身,更引发民间很多人把胡旋舞视作天宝年间胡人变乱象征,更将战争罪魁祸首指向胡旋舞。故事虽有点悲情,但这场战乱“导火线”胡旋舞值得我们好好研究。溯本寻源,这类舞蹈源于哪里呢?
胡旋舞源于西域康国,又名康国舞。康国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居粟特之首。此外,胡旋舞的特点:
舞者急速旋转,动作轻盈、节奏鲜明;
舞者在小圆毯上不停旋转舞动,双脚且不能离开圆毯。节奏欢快,风格奔放;
胡旋舞伴奏以鼓、笛、钹等打击乐器为主。
胡旋舞令人印象深刻的全身转弯,被称为“粟特人旋风”
。
历史记载,粟特诸城邦都有进献胡旋舞女记录,而且男性也可跳此舞。传说,武则天侄孙武延秀很会跳胡旋舞。
要跳胡旋舞得有三标配:飘飘欲仙之丝绸飘带、小毯子、怎么转都不晕的身体。这类舞蹈标志性动作是舞者在立毯上不停旋转,好像“龙卷风”。
如今,我们能在敦煌壁画中发现很多旋风式曼妙舞姿,就是升级版安禄山与杨贵妃酷爱的“胡旋舞”。
莫高窟壁画-天魔星像早期的丝绸之路舞者在跳舞,充分体现了粟特人“胡旋舞”与唐舞艺术的融合
只不过莫高窟虽有很多舞蹈形像胡旋舞,但并没有明确史料记载,所以后来还有些学者将这些“胡旋舞”称为天宫乐舞中的巾舞。
“胡腾舞”和“胡旋舞”区别是舞姿不同,一个是腾腾急蹴的跳;一个是飞速旋转的舞。
敦煌很多胡旋舞/巾舞神韵、姿势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还有萃花特别钟爱的反弹琵琶舞蹈,这种高逼格集舞蹈&琵琶音乐于一身的行为艺术前卫得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