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摄影报
《中国摄影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是中国摄影界的权威动态信息刊物,是中国发行周期最短、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摄影类专业报纸。新浪官方微博地址:http://e.weibo.com/cppclub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微观三农  ·  中泰联合声明(全文) ·  2 天前  
四川发布  ·  早安四川丨花火腾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摄影报

韩红路:追梦混沌摄影

中国摄影报  · 公众号  ·  · 2024-12-10 21:00

正文

在12月的798冬季摄影展中,韩红路的《追梦者》运用相机多次曝光技术,在摄影与油画艺术之间搭建桥梁,在作品中实现了两种截然不同艺术语言的深度交流与融合,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视觉效果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本报记者的采访交流中,韩红路分享了这一灵感的火花源自于他对摄影与绘画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界限的深刻思考,畅谈了他渴望打破传统,探索全新表达方式的创作历程。

《追梦者》











记者:您什么时候接触摄影并喜欢摄影的?
韩红路: 1986年,我在德国访学时,常常利用闲暇时光漫步于博物馆与美术馆之间,沉浸在艺术的海洋里。怀揣着对摄影艺术的向往与热爱,我省吃俭用购买了人生第一台相机——美能达。这是我摄影之旅的启程,也是踏上艺术探索征途的起点。自那以后,摄影不仅融入了我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一种难以割舍的爱好,更是我用以定格美好瞬间、铭记人生轨迹、探寻世界无尽奥秘的媒介。

记者:为什么选择摄影与油画融合的表达方式?
韩红路: 我热爱油画,时常将照片轮廓复刻在油画布上,再用画笔创作。摄影有纪实性和瞬间捕捉能力,是记录现实世界的强大工具;而绘画则更多地承载了我的主观情感和创意想象,通过色彩、线条和构图来表达内心世界。我渴望打破这种传统界限,探索一种能够融合两者优势,同时又能展现全新艺术风貌的表达方式。
将不同的影像元素叠加在同一张作品上,创作既具有摄影纪实性,又充满绘画般想象和情感的独特画面。这些画面不仅保留了摄影的真实感,还融入了油画的色彩层次和笔触质感。

记者:《追梦者》跨越了油画与摄影之间的传统壁垒,既具有油画厚重质感,又具备摄影光影效果。很多人会关心是后期制作而成的吗?能谈一谈技术上如何实践出来的吗?
韩红路: 所有作品皆出自于相机自带的多次曝光功能。多次曝光的叠加使得画面中的色彩、线条和形状相互交织、融合,形成了一种复杂而丰富的视觉层次。
通过反复实践,我常常对同一作品进行多达30次以上的曝光,期望得到清晰度与虚实的完美平衡,这是技术与艺术成果挑战。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对同一作品进行多次曝光,每一次曝光都是对画面细节、色彩和光影的精细打磨。

记者:您提到的在相机上进行多次曝光,如果遇到一次曝光瑕疵,整个作品的原始数据就可能破坏,确实创作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风险挑战。是否意味着前期创作付诸东流?
韩红路: 一旦在多次曝光的过程中出现瑕疵,如曝光过度、色彩偏差或操作失误等,这些结果通常是不可逆的。因为多次曝光的作品是由多个单次曝光的图像叠加而成,一旦某个单次曝光的图像出现问题,整个作品的原始数据就无法再恢复到原始状态。
摄影是一门既充满挑战又极具魅力的艺术,我作为摄影师要把握控制焦距、构图和曝光程度。多次曝光实验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创作过程如果出现瑕疵,就需要重新拍摄和制作,这也导致我的创作成本和难度极高。

记者:您自创“混沌艺术”的概念,在作品中试图表达宇宙、自然乃至人类意识中混沌与秩序交织、无序与有序并存状态的艺术形式。您可否释义下自己的艺术理念?
韩红路: 宇宙万物的本质都是混沌。我认为混沌艺术是一种充满活力和探索精神的艺术形式,我们通常将自己独特视角和表达方式,引领着艺术潮流,进行审美实验。混沌艺术摄影与油画的核心理念是“混沌与随机、原始与野性”,因为我坚信, 尝试以微观世界的思维进行艺术创作, 最接近微观世界的运行规律,同时也最有可能触碰到宇宙那神秘而不可知的运行法则。
我本身是学电子工程的,而我认为光的 性质是摄影领域重要课题,光量子的理论基础是量子力学。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电效应的光量子解释,人们开始意识到光波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双重性质。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说,认为和光一样,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我们摄影中所涉及的世间万物都具备波粒二象性。摄影捕捉光影、定格瞬间的同时,我常常也会思考和理解光的本质。

记者:所以您认为量子力学和混沌艺术有关联性?
韩红路: 我认为量子力学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人类意识。量子力学的发展揭示了宇宙万物的混沌本质,在艺术领域亦能激起无限遐想与灵感。它如同一幅未完成的画作,等待着我们用新的视角和笔触去描绘和解读;在量子力学的世界里,宇宙万物都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的运动充满了随机性和无序性,仿佛是大自然最肆意的笔触。它们既可以是粒子,也可以是波,这种波粒二象性就像艺术家在画布上自由挥洒的颜料,既具有明确的形态,又充满了变幻莫测的魅力;而量子纠缠这一奇异现象,更是如同艺术中的共鸣与感应。当两个粒子纠缠在一起时,它们之间的连接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无论相隔多远,都能瞬间感知到对方的变化。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正是艺术创作中追求的那种超越现实的情感连接和审美体验。
这种观念在艺术领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艺术创作不仅仅是客观世界的再现,更是主观意识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产物。这种艺术形式不拘泥于传统审美框架,而是探索更加自由、开放和多元的表达方式,展示蕴藏在复杂现象背后的深层规律和美感。

记者:《追梦者》的灵感来源何处?您希望在自己作品中表达怎样的情感?
韩红路: 艺术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共鸣和感应。在我创作时,我的意识与作品中的情感、意境和审美体验产生共鸣,同时这种共鸣也会传递给别人,超越语言和形式的限制,感受作品的美感和力量。艺术领域对于多元表达方式的包容和接纳,我是表示赞同的,这正是我创作《追梦者》所追求的。
在摄影作品中,我常常想去表达休闲之意,也作为对现代人生活节奏的一种反思与向往。希望大家看到我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放松,更是一种心灵的释放与回归——通过镜头捕捉平凡生活中的宁静瞬间,是一种将日常之美定格为永恒的艺术实践。镜头记录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场景,如慢慢流淌的长河、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树影、无忧无虑奔跑的孩童……在平淡中寻找生活的真谛与生命的韵律。


采写:王俞

摄影:韩红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