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将改写千行百业发展,全球人才培养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人工智能时代,大国竞争需要怎样的人才?技术变革“前夜”,我国应如何优化人才战略?
近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安徽、山东等地教育机构和主管部门,访谈人工智能及教育产业专家,尝试勾勒出人工智能时代大国人才画像,探讨人才培养之变。
采写记者 | 俞菀 毕子甲 周琳 陈诺 周畅 张力元 赵旭 马晓澄本文转载自《瞭望》2025年第4期,原标题为《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之变》。“人工智能时代,大国博弈需要怎样的人才?”记者向文心一言、智谱清言、ChatGPT、Kimi等中外头部大模型提问,结合采访专家的内容,人工智能时代所需人才的特质与以往有较大不同,主要体现为:批判性思维。多个大模型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育,教育“同质化”进程将加快,因此能够独立思考、拓展认知边界、挑战生成幻觉、具有批判思维的人才将尤为可贵。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姚期智认为,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大国竞争更需要独立思考、突破创新、敢于挑战已有“标准答案”的人才储备。
交叉学科素养。文心一言等国产大模型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贡献,跨学科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工智能时代对综合统筹不同领域知识的能力提出了迫切要求。
在合肥举办的第七届世界声博会上,一款人形交互机器人持自拍杆与观众合 影(2024年10月24日摄) 傅天摄/本刊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同庆等认为,多学科交叉融合已成当前科研新趋势,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多学科知识图谱融合,构建跨学科模拟并分析解答实际问题,将助力复合型人才培养。
“理论+实际”的构建型能力。智谱清言等大模型认为,人工智能时代亟需人才具备“理论+实际”的构建型能力,这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个性化学习甚至终身主动学习。
“过去的培养重点是知识应用,未来必须面向时时变化的经济社会主战场终身学习,学习也不再是学校教育期间的任务,更需贯穿一生自主学习寻找答案。”浙江大学教研处处长郑春燕说。
“人机协同”创新能力。“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全面取代普通程序员,一般大学与顶尖大学的计算机系毕业生,未来在普通编程岗位上的差距会越来越小。”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张羽认为,未来社会将更为看重“人机协同”创新能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认为,谁能把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结合得好,在人才培养中更深刻地认识、运用、发展人工智能,谁就更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世界高等教育与人才中心。
记者调研了解到,面向人工智能时代所需的人才结构,当前教育体系培养方式亟待破解四大矛盾:“应试”与“应势”的矛盾。人工智能时代看重创新与变化,而应试导向下,要考的内容可能已经“过时”。“靠统一教学、死记硬背等应试方式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恰恰是机器最擅长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刘益东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得很快,人才培养周期却很长,教育须进一步凸显“先导性”,培养一流人才成为重中之重。
赋能教学“减负”与“增负”的矛盾。记者了解到,在北上广等地,人工智能技术已开始应用于一些中小学的辅助教学与助教系统,即时提供学情分析与辅导反馈,实现教学减负增效。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安徽蚌埠的实证数据显示,智慧教育应用于教学后,教师备课效率提升39%,作业布置针对性提升36%。
与此同时,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担忧,此类系统可能异化为“技术鸡娃”新手段、增负新工具,一些中小学教师反映,目前人工智能系统所需的数据记录、整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
新技术“接触”与“依赖”的矛盾。记者调研了解到,接触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开阔中小学生视野,让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另一方面,过度依赖电子产品也会影响未成年人社交能力发展,心理健康将面临更大挑战。
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人工智能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徐亮认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或造成教与学的“技术依赖症”,容易让人忽视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和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
重“通”与重“专”的矛盾。多名受访专家认为,当前,一些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需求矛盾愈发突出,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将加剧这一矛盾。考虑到在不久的将来,通用人工智能模型在专业能力上将超过约90%的专业人才,需要预判人才结构变化方向,避免教育资源浪费。
针对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需求,受访专家建议重新审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育价值,重塑大国人才培养体系。一是“提出问题的能力比知道答案更重要”,就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更明确的共识。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主任鄂维南认为,弥补顶尖人才缺口,建议研究形成更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重塑底层逻辑,优化人才培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副校长孙兆前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到来,教育培养目标应从“以知识记忆为主”向“智力和非智力协调发展”转变,从“学科知识获得为主”向“核心素养培养”转变,从“重视知识继承”向“重视知识创新”转变。
二是人才培养方式从“注满一桶水”到“点燃一把火”。受访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到来,教师的角色将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引导者转变,教育将进一步聚焦于激发人的创造性、社交性、情感性。张羽认为,从“注满一桶水”到“点燃一把火”,人才培养对主体性的强调和培养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不同高校在知识传授方面的差别将进一步弱化。上海交通大学ACM班创始人俞勇说,跨班级、跨学校、跨国家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实现大范围共享,“人机协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比学校出身更重要”。
三是人才培养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受访专家认为,越是人工智能无处不在,越需要人类智能的补充,更要关注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西湖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负责人张岳说,对人才评价须从以分数、成果论英雄,转变为以人为本,尊重人文情感,充分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建议,把人类特性、生命意义、文化与心理诉求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使人类有能力创造智能机器难以替代的工作,培养学生使用和驾驭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创造,这才是我们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必须具有的人才观。
欢迎关注瞭望智库视频号