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海,就出局!
这是
2024
年以来很多行业不约而同喊出的一个口号,其背后体现行业内卷的同时,也反映出我国企业愈来愈强的国际竞争力。
可能很多人会疑惑,出海真的有钱赚吗?
在医疗器械行业,这显然是个不争的事实,迈瑞医疗约
40%
的营收都来自海外,英科医疗海外收入占比甚至超过
80%
,它们均是行业排名前列的头部企业。
而推动营收的是需求。
举例来说,
2021
年全球约
5.37
亿
糖尿病患者
催生了
血糖监测需求
,与此同时我国糖尿病患者约
1.41
亿人,占比为
26.7%
,但我国市场规模占比却明显偏小。
数据显示,
2023
年预计全球糖尿病监测
市场规模
359
亿美元,其中我国为
19
亿美元,占比仅有
5.29%
。
不过,这不代表国内企业没有了成长空间,更何况企业还能通过出海获得更大的市场。
2024
年
12
月
3
日,长沙血糖监测公司
三诺生物
便以一份公告
打开了出海的大门
。
公司和欧洲一家医疗器械诊断公司签订了经销协议,使其能在接下来的
7
年于欧洲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连续葡萄糖监测系统(设备)”的销售。
三诺生物出海稳了?
1
、渠道端万事俱备
值得一提的是,继公司与欧洲经销商签署合同后,近日,三诺生物又紧随其后获得了
FDA
的注册受理,便有望在明年上市,从而实现欧美市场的全覆盖。
可以说三诺生物为出海准备已久,先后在越南、菲律宾、泰国、印度等多个国家成立分子公司,布局东南亚和南亚市场,且在欧美地区还进行了有关控股合并,将销售渠道拓展到全球。
所以,
2023
年三诺生物的海外收入已经
颇具规模
,实现海外收入
14.18
亿元,占总营收比达到
34.94%
。
2
、产品端想象力十足
前面我们就说到,公司要出口的是
连续葡萄糖监测系统
,简称
CGM
,这是一种新型不需要刺破手指的血糖监测产品,可以使患者佩戴后连续
8
天或
15
天进行血糖的监测。
也正是这款产品有着极强的
销售潜力
,
2015-2020
年其市场增速明显超过传统血糖监测产品(
BGM
),到
2020
年渗透率提升到了
21%
。
同时机构预计,到
2030
年
CGM
占全球血糖监测市场比重有望达到
49.4%
,占据半壁江山。
而三诺生物,
不仅推出了全球首个第三代
CGM
产品,极具竞争力,而且率先打开了出口市场,有望迎来放量。
那,三诺生物未来成长怎么看?
第一,新产品
CGM
,打造二次增长曲线。
连续血糖监测产品
CGM
其实是三诺生物
2023
年推出的新产品,在此之前,公司主要销售的是传统血糖监测产品
BGM
。
三诺生物坐稳
国产第一血糖监测品牌
,
2023
年正是凭借
BGM
传统产品占据了零售市场
50%
以上的市场份额,而院内市场还未达到那么强的地位,主要是因为海外品牌领先的主导优势。
不过这个市场地位已经足以超过鱼跃医疗、微泰医疗等同行业企业了。
所以,新产品的
上市和出海
都属于三诺生物的二次增长曲线,并且截至
2024
年
618
期间,公司
CGM
销量突破
30
万盒,已经取得
排名第一
的成绩。
第二,产品壁垒高筑,有望保障可持续增长。
话说回来,因为新产品刚上市且海外市场刚拓展,产品价值还未充分体现出来。
只是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产品得知,三诺生物是有明显竞争力和壁垒的。
一方面,
从
研发
难度上就能看出来,
CGM
产品被归类为风险最高的
III
类医疗器械,且公司花费了
14
年才最终研发出来。
另一方面,
三诺生物的这款产品是
全球唯一
的
三代产品
,对比同行业企业有着明显的竞争力,甚至与国外企业相比还有着极高的性价比。
所以这款产品在同时具备竞争力的基础上,有望保障公司可持续增长;而且对于公司自身来说,新产品定价也明显比
传统产品
高,更增添了一份逻辑支撑。
第三,业绩受到短期扰动,迄待困境反转。
接下来,我们落脚到三诺生物的业绩上来。
让人不解的是,
为何公司最近两年的业绩这么差?
继
2023
年业绩下滑后,
2024
年前三季度依然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特别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