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三分地八周年《你的足迹,我的骄傲》征文里,一位版主yxyxyx分享了他的读博经历。这期间很曲折,几次处于放弃的边缘,最终还是读完了。
他今年暑假末要入职Facebook。
来,我们听听他的故事。
转眼间一亩三分地都八年了。也就是说从我注册这个论坛开始(2011年4月)已经过去6年了。时光如梭啊。。。 这六年里最大的成就大概是phd快要毕业了。一切顺利的话,7月初答辩之后,一个重要事项就结束了。
这几年自己心境变化还是很大的。我记得12年的时候申请学校结束之后自己还颇为自豪,觉得自己独立的完成了一个人生重大项目,算是本科ds了四年之后的一个救赎(?)现在看来当时还是太年轻,心态就跟高中老师安利你“上了大学之后就可以轻松下来了”然后你还真信了一样。到了美帝才是真正考验的开始。 老板sabatical,去欧洲玩一个学期,研究上帮不上太大的忙,只好自己学。不幸恰逢我数学差,老板分的项目是一个医学图像配准的课题,涉及到一个非常复杂的数学模型(老板以前是读应数的- -),啥都做不懂。组里就我一个人做这个玩意,又没有人可问;于是第一学期研究就是我和老板开会老板看着我迷茫的眼神,无果而终了- -。第二学期老板回来了,研究进入正题。老板想让我对那个数学模型做修改,磕磕绊绊改了一学期,什么都没改出来。 其他方面问题也不少:一开始一起合租的室友读了半年申了牛校走了,从此开始我和形形色色的访问学者合租的生涯,其中包括夫妻,甚至包括母女;前半年没有车每个周末都困在家里无处可去;喜欢的一个姑娘跟我说“刚来想找个男朋友,后来朋友多了所以感觉就不用了”。 第一年就这么过去了。我完全不知道我在做什么,我也完全不知道我该做什么。我陷入了困境。 人在生活不如意的时候,是会倾向寻找止痛药的,而且药效越快越好。 我隔壁是一个和我一起入学的哥们。他入学的时候想要好好做研究,但是一年下来很不顺利。于是他打算quit。我同实验室的哥们比我早来半年,跟着系里一个老板做研究,方向很不喜欢,但是又没有别的项目可转。再加上觉得北卡十分荒凉没有乐趣(确实)他也打算quit。我认识了一个学长大牛,跟我说目前it行业(13年-14年)形势一片大好,经常向我推崇quit。我们系的培养风格学生自由很大,于是每年招来的新生有一半都会quit。 我给自己定了个打算。第二年先找到暑假的实习,然后看第二年研究进展如何。要是研究还没有任何进展,同时实习拿到offer,我就quit。 有了这个目标之后一切都可以由此计划,人突然间就有了干劲。秋季学期修了两门机器学习相关的课,同时刷题找实习,同时准备qualify。对我这个第一年去面微软,连逆转链表都不会写的人来说,刷题还是一个相当挑战的项目。最终拿到实习,qualify也通过一个做的一般般的项目过了。这个项目能作为paper发出去吗?不行。 春季学期,心里非常紧张,因为要是再没有paper我就真的绝望了,于是更加认真的做研究。但是最后败给了墨菲定理,学期结束了研究还是一点进展都没有。 我用了非常大的力气在公司里做事,同时尽可能学习新知识。公司的文化崇尚积极主动,尽快完成任务。我也就被逼着学会厚着脸皮冲上去解决不少事情,倒也受益匪浅。到头来,拿到offer了,但是最后没去,因为被劝住了。这是一个历时一年,非常复杂的问题,就不细讲了。 说实话这个时候我的心态是有点绝望的。phd第三年开始了,我还是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别人已经发了paper,我连研究项目都没有定。老板这两年给我的做法就是给我一份他的proposal,让我在里面找找感兴趣的项目做。做了其中的三个,全部失败了。 老板说这个项目肯定是能成的,因为数学理论非常严密,别人已经验证过了,在其他学科里面也发了paper。 于是做吧。理论概念其实不难,但是需要完整实现一个复杂的偏微分系统。我花了快一个月把代码写的差不多了。于是开始跑测试。发现了一个bug。 然后我就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找bug过程。找bug是一个非常煎熬的事情,尤其是当你开始第20遍检查你写的全部公式,把公式和代码一一对应,然后还是找不到bug的时候。这个时候心情已经非常绝望了。离paper deadline还有一个月出头,完全没有任何头绪。天天中午和实验室的人吃饭的时候也是念叨着数学公式,脑子里除了找bug外还经常思考一个问题: 就这样,我陷入了来美国之后脾气最差的日子,以致直接把当时的女朋友气跑了。现在我觉得还是很对不起她。最终幸好,bug找到了。后面其实又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离截稿日期还有两周的时候跑了一周的实验被停了只好重跑云云,但是对当时的我而言好像都不算什么了。 投了paper,安心等死,最后居然中了。我非常高兴,心想我终于有了一个可以作为将来研究基石的项目。但是后来的发展证明我这个想法还是太简单:春季学期,老板让我在paper的基础上做拓展,好去投期刊。但是我发现这个问题的拓展异常难做,甚至可以因为计算能力的限制,根本做不了。本来以为能走通的一条道,又被封上了。 其实从第三年开始我就一直想在我所做的这个医学图像处理问题上尝试机器学习,但是这个交叉领域意外的难做,前人经验非常稀缺。我自己隔三差五琢磨出一个思路,跟老板讲讲,全都被打了回去。但是我没有死心,恰逢2014年深度学习如火如荼,于是我就抽空自己学习深度学习的知识,权当逃离现在研究课题的一种慰藉。 就这样,第三年又过去了。虽然我终于有了一篇paper,但是方向没法做下去,到头来我又回到了原点:我依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phd第四年了。我在那个做不出来的方向上继续做着徒劳。因为已经读了这么多年,反而不想quit了,但是研究又没有头绪,于是越做越疲惫,越做越迷茫,心里已经麻木了。 我们系来了一个韩国新生,跟我系计算机视觉的教授做研究。这个韩国哥们专攻深度学习,上我老板的课时做了一个深度学习的课程项目,结果很不错。老板很感兴趣,想把相关技术应用在医学图像配准里。于是在15年年末非常自然的找到了我,跟我讨论有深度学习做图像配准。 我等这个机会等了整整三年半。之前用来消磨时间的自学深度学习的经历忽然排上了用场。因为自己学过了不少东西,概念相当熟悉;去公司实习学到了不少写代码和查找资料的本领,实现代码也非常顺利。 一切突然好了起来。研究变顺利了,发文章变容易了,新思路一个接着一个。就这样,16年暑假过去之后,我突然从毕业无望变成基本可以毕业了。 16年秋季的主题是找工作。因为16年暑假没有去实习,所以找工作还得从头找起。又是一番刷题面试折腾之后,最终回到了实习老东家。年末开始把深度学习的工作拓展做了个期刊,3月份投了出去,今天刚刚做完修改稿。希望在夏天可以中稿。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写完毕业论文,7月份答辩,然后一切就结束了。 现在想来感觉16年开始的人生就像梦一样。大概是因为在美国前三年半憋的太久了。长时间的困境会消磨人的意志,甚至会让人从此浑浑噩噩混吃等死。我很庆幸我没有到那一步。 其实现在想来,我并不是一个适合读phd的人。我没有那么聪明,也没有那么勤奋,唯一的优点可能是执行力还算比较强。我能最终读下来,大概是遇到了一个好机会,恰好这个机会让我以前的积累都排上了用场而已。 仔细想想,积累是个很重要的事情。前几天有个小姑娘跟我说她很喜欢在论坛挖坟,其实我也是同样的人啊。在申请留学的时候挖申请材料选择学校的坟,找实习时挖实习贴的坟,找工作时挖找工版,等等等等。在这些问题上,地里帮了我很多很多。此外,我在地里又认识了一群好朋友,一路上也受到他们不少的感染和帮助。实习和找工的时候和地里的一堆朋友见面聊天吃饭逛博物馆,是我来美五年最快乐的时光之一。 一亩三分地这个地方,从我留学时交流的平台变成我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我11年注册时没有想到的惊喜。希望现在活跃在论坛的人和将来来到这个一亩三分地的人,能和我一样有类似的收获,我觉得那就是这个论坛存在最大的意义。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一亩三分地八周年征文《你的足迹,我的骄傲》,我们希望听到你的故事!链接:https://appsto.re/us/EesS8.i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Warald作品《你不知道的美国留学》http://www.1point3acres.com/warald-new-book-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